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64613-658
-
发布机构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6-30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措施有力,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泸西县以“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为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城旅一体、城产一体、三产互融为主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稳步推进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奋力闯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跨越发展之路,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成效明显。
(一)把住市场脉搏,旅游经济指标有“新突破”。关注全国旅游市场动态,采取有力措施主攻目标客源市场,游客接待稳中有升。至2017年12月底,全县完成接待海外游客22818人次,同比增长11.96%;完成接待国内游客413.53万人次,同比增长42.2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为43.1亿元,同比增长54.66%。
(二)抓投融资工作,旅游项目有“新进展”。以泸西县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获得中央专项建设基金2笔,其中城子古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200万元,观音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00万元。争取了3.5亿元农发行旅游扶贫贷款专项资金。成功申报城子古村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获得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贷款贴息1000万元,用于全县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泸西县城子古村特色小镇、观音山景区、泸西状元林、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水井旅游特色村、在水一方休闲工程、云尚庄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3000万以上旅游项目前期工作7个,完成州级任务的350%。其中,泸西县自主投资建设的城子古村项目,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8120.12万元,观音山景区项目3854.7万元,其他招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三)抓宣传营销,旅游市场有了“新空间”。与云南优选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年均投资3500万元,积极探索宣传营销新路子,最大限度地宣传和推介泸西旅游,打造阿庐旅游精品。在昆明主干道天桥和11个黄金地段LED电子显示屏共54屏进行宣传,在昆明电台、贵阳电台等进行节前推介,实现泸西旅游在昆明、广西、贵州市场的全覆盖;其次是派出人员参加2017年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旅游展等,利用这些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营销,推介泸西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同时,利用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推介。策划举办了阿庐啤酒音乐节、观音洞会、五一洋芋节、泸西心洞音乐节、国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阿庐古洞风景区乃至泸西县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抓旅游+扶贫新模式,扶贫工作有“新成效”。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通过争取旅游开发项目,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争取到了城子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基金7200万元,积极申报旅游扶贫贷款3.5亿元,用于城子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针对重点贫困村镇划拨50余万元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五)抓市场监管,依法治旅有“新举措”。一是深化平安旅游区建设。组建综合监管调度指挥中心,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旅游警察队伍正创建中,多部门监管和旅游监管已正常开展工作;二是依法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加强“1+3+N+1”综合监管模式,对我县旅游景区景点及周边社会零售商店、停车场等旅游服务经营企业实行明码标价,景区景点执行政府定价,执行旅行社团队购票优惠幅度规定,没有价格欺诈和不正当价格违法行为;三是加强购物管理工作。推行落实“一店一票”制,杜绝虚假宣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诱骗购物、强迫购物、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强迫购买、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通过宣传,引导旅行社进行合理竞争,禁止销售“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组织、接待“不合理低价游”团队和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五是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并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在我县内所有涉旅企业放置旅游投诉牌,保证投诉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并及时依法依规处理游客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