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教育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15944-513
  • 发布机构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7-05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符合2019年从教20年以上乡村优秀教师选拔条件人员主要事迹

  唐明华,男,汉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88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31年,泸西县三塘初级中学教师。 

  唐明华自毕业就分配到泸西县三塘乡初级中学任教至今,已31个春秋,在这31年里,经历了风风雨雨,付出了多多少少,收获了点点滴滴。毫不夸张的说,做到了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上级的各种表彰,得到了三塘人民的好评。

  一、班主任工作。 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始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以身作则、勇担责任,满怀爱心、爱校如爱家。学生在他心中始终是第一位,他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他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对学生无微不至地教育和关爱。他相信,“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31年来,他一直践行着“爱的教育”,他不但关心爱护学生,而且积极奉献爱心。唐明华老师深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则令不从”。他要求学生怎祥做. 他自己就怎样做。作为班主任,他没有把责任推给科任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期间,他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在校内多次名列第一。

  二、教学成绩。在31年的教学工作中,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93 年红河州数学竞赛中,辅导4名学生参赛,其中赵晓红同学勇夺红河州一等奖 ,也是当年泸西县参赛学生中唯一一个一等奖,其余三名同学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1995年他辅导的李天虹同学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唐老师本人也获得州级、 省级优秀教师辅导奖。他是学校数学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火车头”和“催化剂”的作用,他历年来多次担任提高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且多年来都有学生取得高分的好成绩,在校内同级同科名列第一,他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州级、省级奖励。

  三、行政管理工作。在14年的副校长岗位工作中,主抓全校师生德育、安全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对分管部门独立地开展工作。敢抓、敢管,工作不推诿。经常检查、督促、指导学校的安全工作,除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外,在学生晚自习后坚持每晚巡查晚睡纪律至深夜。借用多任校长的话说:三塘中学睡得最晚的教师就是唐明华老师。他深知,一所学校的管理工作,无论什么管理制度,关键的就是执行力度的问题。14年来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保障,学校呈现出和谐、宁静的校园环境。

  唐老师在31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坚守在大山深处,播种了希望,收获的是桃李满天下。

  赵永清,男,汉族,中师学历,高级教师,1981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1年,泸西县三塘乡连城小学教师。 

  赵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8年,也在山区小学从教38年。在这充满奋斗的岁月里,他无怨无悔,在这里,他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提升业务水平,为学生答疑解惑

  赵老师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师德,提高业务水平。他要求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写一手工整规范的字,写一份能指导教学的教案,上好每一堂课,批阅好每一本作业本,辅导好每一位学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无论高段还是低段,都能上好每一门课,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教书育人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赵老师不但教好书,还育好人。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班级管理中,不但实行制度管理,同时还注入情感,做到心中有情,把每个学生都看作“天才”,及时表扬,口中传情,多鼓励不训斥,不体罚,不以训代教,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品德行为不断改良,学习效果随之改变。在教育教学中,从不无故旷课,多次带病坚持上课,并要求自己做到“四必访,五做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访,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必访,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必访;对留守儿童必访;早晚自习必到;课外活动必到,早操必到,劳动时间必到,集体教研活动必到。

  三、身教胜于言教,给学生树立榜样

  赵老师对教育工作有热情,有感情,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和博大的关爱。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都注重学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以自己的人品,师德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公道、正派取信于学生,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赢得学生信任。在多年的教学中,所教的学科成绩大多超过全乡同级同科,取得较好的成绩。

  陈光乔,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8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1年,泸西县向阳乡初级中学教师。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向阳这块土地上,工作了21年,也奋斗了21年。

  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本着“育人源于良心,心从善,人随缘,不懈怠,不放弃”的人生理念。2000年,在校长的带头引领下,积极资助初三年级孤儿金小林、赵玉红两位同学,帮助其渡过难关,安心学习,顺利完成了学业。2003年6月,积极响应“云岭先锋工程”,出资1900元买了一头牛给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老街子村民张瑞琼,帮助其脱贫致富。

  在班级管理中,陈老师创建的很多有效方法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并被推广到其他班级加以借鉴。在师德、育人、教学、课改等方面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年轻教师,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典范与榜样。自1998年至今,不但积极承担多个班级的政治教学工作任务,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教研组长。在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认真总结,不断深刻反思,取得良好成绩。1999年任教的初三政治学科,中考成绩为全县第三。1998年至今,教学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2004-2005年初三年级政治,班级平均分85.2分,全校排名第一,所教班级同时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13-2014年,九年级政治,所教班级平均分79.5分,全校排名第一。2014-2015年,九年级政治,所教班级平均分92.16分,全校排名第一,所教班级同时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15-2016年,九年级政治,所教班级有两名学生被州一中录取。2016-2017年,所教八年级178班政治平均分74.16,全校排名第一。2017-2018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平均分为74.92,全校排名第一。

  2004—2005学年中,教学成绩显著,被泸西县向阳乡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5-2006学年中教学成绩较好,被泸西县向阳乡初级中学评为学校年度“优秀教师”;在2008-2011学年度中,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被泸西县人民政府评为“泸西县优秀教师”。

  论文《浅识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功能作用及其开展活动的组织和基本要求》在2000年红河州中学政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论文《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之点滴》等三篇文章获泸西县教育局2002年论文评选二等奖;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发表于2006年第46期《课程教材教学研究》;论文《班主任劝戒学生的五种好方法》发表在2010年第6期《泸西教育》。

  张学忠,男,彝族,专科学历,高级教师,1988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31年,泸西县向阳乡中心小学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贫困山区,工作兢兢业业,1990年9月,因成绩显著被评为“乡优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倾情关爱学生,得到校领导及教职工的认可,被称为关心学生的好老师,2012年看到高寒山区的同学们在冬季被冻红的双手和瑟瑟发抖的身体,他从朋友口中了解到重庆“让爱传递爱”资助中心,联系到该机构,尽其所能申请到价值10万元的1000件冬服,让同学们热在身上暖在心里,同年又联系该机构为学生争取了200本新华字典,这些爱心行为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师德、育人、教学等方面也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年轻教师,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典范。自2009年至今,作为学校年龄最大的教师,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任务,还担任班主任及学校总务主任,主管食堂、宿舍、卫生等后勤工作,多次因为任务繁重,事情繁琐,全校师生都进入梦乡了,自己还在为了能让全校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忙碌,为学校,努力并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老师教学工作中尽职敬业,不断创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总结,不断反思,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90年,担任歹鲁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包班教学,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排名第一;1991年,担任歹鲁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包班教学,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排名第二;1994年,在大河小学单师校点教学中,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37个班级)第一,荣获州级“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1年,在向阳乡法土小学任教期间,担任五年级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11个班级)第二;2002年,在向阳乡法土小学任教期间,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 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11个班级)第一;2003-2007年,在向阳乡足马小学、砂子坡小学,担任高年级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在向阳乡中心小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11个班级)第一,其中王丹同学以486分的升学成绩荣获全乡第一名(现就读于红河州一中);2016年,四年级(1)班年末成绩全乡第一; 在2017年,在向阳乡中心小学任教六年级数学学科,年末统考成绩获向阳乡同年级(11个班级)第二,其中武超赟同学以469分的升学成绩荣获全乡第一;2018年,四(1)班年末成绩全乡第二。

  关爱每个学生,不让一个落下。在法土小学工作时,本班一学生因为家庭困难不想上学,多次上门跟家长做工作,并向学校申请经费来帮助该学生重回课堂,并密切关注该学生的后期状况,后来该生顺利完成学业。

  唐伟文,男,汉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6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3年,泸西县永宁乡初级中学教师。 

  工作中,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学生为中心,以“爱”为准绳,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为教育教学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思想政治上提高完善自己,积极要求进步,严以律己,时刻信守教师誓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其次是做好表率,“言必行,信必果”。信奉喊破喉咙,不如做出样子的管理理念。工作中以刻苦为乐,以奋进为荣。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自己先做到,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热爱教育事业,一直战斗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中,孜孜以求,勤勤恳恳。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勤勉谨严、无私忘我的。

  教学成绩在同级同层次班级中名列前茅。在班导工作中,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为宗旨,让“主题班会”成为主线,心怀童心,积极填补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代沟,贴近学生需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进行开导,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又保持教师威信,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管理工作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唐建英,女,彝族,专科学历,高级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6年,泸西县午街铺镇中心小学教师。 

  从教26年来,始终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敬业奉献,在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上执着地耕耘着。

  担当务实,率先垂范。在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 “移情教育教学法”,将“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搭建“良师益友”结对帮扶平台,以德育为切口,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利用主题班会、学习园地、心理讲座等教育载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诚帮助学生,不让一个困难学生失学,让爱心善举走进学生的心里。担任少年宫民霸组辅导工作,多次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汇报表演,灿烂的彝族文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2018年评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

  勤奋钻研,开拓创新。自己承担14届毕业班教学工作,学习先进理念,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提效,力求突破。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侧重学思结合等学法指导,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2009年6月指导学生作文竞赛《祖国在我心中》荣获镇级一等奖;2011年5月午街铺镇“中华魂”作文选拔赛学生成绩优异;;2015-2016学年兼任的三年级两个班的科学分别居全镇第一第二;2016-2017学年任教一年级语文位居全镇第一名;2017-2018学年任教二年级语文位居全镇第三。

  专注教研,提升质量。坚持“着眼于课堂、研究于课前、应用于课堂、总结于课后”的教学理念,专注教研取得丰硕成果。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浅思》获国家级一等奖;《如何做好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获国家级二等奖;《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对策》在教育导刊发表并获省级一等奖;《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获省级二等奖;《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获省级二等奖;《浅谈小学汉语拼音的有效教学》在云南省科研论文竞赛中获二等奖;《诌议“ 学困生”的心理辅导》获省级三等奖;《让后进生沐浴在关爱之中》获省级三等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等教学论文在泸西教育发表并获奖。

  德学兼修,全面发展。担任8年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期间,自己和团队抱团发展,以“德育出人品,教学出精品、安全是幸福”为目标,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模范引领作用。2008年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 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2011年小学生作文选拔赛中,荣获辅导教师优秀奖,2014年荣获泸西县建文慧通耕耘奖,2016至2017学年度认定为泸西县“一线优秀教师”,2018年评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

  朱双甲,男,汉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86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33年,泸西县午街镇初级中学教师。 

  朱老师工作33年,是首批县级骨干教师。历任午街铺镇普泽(附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午街铺镇初级中学班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其中从事班主任工作18年。工作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像慈母一样倾注爱心,像严父一样谆谆教导;对社会要真诚奉献。工作中,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由于做到了“勤”字当先,无论是在担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还是班主任、教学工作,工作总是有序有效的展开,落实到位,求精求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受到了省、州、县、镇的表彰。本人的教学成绩在省、州、县的组织测试中,33年有30年左右的时间至少每年有1或3个班都名列学校同级同科第一名.自己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省、州等级奖,《谈中考政治复习方法》发表在《泸西教育》杂志上、《新课程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转变》发表在《云南教育》杂志上。

  李世英,女,汉族,专科学历,高级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6年,泸西县白水镇中心小学教师。 

  扎根乡村,用教育来成长自己。乡村教育能培养教师,却留不住教师。李老师却能扎根乡村,安心乡村教育。在15年的复式班教学中,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到全科教师,一人担当。每天从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虽说无比艰辛,却也无怨无悔。

  爱教育,从小事做起。爱教育是责任的别名,是一点一滴的做,服务好学生。李老师教书育人26年了,培养过近千名农家子弟。乡村教师的伟大崇高,乡村教师的酸甜苦辣都有着亲身体验。面对入学新生不懂读书意义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开展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爱学校,爱学习,进得来,留得住。

  2016年所教二年级语文,学年末统考成绩获全镇第二名;2017年所教三年级语文,学年末统考成绩获全镇第一名,品德与社会第一名;2018年所教四年级语文,学年末统考成绩荣获全镇第一名,品德与社会第三名。2017年11月在红河州第七届“红河之星”青少年才艺大赛写作类比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2018年5月在泸西县教育局等单位举办的“红旗飘飘引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教师优秀指导奖。2018年6月泸西县教育局等单位举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荣获优秀辅导员奖。2018年11月指导学校学生参加红河州第一届少年儿童合唱节暨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节目,获一等奖节目优秀教师指导奖。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荣获州级二等奖;《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荣获州级二等奖,《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荣获省级三等奖。

  马福文,男,回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7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2年,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个人学习能力强,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成绩优秀;教科研能力突出,表现卓越,成果丰硕,2006年至2018年13年间,年度考核结果12次“优秀”1次“合格”。

  师德高尚——立场坚定,作风严谨。22年来,扎根乡村教育,奉献无悔青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廉洁自律,团结同事,关爱学生,教学严谨,成绩突出。2次被上级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次荣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7次获镇级“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泸西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县管专家、红河州骨干教师,获上海市徐汇区“耕耘奖”,参加培训4次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教学工作——精益求精,成绩优秀。从教22年以来,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并大胆运用的“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展示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成绩。近5年来,所任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位于镇同科第一名,其中,中考物理成绩上90分的有200多名学生,满分11人。

  示范引领——担当作为,共同成长。2015年,受聘为云南师范大学初中物理学科一线指导教师;2009年至今被县教研室聘为中心教研组成员,担任初中物理中心教研副组长。每年均参与我县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的命制;参与或主持了泸西县中考物理研讨会11次,每年中考研讨会上都作专题讲座。2015-2018年多次参与送教:2015年在泸西县第二中学上公开示范课——《牛顿第一定律》、2016年到泸西县三塘乡初级中学上的公开示范课——《电学实验专题复习》等。

  教育科研——锲而不舍,成果累累。主持或参与了5个课题研究。课题《贫困地区初中物理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达到“州内领先”水平,2013年获得“红河州‘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研究的课题《贫困地区物理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州内先进”水平,2017年获泸西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省、州、县等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2015年,《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表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第51、52期;2016年,《喜看稻菽千层浪 倾听幼竹拔节声》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第36卷第9期;2017年,《优化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发表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第3~4期。2018年,《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的有效运用》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第431期。2019年,《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表在《教学与研究》第4期。论文获奖近30篇。2016年、2018年,《喜看稻菽千层浪 倾听幼竹拔节声》《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的有效运用》均获国家级一等奖。2017年、2019年,《优化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提问有效性策略》均获云南省教育科研一等奖。

  周翠芬,女,汉族,专科学历,高级教师,1994年8月参加工作,乡村从教25年,泸西县中枢镇逸圃小学教师。 

  自1994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一线,担任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所教学科语文成绩,多年来,在同级同科名列全镇第一,多次被评为镇级、县级优秀教师。教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教学用心认真,团结同事,热爱学生,深受同事的好评、学生的赞誉、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好评。

  一、提高修养,勤于学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加强自我师德修养,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素养。

  二、率先垂范,以德服人。

  在班主任工作中,严抓班级纪律,用文明的行为影响学生,用高尚的思想引导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耐心细致地跟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预见,妥善解决。关心、呵护好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关心自己。

  三、锐意进取,成绩显著。

  坚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25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教学成绩优秀,从2009年至2017年连续八年语文成绩居全镇同级同科第一名。2010学年全镇四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1学年全镇五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2学年全镇六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3学年全镇一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4学年全镇二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5学年全镇三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6学年全镇四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2017学年全镇五年级语文单科第一名、品德单科第一名,2018学年全镇六年级语文单科第二名、品德单科第一名,2018年5月所教班级被评为镇级先进班集体。

  张洪云,男,汉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88年参加工作,乡村从教31年,泸西县中枢镇逸圃中学教师。 

  一、扎根乡村,无私奉献

  1988年8月分配到纳堡小学,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职责感,多次放弃进城机会,扎根乡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秉承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学生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

  二、精心管理,班导有序

  31年的教学生涯,2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利用班规、班级量化考核表进行制度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1994年被逸圃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2010年、2011年、2013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论文《朽木亦可雕—后进生的界定与教育》入选《中华教育论文撷英》,2016年所带的186班被泸西县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

  三、业务精湛,成绩显著

  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认真上课;钻研业务,教研结合。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心得多次获奖。教学中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习惯养成、能力的提高。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在2013、2014、2016、2017学年,所教班级的数学全校单科第一名,获得学校的表彰。2012年中考,所带142班600分以上人数达34人,52人全部就读普通高中,所任单科数学平均分91.2(满分100分),当年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2015年中考,所带165班数学平均分100.3,居全镇第一,被评为学科带头人;2018年中考,所教的186班数学平均分101.7全镇第一,被学校誉为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