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创建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指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要求,我局及时组织认真学习,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坚持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标对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我县实施办法,抓实年度工作部署、年终工作报告、带头做好依法决策、述职述法等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及时主动向党委报告重要工作,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云南省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红政办发〔2021〕22号)文件要求,对涉及到我县的重点任务工作进行认真梳理,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断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1. 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省级统一部署,配合省级推进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相关文件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的有关意见,加大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力度。
2.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对标省、州出台的方案,细化部门内部任务清单,做到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人员;二是所有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必须进入窗口受理,进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督运行杜绝审批项目体外循环情况,增加网上申报审批事项量;三是要求对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涉及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进行调整录入;四是编制审批流程图,实行“一窗受理”以及投资项目“一码制”所有投资项目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必须进入窗口受理,进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督运行,依托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省、州、县三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清理各类不合理前置条件和“搭车”事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
3. 以更大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市场准入的审批将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我局将进一步清理清单之外针对市场准入环节的审批事项。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准入条件,不得采取额外的准入管制措施。对于清单内的管理措施,要进一步明确审批条件和流程,对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减少自由裁量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投资经营等方面,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2021年,县发改局一是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牵头作用,依托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按照《云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0年版)》,县属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本部门权责清单目录和公共服务清单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严格依据目录全量、及时、准确归集公共信用信息,全面提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归集及时性、合规性、完整性。充分发挥省信用信息一体化平台信息归集共享作用,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归集信用信息,提高信息归集的总体覆盖率,推动实现“应归尽归”和“应公示、尽公示”。做到“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自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报至省一体化平台,其他信用信息实时归集依法履职产生的各类信用信息,2021年,共录入各类信用信息1689610条。二是严格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云南省贯彻落实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严格依法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做到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依法推进信用应用。三是开展好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强对失信主体的信用监管,培育企业信用意识,强化对企业的信用关爱,协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2021年,召集有行政处罚职权的县属有关部门参加红河州发改委组织的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让有行政处罚职权的县属有关部门更好的了解信用修复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修复失信行为,保障失信主体权益,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切实提高信用修复工作效率。四是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联合县属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通过网点和“五进”现场宣传结合的方式,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 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诚信文化和信用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宣传+开课”开展诚信文化和信用知识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全年不间断开展信用知识普及和征信知识宣传,通过基地建设辐射周边,将信用知识教育渗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切实强化社会公众诚信意识及维权意识,促进诚信社会构建。
四、存在问题
一是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参加普法机构统一安排的法制知识培训机会较少。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意识和工作力度还有待提高。三是依法治理监督工作还要加强。四是开展企业服务的经费保障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执法人员是全面推行法治政府示范县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加强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建设、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素养,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
二是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重大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机制,抓好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逐步建立重大执法情况的公开报道和案件回访机制;形成行政执法案卷的标准化审查模式,全面审查行政执法卷宗的立案、取证、调查、审批、送达等环节,督促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长效机制。全力推进阳光政务,健全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工信网站功能,依法、全面、真实、便民、及时公开应当公开的内容,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加快推进“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政务处理,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政府部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开展“行风评议”和“万众评公务”活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程。
四是多方争取经费,确保企业走访服务等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的业务工作推动得到经费保障。
泸西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