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午街铺镇位于泸西县西南部,地跨东经103°30′—103°42′,北纬24°25′45″—24°36′20″之间,东接中枢镇,西望石林县,南接弥勒市,北靠金马、旧城镇,弥—泸—师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19公里。全镇属山地高原喀斯特地形,境内最高海拔2014米(林树村委会老板田村),最低海拔1552.5米(大水塘村委会吉地村),气候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2℃,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日照217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00—1000毫米,无霜期达280天,主要风向为西南风。
【面积】 全镇土地面积有216平方公里。
【耕地】 耕地面积100574亩,其中水田23708亩,旱地7686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08亩。
【人口·民族】全镇总户数15329户,总人口51486人,其中:男性27498人,女性23988人,农业人口43978人,非农业人口7568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4544人,占总人口的28.2%,主要有彝、傣、回、苗、壮等6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10117人,傣族3302人,回族167人,苗族373人,壮族304人。
【行政区划】 镇政府位于河外村民委员会午街铺村。辖河外、大水塘、雨洒、普泽、绿峨、喷泉、果吉、山林、凤舞、水塘、林树11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
【经济概貌】 202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48.5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收751.66万元,减少14.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48.58万元,比上年减支751.66万元,减少14.54%;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完成年初固投任务的107%;完成招商引资762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镇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实现19862.27元,同比增长12.29%。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村民委员会】 河外村委会,河外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东接水塘村委会;西接雨洒、普泽、绿峨村委会;北接凤午村委会;南接大水塘、林树村委会。弥泸二级公路有6千米过境,北通泸西县城,南通弥勒市区;2019年呈那(石泸)高速公路直通省城昆明。乡道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居民以汉族为主,彝族(撒尼支系)次之。村委会设在河外村,辖午街铺、达左、方元哨、大栗树、河外、习甲、上马、阿茨龙、小河底、福元 10 个村民小组。
大水塘村委会,大水塘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南部,距离镇政府8千米,东接林树村委会,西接雨洒村委会,北接河外村委会,南邻弥勒市,是泸西县的最南门。弥泸二级公路有3千米过境。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 1543 米,处于内青沙岭最南端,经龙潭河、新庄、吉地至小足禄与外青沙岭相连,山地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盆地,俗称坝子。大水塘地处泸西、弥勒、石林三县市交界处,周边村落密布,人口密集。辖新营、老营、龙潭河、新庄、吉地、飞午、路口、团山、阿保9个村民小组。
雨洒村委会,雨洒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西南部,距镇政府11千米。地处泸西、弥勒、石林三县市交界处,西北与石林县圭山镇相邻,北接普泽村委会,西南接弥勒市,东接大水塘村委会。向东有新雨乡村公路通大水塘新庄村与弥泸二级公路连接,南北沿雨洒河带路贯通,北通普泽村委会,南通到大水塘村委会村吉地村,在大水塘老营村与弥泸二级公路连接。辖雅乐、雨洒、大塘、核桃凹、小足录、大足录、新寨、茨凹8个村小组。雨洒村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上溯至元明清以来的千多年的反封建反压迫斗争中,雨洒各族人民展开了英勇斗争。至民国时期,有诸如杨乾吉等浴血战场的抗日将士;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有李存宝、余耀渊等投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斗。雨洒是泸西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普泽村委会,普泽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6千米。地处泸西、弥勒、石林三县交界之处,北接绿峨村委会习龙村,西接石林县圭山镇和弥勒矣补水库,南接雨洒村委会,东连河外村委会。向东南有河久(河外 - 久恒)乡村公路通午街铺集镇连弥泸二级公路,南北沿雨洒(普泽段)河带路贯通,北通绿峨村委会,南通雨洒村委会,百菊新村有进村道路与弥泸二级公路连接,并与雨洒河带路接通。下辖普泽、百菊、菱塘、独善、护国、红坡、久恒、上寨8个村民小组。
山林村委会,山林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东部,东邻中枢镇,北接果吉村委会,西接凤舞村委会,南接水塘村委会。距镇政府10千米,弥泸二级公路过境4千米,向北通中枢镇及县城,向南经午街铺、大水塘通弥勒;呈高速公路沿北边穿过,在杨柳坝村有服务区。辖山林哨、拖见、坝上、水秧田、艳色坡、杨柳坝等6个村小组。
水塘村委会,水塘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东部,距镇政府5千米,距县城18千米。村民委员会驻水塘村。东接山林哨村委会,北接凤午村委会,西接河外村委会,南接林树村委会,东南邻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弥泸二级公路穿过西部的麻子哨村,三午逸县乡公路与弥泸二级公路交叉,途经麻子哨、水塘、小河边、石磙子,通向中枢镇逸圃,有环乡村公路与林树村委会各村联通。居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彝族(撒尼人)占74.4%。辖水塘、阿古块新寨、阿古块老寨、三棵树、麻子哨、糯依、石滚子、小河边8个村民小组。
绿峨村委会,绿峨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东北接喷泉村委会,西北邻石林县,西南接普泽村委会,东南接河外村委会。海(海纳)、午(午街)乡村公路向东南连午街铺集镇,向东北连喷泉村委会;呈那高速跨南部的下路溪、习龙、老土地村。据考,明清时期阿路瓦(绿峨)隶属广西直隶州西乡。居民有汉、彝、苗、壮、傣等民族。村民委员会设在绿峨村,辖绿峨、龙潭、磨山、上路溪、下路溪、老土地、大习龙、小习龙、起尼黑老寨、新寨等10个村民小组。
喷泉村委会,喷泉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东北部,距镇政府 10千米,东北邻旧城镇,西接绿峨村委会,东南与凤舞、河外两个村委会相接。据考,明清时期喷泉隶属广西直隶州西乡。居民以汉族、彝族(撒尼支系)为主。村委会在喷泉村。辖自足村、躲牛山村、泉上村、喷泉大寨村、喷泉小寨、尖山大寨、尖山小寨7个村民小组。
果吉村委会,果吉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东北部,距离县城8千米,距离镇16千米,东邻中枢镇,西接凤舞村委会,北邻金马镇,南接山林哨村委会。向东有乡村公路经中枢镇太阳坡到县城,爵艳县乡公路联通南北,向北通金马镇,向南到艳色坡接弥泸二级公路。民族主要有汉族、彝族(撒尼支系)等。村委会在果吉村,下辖文明、尖坡、秧草坡、海口、果吉、过路田、草海子、卷洞门、大舍糯、小舍糯10个村民小组。
林树村委会,林树村,又名“山林果树”。古时候,在现村址北边有一棵巨大的山楂树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地名普查简称为林树村。据考,民国元年(1911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至民国21年(1932年)调整行政区划,林树村隶属于泸西县四区。彝、汉族杂居。村委会驻地在小笼桥村,下辖林树、大平滩、小笼桥、大笼桥、三道箐村、老板田六个自然村。
凤舞村委会,凤舞村委会位于午街铺镇北部,距镇政府6.5千米,东接果吉、山林哨村委会,西接喷泉、河外村委会,北邻旧城镇,南接水塘村委会。三午逸县乡公路经过,向北连接旧城镇三河村,向南经圭落哨与弥泸二级公路连接,经麻子哨、水塘村到中枢镇逸圃村。弥泸二级公路从圭落哨村边经过向东北通往泸西县城,向西南通往午街铺镇到弥勒。呈那高速公路跨越圭落哨、峨梅村。村民以彝族(撒尼支系)为主,彝族占65%。村委会设在凤午村,辖凤舞、圭落哨、大峨梅、小峨梅等4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