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工作动态
  • 索引号
    20240913-111823-868
  • 发布机构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1-13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全力以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泸西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用好用活国土支持保障政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力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截至目前,全县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37.0493公顷,已完善用地面积比例达93.66%,为确保泸西县与全州、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扎实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安置点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管理,预留规划规模机动指标优先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指标不够的优先安排使用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及时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所涉基本农田已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全部划出。 

坚持应保尽保。统筹安排用地规模和布局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指标实行应保尽保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优先使用农村闲置、低效用地解决。通过村庄批次(农村建房)、城镇批次、增减挂钩方式,千方百计保障安置点用地。其中旧城集镇点0.76公顷、逸圃集镇点2.7105公顷已使用批准的城镇用地指标满足用地需求。白水直邑安置点0.5777公顷、向阳所西格安置点2.6142公顷、永宁羊庄科安置点3.9445涉及的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未利用地均以农村居民建房形式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坚持占新腾旧。按照占新拆旧、一户一宅、搬迁复垦的工作方法,对全县农村空置房屋进行摸底排查,将满足和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条件的折旧地块纳入增减挂钩实施范围。目前,已编制上报5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安置方案。其中,泸西县白水镇等7个乡镇黑舍等17个村、泸西县中枢等4个镇龙甸等8个村、泸西县旧城镇板桥等3个村三个方案已获得省级批准,项目预计总投资1105万元。拆旧区共计涉及66个地块64.4938公顷,通过对拆旧区51.6690公顷土地的整治,预计新增农用地51.6690公顷。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障白水镇故陇,午街铺镇百菊、达左,三塘乡柴村,旧城镇者白等5个安置点总面积24.0925公顷用地。泸西县午街铺等4个乡镇果吉等村、泸西县中枢等6个乡镇大兴等14个村两个项目拆旧复垦安置方案,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待审批,项目实施后将全面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保障,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节约用地。所有安置点用地,都对照泸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选址时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让优质耕地或基本农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通过增减挂钩等方式予以解决,确保耕地面积只增不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 

坚持科学选址。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统一规划,科学选址节约集约用地。选址时,国土部门提前介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13个安置点进行实地踏勘,确保项目选址尽量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量不占基本农田和耕地,严守耕地红线。同时,督促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泸西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做好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安置点用地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隐患点选址,确保搬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绿色通道。凡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办理房屋确权登记工作,县国土局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快速审批。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立即开展确权工作,做到不漏一户,尽快让群众拿到不动产登记证书,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