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南部,距县城23千米,东部隔南盘江与丘北县相望,南部与弥勒市东山镇接壤,西部与弥勒市弥阳镇相连,北部与本县中枢镇毗邻,有“一乡连三县”的区位优势。全乡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坝区占25%,辖永宁、笼册、舍者、阿朝、法衣、阿峨6个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小组。全乡耕地面积10.96万亩,总人口27270人,农业人口26660人,占总人口的97.6%。其中少数民族613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2.5%。
永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锦绣之地。永宁乡世居彝、苗、壮三种少数民族,彝族火把节、苗族踩花山、壮族祭龙山等民俗文化节日和苗族芦笙舞、壮族“神木铜鼓舞”“虫茧巴乌”等非遗技艺尽显民族文化之美。城子古村存有600多年历史的“彝族土掌房”建筑群,被誉为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活化石”,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民村”“亚洲民俗文化摄影之乡”“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此外还有冒烟洞溶洞群、南盘江峡谷风光等自然景观、“红河州和谐寺观教堂”九溪宫等人文景观。永宁是特色农业产业的沃野之地。坚持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万亩”产业4个,种植烤烟11600亩,烟农卖烟收入达5473.7万元,同比增长8%;种植雪莲果21000余亩,产值6000余万元;种植黄姜11000余亩,产值7800余万元;种植蔬菜24800余亩,产值达1.25亿余元。坚持特色化、品牌化方向,永宁、舍者等6个村成功入围2023年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录,阿峨黄果柑、阿朝雪莲果、阿峨黄姜、法衣春桃先后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抓实壮大资源型经济,持续培育小芭蕉、芒果、火龙果等特色小产业。永宁是绿美乡村建设的先行之地。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6个村小组公路沿线绿美建设,配合做好小江流域治理工作。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农村卫生公厕6座、农村户厕28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实现100%覆盖;投资107.5万元完成九溪山、小蒿箐等20个村小组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点位,投资700万元完成舍者村3个村小组村容村貌的改造提升,实施舍者、笼册2个村8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建设,完成笼册、永宁、舍者3个村7个村民小组污水管网项目建设,全乡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5%,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获评云南省2023年卫生乡镇荣誉称号。永宁是南部经济发展的崛起之地。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泸丘高速项目、弥泸灌区王家村水库扩建项目、平海子水库扩建项目、城子古村保护与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州内最大的集中连片设施草莓园基地397亩,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业态,带动3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投资1529万元引进鑫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永宁乡果蔬速冻加工厂;建设蔬菜特色示范园400余亩。实施阿朝雪莲果仓储分拣包装、永宁食品加工等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近年来,永宁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县委“1341”发展思路,全力以赴稳增长、育产业、推改革、促发展、防风险、惠民生,全面盘活乡域经济,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永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20年笼册村党总支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0年中共永宁乡委员会被州委组织部评为红河州“农村基层党建示范乡镇”(泸西县唯一乡镇);2020年全乡1532户贫困户6755人实现脱贫,2020年永宁乡被评为泸西县脱贫攻坚先进乡镇;2021年6月中共永宁乡委员会荣获“红河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2年打造出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美丽村庄法衣小新寨和红色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笼册九溪山2024年,我乡地方公共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完成4443.23万元,同比增长25.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43.23万元,同比增长13.5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443.23万元,同比增长13.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23万元,同比下降37.71%;2024年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55176万元,同比增长8.97%;各项贷款余额17119万元,同比增长18.45%。
村民委员会:永宁村民委员会 位于全乡的中心,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本乡阿朝村相邻,南与弥勒县东山镇相接,西与本乡笼册村相连,北与本县逸圃镇接壤。全村面积5.5平方千米,有大永宁、小永宁、城子、小江上寨、小江下寨、土沼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387亩(水田2210亩,旱地4177亩),总人口9971人,少数民族有苗、彝等。
笼册村民委员会 位于永宁乡北部,北与本县逸圃乡接壤,东与永宁村民委员会相连,南与弥勒县卫泸乡毗邻。全村面积33平方千米,辖林益村、王家寨、张家寨、九溪山、大沙地、大蒿箐、小蒿箐、色耳古前寨、色耳古后寨9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4823亩(其中水田1610亩,旱地3213亩),总人口4218人,居住少数民族有苗、彝等。
舍者村民委员会 地处永宁乡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千米,与弥勒县东山乡、卫泸乡水土相连。全村土地面积23.8平方千米,有纸厂、舍者大寨、舍者小寨、洋洞河、小挖不得、大挖不得、炭房、长岭干、徐家寨、张家寨、李家寨、黄家寨12个村小组,耕地面积3251亩(其中水田1310亩,旱地1941亩),总人口3773人,居住少数民族有苗、彝等。
阿朝村民委员会 位于永宁乡东部,东接法衣,西接永宁,南接永宁的上江,北接三塘乡的连城。面积29.8平方千米,辖阿朝上寨、阿朝下寨、舍卓、三道箐、小水井、大密枝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619亩(旱地),总人2606人,居住少数民族有苗、彝等。
法衣村民委员会 位于永宁东南面,小江河下游,南盘江西北岸,距离永宁乡政府所在地20千米。东与文山州邱北县隔江相望,南接阿峨村民委员会,西邻弥勒东山乡,北接我县三塘乡。小江河自西向东,沿村落中间穿过,四周群山环抱,依地势而得名,自古即称“法衣槽”。全村总面积13.5平方千米,有小新寨、水头、小中寨、大中寨、小阿峨、石岩脚、小法衣7个村小组。有耕地2952亩(其中水田550亩呈梯田状分布于小江河两岸,旱地2402亩)。总人口2257人,居住少数民族有壮、彝等,是我县唯一的一个壮族聚居村。区域内最高海拔1300米,最低海拔870米,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河谷气候,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8℃,是我县气温最高,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由于有较好的热区资源优势,适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阿峨村民委员会 地处两州(红河州、文山州)三县(泸西县、弥勒县、邱北县)交界处。距泸西县城42千米,距乡政府19千米,位于永宁乡的南部。辖区范围内有阿峨、旧寨、新寨、大水井、阿旦、杨家寨、马家寨、细脖子、大山、折租、白石岩、庄科、下寨、阿鲁、麻栗树15个村民小组。面积69.8平方千米,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335亩(水田550亩,旱地4785亩),总人口4445人,居住少数民族有彝、壮、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