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泸西县司法局发布日期:2024-02-21      浏览次数:

 

2023年是落实《泸西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泸西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建设“平安泸西·幸福泸西”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强保障,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紧围绕州委“337”工作思路和县委“1341”发展思路,认真践行“三法三化”,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泸西建设14次、县政府常务会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12次,专题研究部署信访维稳、普法强基、营商环境等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2次,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平安泸西建设工作会议,高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二是督查考核提实效。严格按照《中共泸西县委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泸发〔2022〕11号)“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落实各项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将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纳入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对全县8个乡镇和25个牵头部门开展法治综合督察,将督察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二)优环境,全面履行政府服务职能。一是充分释放利企便民改革活力。共受理“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办件4917件,办结4917件。全县18个部门128项事项实现减环节;24个部门75项事项实现减材料;36个部门608项事项实现减时限;20个部门199项事项实现减跑动;8个部门15个事项实现全流程压缩。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等综合精简率达38%以上,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明显降低。二是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工作。全县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055项,“一门进驻率”100%;“实体大厅”受理各类办件232959件,办结率和满意率100%。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过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办理办件90955件,办结率和满意率100%。梳理29个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以授权委托、帮办代办的形式开展“就近办”工作,目前“就近办”办件共计17685件。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全县累计下载安装办事通并实名认证179044人,办件量1155541件。三是深入推进“减证便民”工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年办理证明事项承诺制15926件。四是持续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精简行政权力事项,及时梳理取消、承接、下放、调整、合并实施行政权力事项并实行动态调整,向下放权、向市场放权,不断优化审批服务。全年梳理公布权责清单事项6099项。五是大力推进园区、乡(镇)赋权工作。承接《云南泸西产业园区选取指导目录内事项的承接事项清单(2023年版)》中的3项,稳步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工作,确定166项行政权力下放和委托,解决了行政执法“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问题。六是强化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水平。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05件,办理公证事项256件,代写公证法律文书150件。选派56名律师、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发动各单位符合条件人员积极申报公职律师,全年新增4名公职律师。目前,全县24家县级行政执法单位配备公职律师17家,公职律师覆盖率达70.8%,超额完成州级下达60%的目标任务。七是探索建立“1+3+5”公共法律服务“超市”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公共法律服务超市”午街铺店和金马店,用“五心”(知心、暖心、贴心、精心、安心)服务方式,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决”,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解决急需法律问题。超市自运营以来,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100余人次,解决法律问题380余件,法律援助80人次,心理咨询服务650余人次,律师参与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

(三)建机制,不断提升行政决策能力。一是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年内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3次,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解读,报备率和报备及时率均达到100%。二是严格执行《泸西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持续抓好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事项“三不两到会”和“两提前三充分”制度落实。全年共召开县政府常务会32次,共听取研究382项议题。除依法保密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在政府网站公开。三是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全年政府法律顾问代理诉讼64件,开展法治宣传174场次,合法性审查310件,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其他专题会议163次。

(四)抓执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分别设置了农业、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林草、自然资源6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理顺了乡镇执法体系,建立了行为规范、监管有力、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二是继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全年共开展免于行政处罚132929件,从轻行政处罚39323件,减轻行政处罚1849件,免于强制执行120件,从重行政处罚32件,行政执法检查208667次,行政执法预警提示2642次,行政执法说服教育31049人次,行政执法劝导示范778次,行政执法建议1128个,行政执法约谈146人次。三是建立执法事项清单和权力运行图。共梳理行政执法事项5819项,其中:行政处罚事项4970项、行政许可事项237项、行政强制事项205项,行政检查事项407项。共建立行政权力运行图198个。四是持续抓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见效。充分利用“纸质+视频”方式记录执法全过程,抓实《泸西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全县配备执法记录仪388台,法制审核员59名。全年共有2522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通过法制审核,法制审核率100%。

(五)盯安全,全力做好抢险救灾。一是抓实监测预警,积极会商研判。开展灾情会商研判3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8次,干旱橙色预警信号12期,气象干旱监测报告17期。二是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体系村级全覆盖。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三是不断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乡镇制定预案23个、部门制定预案33个、企业制定预案80个。四是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测工作。年内共开展分析研判16次,发布预警信息253期、电话调度9次、叫应乡镇22次337人次。五是应急演练扎实有效。组织开展1次县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1次乡镇地震应急综合演练,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220余场次。六是强化物资储备。县级财政今年20万元的救灾物资资金已采购完结。目前,全县储备的救灾物资主要有被子、毯子、大衣3466件(床),代州级储备帐篷277顶,县级救灾帐篷116顶,应急包1000个,柴油水泵10台,大米44吨,食用油513桶,皮划艇10艇,汽油发电机5台,冲锋舟2艇。七是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救援队伍26支1200余人,灾害信息员107人。八是强化防灾技术应用。全县99个山洪灾害危险点中有52个安装了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9人,受伤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起,下降42%,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25%,受伤人数减少2人,下降66%。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可控。

(六)筑稳定,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一是抓实司法调解。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三步六员”工作法做实溯源治理,以能动司法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全年委派调解2813件,调解成功949件,全年民事新收案件同比减少256件,降幅达6.83%,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二是创新人民调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日排查、周化解、月研判、快预警”制度,深入推进“律师+基层调委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N”调解模式。创新应用“综合型”“一站式”智慧调解工作平台,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智慧化、数字化。在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复杂的4人镇配置专职调解员,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精准度和调解效率。建成泸西县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15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188次,共调解矛盾纠纷2025件,调解成功1944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行政调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设立1个县级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在8个乡镇分别设立1个行政复议便民联络点,实现受理窗口全覆盖,行政复议“最多跑一地”。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19件,办理行政应诉22件,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1%。

(七)重监督,力促权力运行规范透明。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的监督。全年收到人大建议101件、政协提案100件、检察建议41件,适时跟踪督办,所有建议提案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答复完毕,办结率100%。二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5585条,泸西县“政府信箱”共收到107件信件,均按时办理答复;12345便民服务热线承办量2952件,答复2878件,答复率97%,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尽心竭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持续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全年归集2927463条数据,其中,双公示信息3255条。三是强化纪律监督。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223人次,第二种形态处理128人次,第三种形态处理12人次,第四种形态处理35人次。全年共处置问题线索297件,立案178件,处分166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5人。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创新行政执法案卷“执法监督员+检察员+律师+法制审核员”评查新模式,随机抽取交通领域、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案卷106件,开展跨部门跨领域集中交叉评查,开展“评检督训”专项行动,发现问题600余个,提出综合整改意见20个,发现问题案卷402件,执法培训20场次。五是重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全年共收到12345热线反馈信息76条,处理76条;网络舆情信息6条,处理6条;“政府信箱”反馈信息1条,处理1条;接到投诉电话22起,处理22起,处理率100%。县交警大队收到政府12345热线、12389等各类投诉61起,其中:涉及执法类投诉35起、服务类投诉16起、网络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投诉10起,经过核实,均答复当事人,处理率为100%,对确因工作或服务不到位的2人,进行了通报处理。收到问题线索6件,全部核实处理完毕。

(八)夯基础,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一是扎实开展电子印章备案和电子证照签章关系配置。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相关要求,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做好我县涉及政务服务事项部门的电子印章备案工作和已入库证照颁发机构电子签章关系配置工作。截至目前,按照印章“应备尽备”、签章关系“应配尽配”原则,共备案电子印章493枚、配置电子签章关系710条。二是统筹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科学合理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综合服务窗口1个和“跨省通办”综合窗口6个,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三是推动部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简化办事环节。“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办理办件4917件,“跨省通办”办件6655件。四是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督促涉及29家部门通过云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认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完善检查实施清单,不断提高监管事项认领率和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全县各部门从州级认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958项,完善监管事项检查实施清单958项,监管事项清单完成率100%。全年通过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采集行政检查、行政强制及其他监管行为应采集总数958项,已采集覆盖监管事项494项,未采集覆盖监管事项464项,监管事项覆盖率达51.57%;“互联网+监管”录入监管行为数据汇聚量1130条。五是加强对网上运行工作的日常调度,运用“云南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强化线上监督,全县除交通、公安、市监三大领域外共录入执法案件3258件,录入率达97%,位居全州前列。

(九)谋亮点,专项普法精彩纷呈。一是开展“普法夜校”享受扫盲式“普法快餐”。按照党员干部和群众分众化的法治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普法夜校”进行普法培训,补齐法律短板,增强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倡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开展“庭审进乡村”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巡回审判进乡村、进社区、进矿山、进校园,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矿产资源、未成年人保护等典型案例送到群众身边,以案说法,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给当地群众普及生动法制教育课,教育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形式多样,多途径推动普法宣传。中枢镇成立命案防控专项工作组,锁定重点对象,点对点开展普法。向阳乡坚持党建引领和问题导向,利用普法点亮群众“夜生活”奏好群众“平安曲”。三塘乡构建“学校+家庭”统筹联动的普法宣传模式,把法治宣传教育搬到田间地头、市场、群众家中。永宁乡采用“服务+普法”“调解+普法”等模式,选树“最美尊法家庭”,把普法活动和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午街铺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家训门牌”法律卡片,服务超市“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质效。金马镇退休教师金六斤,把交通安全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编成方言快板,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旧城镇编制“普法顺口溜”,印制文创产品、日常用品等普法宣传材料。白水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构建“三式一听一除一卫”+“院坝”普法新格局,多点发力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见行见效。全年共开展“普法夜校”151场次,“法律大讲堂”65场次,受教群众54136余人。开展“法律六进+N”活动3729次、普法宣讲43场次、法治讲座6场次、参与民法典在线答题活动7200余人、悬挂宣传横幅588条、张贴普法标语2750余条、播放电子普法宣传标语2190余条次、展出展板800余块次、张贴宣传海报400余张、发放民法宣传资料18.1万余份,发放《法律进万家普法读物》16余万册、普法宣传品8000余份、典书籍和光盘325本(碟),发布普法图片资料、视频、音频609条次,上传法治宣传产品489条,累计受教育48.9万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是法治理念没有普遍树立。部分乡镇和部门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重发展、重稳定、轻法治”的思想观念,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措施及思路不清晰。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不强,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执法队伍建设尚有差距。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跟上改革的要求,缺乏法律专业人才,执法人员老龄化;三是三大调节联动不足。乡镇矛盾纠纷调解更多依靠村组干部、司法所进行人民调解,行政部门的行政调解牵头发挥作用不明显,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三者联动不够;四是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力,不敢、不愿、随意执法现象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压实工作责任,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健全法治政府建设领导机制,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法治政府建设时间进度和可检验的成果形式;严格落实《泸西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工作,健全权责明晰的执法责任体系,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配合做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开展“复议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工作,全面提升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效。

(二)强化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稳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加强法治建设阵地创建培育;强化服务理念,突出公证办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治体检、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万所联万会、万名律师进街下乡等工作服务;创新政府法律顾问“聘管用”新模式,探索以“打包”方式购买一家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较高服务水平的法律服务机构作为县政府法律顾问。

(三)注重人才培养,建强法治队伍。持续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开展形式多样的行政执法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方法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政治素养、法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培训,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素质意识、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努力建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四)强化督导检查,增强法治效果。推动工作开展与督导督查、跟踪问效同步进行,通过督促检查推动任务落细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机关处理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考核评议等制度建设;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持续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新工作机制,及时研究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