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报送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单位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1.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不断压缩办理时限。
主要举措和成效:一是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凡是大数据平台已归集的证照、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群众提供。推动部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简化办事环节,加强部门业务协调、联动办理,优化审批流程,从“多头找部门”“多次办理”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优先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工商企业登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服务、婚姻登记、水电气等高频热点事项“一厅受理、一站式办结”。二是科学合理设置综合服务专窗。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群众来即能办、办即能结、快办快结,有效解决了政务大厅部门、事项、人员进驻不充分和企业、群众办事两头跑的问题。
存在问题:部门进驻不完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不到位,在“应进必进”方面还有差距。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整改措施: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路,提升政务中心窗口服务效率;积极创设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快实现我县政务服务中各个环节“最多跑一次”的办理模式。
2.依法实施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不存在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任何方式设置的变相许可事项。
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做好上级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承接工作。2018年以来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0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28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根据《云南省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红河州县(市)、乡(镇)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结合实际编订形成《泸西县县级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和各乡镇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2019—2020年,按照省、州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行政权力事项的有关文件、会议要求,共调整权责清单4次。截至2022年3月1日,全县36家县级部门共保留县级行政许可事项237项,全县8个乡镇各有行政许可事项6项。
存在问题:一是部门机构职责有待理顺。部分省、州单位派出机构行政职权行使层级界定模糊,某些行政事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无法下放至县级开展;有些事项办理权限到县级,但县级还暂时办理不了。如:房屋建筑工程与市政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县级暂无评审专家库,达不到审批要求。二是行政审批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从事行政审批工作的同志,不熟悉行政许可法,对新出台、修订(修正)的法律法规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梳理,导致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等动态调整不及时。
整改措施:一是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督促、抓协调、抓落实,并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对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限期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责任。二是建议探索实行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准入机制。对审批工作人员要提出统一的工作标准、工作条件、工作要求,切实把那些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选拔到行政审批岗位,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审批队伍。
3.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无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以及收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的人、财、物与政府脱钩。
基本情况:2020年,按照《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梳理报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要求,清理规范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9项,保留25项。
存在问题:在进行清理中介服务事项过程中,有序组织中介服务等方面沟通协调不够,尚未形成工作合力,有待探索建立合作协商,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
整改措施: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照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已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梳理现有中介服务事项,并形成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全面规范和加强中介超市运行管理。
6.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应进必进”,且8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基本情况: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全面推广运用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归集、共享复用功能,不断拓展网上办理深度,梳理完善“网上办”事项清单,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在“一网通办”方面,目前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事项(二级及以上深度)1260项,网上可办率达95.09%;四级深度事项782项,全程网办率59.01%。“只进一扇门”方面,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1017项,“一门”进驻率98.26%;入驻综合窗口事项1043项,“一窗分类受理率”95.33%。“一次办”方面,跑动次数为0次或1次的事项1025项,“最多跑一次”率99.71%。
存在问题:一是政务服务平台部门事项推送不全,部分县级开展的政务事项未推送至平台内,导致部门无法在平台内开展相关事项的办理。加之事项由省级下放,各部门承接对口部门下放的很多事项不涉及,实际办理的事项省级又未下放,导致办件量无法提升。二是在“应进必进”方面还有差距。三是工作制度不够健全,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最多跑一次”。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分类设置为综合窗口,变“多窗”为“一窗”,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20.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确需政府参与的,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项工作由财政局负责)
79.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建立,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通畅,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立健全,除110、120、119等紧急类热线以外,将各部门非紧急类政务热线整合,纳入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管理。
基本情况:建立便捷高效、规范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按上级政府部署将其他非紧急类政务热线整合,实现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等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督办、办结反馈。对涉及本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及时处置、限时办结。2021年,泸西县12345政府热线办共承办969件工单,办结率100%,已归档969件,其中调查件119件,交办件785件,立即办结件6件,核查办理件4件,转阅件30件,催办件14件,重办件11件。
存在问题:部分市民通过平台反复反映信访件(包括正在走司法程序的事件、信访部门备案或已处理结束事件等),导致工作人员不能给出满意答复;反映及时件,导致不能及时得到处理,造成错过最佳最佳处理时机或者错过真实现场。
整改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信访件到信访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及时件拨打紧急热线及时处理。
泸西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