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xxzrzyj/2025-00097
-
发布机构泸西县自然资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1-24
-
时效性有效
实施矿山生态修复 焕发矿山生态新机
近年来,泸西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着力持续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让满目疮痍的矿山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实现了矿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是高位部署,狠抓落实。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与技术部门合作及时对全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了核实调查,摸清底数,并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核认定图斑254个,拟修复面积378.56公顷。同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荒则荒”的原则,编制完成了《泸西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和《泸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矿山修复目标和任务,为全县的矿山修复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加强领导,多措并举。为推进全县254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及时上报成立了泸西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实际,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争取资金支持,统筹推进全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近年来,共先后争取12对关闭煤矿恢复治理项目自筹资金1750.51万元和泸西县2022年重点生态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省级专项资金300万元、云南红河哀牢山与岩溶断陷盆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中央资金3234.18万元,为矿山修复提供资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结合县情实际,按照上级要求和《泸西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泸西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目标任务,对全县历史遗留矿山进行分类分批次实施,并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及时编制了拟修复矿山的勘测设计、附图表等前期资料,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不误不拖。
四、治理成效显著,矿山焕发新机。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12对关闭煤矿恢复治理(12个矿山,已通过验收)、2022年重点生态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9个矿山,已通过验收)、云南红河哀牢山与岩溶断陷盆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81个图斑,已完工53个图斑,并初步开展了县级验收)等项目,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消除了潜在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大量耕地和植被,并产生了数量可观的耕地腾退指标,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泸西县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正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经过努力全县254个矿山图斑现尚剩余108个图斑正按年度计划开展勘测设计等后续工作,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全部修复任务。随着上述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毕,我们相信泸西县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必将取得可喜的成效,实现经济、生态的双促进双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