2024年,泸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为泸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及工作成效
(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扎实有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印发《中共泸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泸西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清单,开展常态化学习。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22场次,参学人数3300余人次。二是健全完善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坚持把法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听取重点工作汇报,高位推进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专题研究部署信访维稳、普法强基、命案防控、矿山整治、生态治理等法治重点工作32次,开展综合督查检查2次。三是把法治督察纳入县委督查计划,组织法治督察1次,对2个乡镇、4个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实地督察,推动各乡镇各部门扛实法治建设责任。
(二)加快推动职能转变,政府依法履职更加协同充分。一是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各部门共梳理公布权责清单事项5112项,责任事项40530项,追责情形39457项;8个乡镇共有权责清单事项1105项,责任事项6962项,追责情形6836项,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二是稳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泸西县共有政务服务事项1237项,除144项负面清单外,实际进驻1093项,“一门进驻率”100%。2024年,实体大厅受理各类办件22.51万件,通过“一网通办”办理事项2.36万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办件115.55万件,“一件事”主题事项办件313件,“跨省通办”办件1.45万件。三是持续改进政务服务“好差评”,通过“泸西评议”小程序、“一部手机办事通”等,引导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政务事项结束后实施评价。今年以来,全县评价总数2.08万个,服务评价率88.33%,好评率100%。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派发工单3673件,已办理3528件,受理145件,办结率96%。
(三)提升政府服务质效,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规范涉企检查,划定每月1日至15日为“企业安静期”,在此期间不得对企业开展检查,通过“绿美泸西”公众号发布《告全县经营主体的一封信》,提高“企业安静期”在广大经营主体间的知晓度。二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取消审批312件,审批改为备案3213件,优化审批服务7095件,惠及市场主体9213户,办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8899件。开展9次“政企面对面”活动,帮助能源产业链、绿色铝及精深加工产业链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开展“进企业 送政策”活动,深入企业宣传解读国家和省、州、县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措施,扩大惠企政策知晓度。三是推进“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万所联万会”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涉企法律服务供给。全县58名律师共开展法治宣传90场/次,为企业推送法律知识156条,召开座谈会180次,提供法律咨询384次,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6次,起草审查合同220份,为企业解决劳资、侵权、合同等纠纷209件。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政府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一是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泸西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文件要求,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年内,县人民政府共召开常务会议26次,涉及的216项议题均按照我县明确的“三不两到会”和“两提前三充分”制度机制进行审议。二是严格政府法律顾问“聘管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年内,县政府法律顾问共参加县政府各类会议41次并对相关议题发表法律意见,代理行政、民事案件16件。三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印发了《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人民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确定泸西县人民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3项并对执行情况开展定期检查,经检查均未发现问题。
(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质量“三年行动”成效明显。一是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印发《泸西县贯彻落实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清单的通知》,确定6个工作目标、18项重点任务、47条主要措施,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执法质效。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成立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局,8个乡镇均统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综合行政执法局自3月成立以来,共开展动态巡查2882次,出动2955人次,查处违法行为2108起。优化执法事项,全县共梳理建立执法事项5774项。开展执法轮训,采用“五个+”培训模式,常态化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共开展轮训261场次,受训人次累计达11000余人。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聚焦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九个方面,查摆突出问题7个,建立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当前存在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均得到有效整治。创新行政执法案卷“法治督察员+检察员+法制审核员+律师”“府检律”评查新模式,随机抽取交通、环保、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68卷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交叉评查,以评促改提质效。三是持续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年内共开展免于行政处罚12785件,从轻行政处罚6912件,减轻行政处罚308件,免于强制执行742件,行政执法预警提示374次,行政执法说服教育2783人次,行政执法劝导示范1473次。
(六)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一是突发事件应对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泸西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1个,县级专项预案35个,部门预案80个,下级单位预案及监管企业预案171个。积极争取民房保险、自然灾害救灾、应急管理专项、冬春救助补助等资金合计234.67万元,县级配套民房保险资金46.35万元。建有专职应急救援队伍4支(含消防救援大队)106人,有兼职应急救援队伍82支。二是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紧盯“三下降一扭转”和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双下降”目标,推进“7+普法”持续用力抓落实,刑事立案和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同比明显下降。三是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泸西实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十条渠道、五个步骤”联动起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路径,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排查7865次,调解纠纷2792件,调解成功2680件,成功率96%,召开分析研判会议12次,排查重大风险隐患纠纷16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共收到行政复议28件,受理27件,办结26件,其中调解11件,调解成功率达41%,全年收案数首次超过同期法院系统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法队伍建设还有短板,二是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仍需提升,三是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还不够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二)持续深化改革,规范权力运行。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根据法律“立改废”情况,适时调整权责清单、执法事项清单,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三)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持续开展行政执法难点堵点梳理和协调解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执法环境。持续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县乡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推动工作开展与督导督查、跟踪问效同步进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