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向阳乡以系统性思维着力构建森林防护网络,从筑牢防火屏障、激活人力守护、维系生物多样性三个维度发力,探索出一条“防救结合、人技协同、生态共生”的森林保护新路径。这场关乎青山永续的守护行动,既是对当下自然的敬畏,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科学构建防火网络,夯实森林安全“根基”。为进一步提升森林管理水平,保障12.7万亩的森林防火安全,乡党委呼吁号召村一级基层党员干部、护林员,发挥地熟优势,现场踏勘精准识别易燃树种集中区、历史火险高发带、重点保护对象分布区,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44.55万元,修建设森林防火通道5条,总里程达6.891公里,辐射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构建“主干道贯通山脊、隔离带分割林区”的立体防火体系。
打造专业护林队伍,激活人力守护“终端”。为提升防火应急救灾能力,乡党委积极落实“党建+林长制”,设乡村两级林长19人,划分62个包保责任区,采取党政领导划片区包保,护林员具体负责的方式,压实防火责任。采用“技能培训+科技赋能”双提升的方式,系统化培训林火扑救、无人机设备操作等内容,使护林员从“看山人”到“多面手”转型。同时,以基层党组织为宣传主阵地,发放户主通知书、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手册9000余份,张贴省、州、县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100余张,动员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参与到森林防火的行动中来,形成“专业队伍+全民参与”的守护共同体,实现森林防火宣传保护全覆盖。
压实野生动物保护,营造生物多样“业态”。针对野生动物保护,向阳乡建立“乡政府+村党支部+护林员”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协作机制,通过与“林长制”相结合,将其纳入各级林长、护林员工作职责范畴,进一步夯实野生动植物保护“责任网”;加大涉嫌捕猎野生动物执法查处力度,建立健全与上级源头监管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先后检查辖区内餐饮饭店20余家,查处捕猎野生动物案件1起,将72只中国环颈雉鸡放归山林,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激活生态活性,实现森林植被的调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