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泸西县创建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泸西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2-25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泸西县应急管理局严格对照《泸西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泸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省州县各级党委依法治省、治州和治县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制度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部门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始终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纳入我局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队、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研究制定《泸西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严格落实“罚缴分离”制度,推行应用“云南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互联网+执法”等实施线上执法。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能力不断提高,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实现“四下降”,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着眼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优化、统筹全县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3个指挥部办公室作用,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格局。二是在力量建设上,泸西县有消防救援大队、泸西县复烤厂消防救援队两专业应急救援队,有云南泸西大为焦化有限公司的危化专业的救援队伍和泸西县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两支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有兼职应急救援队伍82支。其中县级各部门有11支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涵盖通信、电力、医疗、交通、社会安全、地灾、环保、交通等应急救援专业,合计兼职应急救援人员500余人。8个乡镇有应急救援队伍24支844人,其中专职消防队8支73人,其他综合、森林防火、地灾等救援队伍16支771人。各监管企业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47支402人。三是在物资储备上,每年积极向上级争取民房保险、自然灾害救灾、应急管理专项、冬春救助补助等资金,县级配套民房保险、应急管理等资金。全县储备帐篷、折叠床等省州县三级应急物资共计23个品种6034件,其中部分物资已前置至各乡镇。储备冲锋舟、发电机、水泵等应急救援装备38件。申报国债项目资金,州县共同投资633万元,由州局统一采购防汛抗旱、消防等应急救援专业装备277件;四是在场地保障上,投入100余万元建成泸西县应急指挥部,设有灾情会商、应急指挥专网、应急会议系统三套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州、县视频会议互联互通,灾情会商系统目前已接通至各乡镇。五是在预案体系建设上,泸西县制定有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各专业应急预案35个。六是在防汛工作上,及时印发《关于全面做好2024年防汛准备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泸西县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暨应急处置组的通知》,有效应对17轮降雨,及时开展“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共开展分析研判15次,发布预警信息15期,叫应乡镇26次420余人次,叫应部门26次50余人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6次,通过视频、电话调度12次,紧急转移避险3户9人,2024年泸西县未发生人员伤亡的自热灾害事故。七是在应急演练上,2024年开展了泸西县“平安林区2024”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2024年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及泸西县2024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政企联动演练。

(三)建强法治队伍,提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按照依法治县工作要求,制定下发2024年度学法计划,局长主动带头为全局干部职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知识,其他局领导也按照分工为大家宣讲分管行业的法律法规,机关学法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严格执行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机关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制度,对法治机关建设认真总结述职。二是将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纳入用人标准。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影响工作的调离岗位。三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自学与培训相结合,每年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每年至少开展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开展系统、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参加的法律法规“安康怀”知识竞赛活动,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能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组织监管企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024年共组织培训5期386人,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营造法治氛围,增强普法节点宣传力度。一是凸显主题,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红高原泸西)及泸西电视台发表和播放《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倡议书》,有关部门通过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标语、张贴宣传漫画、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物品和放置展板;企业通过组织员工集体宣誓、签订安全承诺书等方式,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应急避险常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9700余份,宣传物品3680余份,推送微信公众号1个,受益群众达9000余人次,制作公益广告、海报、短视频、提示语音等11条/份,宣传受众536人次。二是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各乡镇、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观看《安全生产 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讨论、集中宣讲、培训辅导等5场。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活动11场,参与人员450余人次。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组织“救援技能趣味测试”等活动2场,参与120人次;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25次,受众85人次。组织开展全员应急急救援演练和知识技能培训11场,参与125人次;参与“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活动48人次;452余人次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安全意识。

(五)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法制审核工作。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推行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基本信息和结果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一是梳理调整权责清单307项,其中:行政许可9项、行政处罚278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检查8项、行政给付1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二是严格行政许可,2024年行政许可办件23件,办理安全条件或安全设施设计审查2个。落实乡(镇)赋权,下放和委托我单位2项行政权力。三是执法过程监督,全局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运用全过程执法文书,对行政执法行为实现全过程记录;按照《泸西县应急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要求,完善法制审核程序,2024年共办理法制审核件8件;同时按照“谁办理谁公示”的原则,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双公示”工作,并在国家信用信息公开平台上定期公示相关办理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稳步推进,但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解不够深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应急方面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执法力量有待提升。执法投入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执法人员还需进一步补充。三是执法宣传能力有待提升。在开展普法工作中,普法方式新颖性还不足,普法力度还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法律学习,提升法治意识。坚持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素养,提升依法依规履职意识和能力。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常态化、多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业务学习,进一步培养执法人才,充实执法力量,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依法履职。积极制定执法计划,拟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及时调整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压紧压实责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实效。探索普法宣传渠道,创新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宣传针对性,多形式、多渠道、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宣传工作实效,推动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