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云南泸西:家门口“小车间”托起就业“大梦想”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附近寨子很多无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来午街铺笨小娃商业有限公司分拣应季水果,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增加了收入,还能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来越有了盼头,我觉得现在很幸福、很开心。”来自午街铺镇山林村委会山林哨村小组的王鑫说。

近年来,泸西县立足资源禀赋,突出产业优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招小商、大众创业等积极探索就地就近就业新模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场地租赁优惠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把“就业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绘就一幅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

为进一步打造“15分钟就业圈”,泸西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党组织联合打造“致富工坊”,多点开出就业花。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各类经济组织设立厂房式、合作社式等模式的“就业车间”,并积极探索“企业+车间+合作社+家庭作坊”模式,通过统一接单、按件计酬,带动全产业链就业。

在8个乡镇田间地头建成云南耘禾农业、金马绿园果蔬加工包装配送中心、午街铺笨小娃商业有限公司等“家门口务工车间”,6万余名群众走上了“家门口”工作岗位,变成“工薪族”,实现增收致富梦想。越来越多乡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感、获得感。

立足传统农业产业,推行“企业供苗+农户代育”“庭院经济+特色产业”等模式,通过培训,6000余户农户熟练掌握果蔬套袋、采摘、分拣等技术,助力普通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者转变的同时,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围绕红色革命根据地、徐霞客游记、古老土掌房、特色民族文化等深挖文旅资源,使得就业与“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构建“红色文化+文创+景点+N”旅游就业网,激活就业新业态,推动酸腌菜、酸萝卜、油乳腐、荞制品等伴手礼背后的生产“小车间”成为就业“大厂房”。以阿庐旅游节、泼水节、火把节、祭山节等民族节庆为媒,推动“文化活动+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形成“日常工坊+节庆岗位”灵活就业体系。

紧扣花、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质优、量多特点,引进直播电商,形成“村集体+公司+基地+农创客”运营机制,通过培训全免费、带货零风险、物流零距离、用工零成本的“一免三零”直播带货模式,在冷库、花卉基地、水果种植基地等建成109个带货直播间,促进300余个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就业创业,为6000余个农村劳动力铺好了“家门口”就业路。通过招引,上海趣环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中枢镇,成为县域标准化直播带货的新航标,将为“指尖工坊”注入源源不断新动能。

泸西县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县级相关部门及各乡镇积极盘活闲置的冷链物流及农产品交易中心冷库,让闲置仓库“腾笼换鸟”变身“务工车间”,不断推动闲置“资产”变“资源”,让“包袱”变“财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