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文化旅游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164559-989
  • 发布机构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0-10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十三·五”专项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十三五期间,泸西县旅游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按照高原花园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和“125”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抓实抓好全域旅游创建、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抓好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国内外客源市场稳步增长,旅游经营态势良好。现就“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旅游业工作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情况中期评估如下:

  一、主要指标任务的实现进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全县旅游产业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92.7098万人次,同比增长38.96%,其中国内游客290.6717万人次,同比增长39.21%;海外游客20381人次,同比增长10.64%。全县旅游业总收入完成223364.64万元,同比增长38.96%。旅游直接经济收入15371.9万元,同比增长3.16%。

  2017年,全县旅游产业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15.8106万人次,同比增长42.06%,其中国内游客413.5288万人次,同比增长42.27%,海外游客22818人次,同比增长11.96%。全县旅游业总收入为431093.95万元,同比增长54.66%。旅游直接经济收入21693.3万元,同比增长41.12%。

  2018年1月至6月,全县各风景区、宾馆、饭店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72.1627万人次,同比增长27.55%,其中国内游客270.9094万人次,同比增长27.75%;海外游客12533人次,同比减少5.14%。全县旅游业总收入完成288387.0693万元,同比增长44.06%。旅游直接经济收入14255.73万元,同比增长39.06%。

  以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普遍指标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到2020年末,所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将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突出重点,规划实施有了“新进展”。“十三·五”以来,泸西县围绕规划重点内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旅游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

  加快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观音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城子古村省级特色小镇项目,启动建设精品自驾旅游线路。一是投资30.5亿元的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项目。完成了花卉博览园区土方工程,强弱电、给排水管道埋设工程,百花门主体工程,景区前期广场基础工程以及水体工程、花卉种植工程等,现已接待游客,今年10月份完成自杞文化商业街项目,12月份完成mini庄园项目,年底温泉片区达到接待游客的条件,截至目前,完成投资6.5亿元。二是计划投资3.78亿元的观音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完成了《泸西县观音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及备案等,基本完成景区五条道路土建工程建设。三是城子古村省级特色小镇项目。期间,完成398户土地征地划界、丈量及兑款,收购土掌房97栋123户;完成古村道路、管网、土司路石桥、石墩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土掌房民居修缮及恢复;完成沿中大河城子段管沟及村内灌溉沟修建、古村绿化工程等,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4849万元,预计在今年10月基本实现城子古村开园接待游客。四是自驾游精品线路建设项目。项目涉及城区主干道、城乡连接线,九石阿旅游专线、弥泸师二级公路、境内高速公路等道路上的50块旅游交通标识牌设置安装。到目前为止,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项目规划设计、审批和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批复等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预计2018年7月底前投入使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力度加大。十三五以来,泸西县与云南优选广告有限公司合作,双方积极探索宣传营销新路子,最大限度地宣传和推介泸西旅游,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3500万元。

  一是充分利用传统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宣传推介泸西旅游。在昆明主要商圈制作11屏LED电子显示屏,在昆石、昆曲、昆楚、曲胜等高速路和小喜村收费站制作200块电子显示屏,在云南广播电台FM97、FM100、FM105.8、FM100、FM101.7五个调频及贵阳汽车广播FM90、FM106.2二个调频等宣传推广泸西旅游,同时还在楼宇视窗、昆明公交站台等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宣传推介泸西旅游,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进行宣传。

  二是利用会展及活动开展宣传营销。派出人员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展示会。先后共发放了宣传资料口袋书100000册,中国旅游日活动惠明表30000份,折页500000余份、张贴画250000张、海报50000张,钥匙扣20000个。

  三是利用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推介。十三五以来,县旅发委与云南优选广告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并举办了春节、“三八”节、观音洞会、五一洋芋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泸西阿庐古洞风景区乃至泸西县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开展面对面促销。近年来,面对云南严峻的旅游市场考验,我县进一步调整促销手段,实行走出去面对面促销。每年派出人员对全省实行拉网式宣传,宣传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微信微博推广、电视广播宣传等。今年,完成了红河州、曲靖市、大理州、玉溪、普洱等地州市的部分县市,投入宣传资金300多万元。

  (三)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县旅发委在稳步推进相关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综合管理。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了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导游培训,组织局机关和旅游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对阿庐古洞风景区导游部进行了实地现场导游讲解培训,参加省旅发委举办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及旅行社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组织持导游证IC卡的导游人员年检培训等,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二是抓好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十三·五”期间,与各旅游企业签订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在元旦、春节、清明、三八、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前对全县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开展安全检查共计30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全县旅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0次,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严格落实了节日安全措施,严防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抓好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的管理。“十三·五”期间,与各旅游企业签订了年度旅行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及时跟踪上报《旅行社统计调查季(年)报表》,开展了对旅行社的检查指导工作共计20次。督促指导星级旅游饭店按时上报《星级宾馆饭店统计调查月(季、年)报表》,积极开展对辖区内星级旅游饭店的业务检查和指导工作18次,通过检查指导,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照行业标准规范经营管理。完成了云南康辉国旅在泸西设立服务网点事宜。

  四是专项做好行业艾滋病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县旅发委与全县各旅游企业签订了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参与了由县卫生局牵头组织的防治艾滋病联合执法检查活动,未发现违法违规现象。

  (四)旅游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按照文化和旅游部“1+3+N”模式,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纪检监察机制,县法院设立旅游巡回法庭。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维护旅游企业和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全县4家旅游星级宾馆、3家旅行社和2家旅游景区进行安全联合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十三·五”以来,全县没有以不合理低价经营、购物点高定价高回扣的违法经营,没有捆绑销售、“园中园”、“票中票”、强迫或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等行为,没有旅行社不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不支付基本工资、不购买社会保险的行为,没有合同侵权行为、侵犯游客人身权及其他权利的行为以及其他侵害游客合法权益行为的情况,没有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等的违法情况,全县旅游市场秩序健康良好。

  (五)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6月,泸西县城子古村获批云南省省级一流特色小镇,为此,泸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县之力抓好城子特色小镇建设。到目前为止,城子古镇完成项目投资14849万元。

  1. 主体工程方面。完成了土司路项目建设,城子古村古河道恢复工程1、2标段已完成河道水体开挖工程及项目区界桩围载工作;城子古村内部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村内道路主游路改造、挡墙支砌以及老村给排水主管预埋、村内强弱电管网铺设工程;城子古村环保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完成了生态湿地及环保湿地的地形、高程调整及部分水生植物栽种;生态景观恢复--面山绿化提升改造(一期)已完成中大河上草坪铺设、景观绿化种植和老村内30%的绿化工程,完成土司路两边景观树改造与偏颇格桑花播种及挡墙爬藤栽种。城子古村中大河治理工程完成外围弱电管道沟迁移和中大河清淤工作以及河堤治理、路面青石板铺设;完成土掌房修缮加固15套;安置土掌房建设工程1、2标段已完成地质勘察及场地平整;护城河修复工程已完成与古村及外围链接的排污系统预埋工作和护城河清淤及月亮湖水体开挖;

  同时,正在装修城月餐厅、办公室、咖啡吧、马帮驿站、公厕、糍粑房、炸油房及精品民宿客栈五套样板房工程。正在组织外墙装饰改造、游客中心新建石拱桥、古村供电设施入地改造工程等。

  2. 面山绿化土地流转方面。一期范围从城子小沟头至麦地湾,城子部分土地流转总面积为89.108亩,涉及270块地块;小永宁部分土地流转总面积为62.711亩,涉及98块地块。截止2018年6月14日,城子完成78户协议签订工作。二期范围从中大河游客中心至城子新农村一带,已经完成外业测量工作,等待测绘方提供准确数据。三期范围从城子新农村至中大河古村老入口处及月亮山,正在进行外业测量工作,因近期大雨天气暂时搁置。

  3. 房屋收购工作。截至目前,已收购房屋97栋123户,约投入资金1300万元。

4. 土地征收工作。截至目前土地征收578亩,投入资金2410万元。

  (六)“一部手机游云南”数字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17年以来,围绕“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目标,投入资金300万元。首先完成了城市名片、县域公共交通信息、市政厕所信息采集,A级景区信息采集、手绘地图、中英文语音导览制作及腾讯“一部手机游云南”后台上传工作,同步推进生态旅游农庄、旅游特色小镇、养生养老旅游产品和旅游特色村等重点建设项目信息采集及投诉案件上传处理,A级景区手绘地图及中英文语音导览制作,餐饮、住宿信息采集及诚信指数评价。

  其次完成了阿庐古洞风景区直播点建设,实现重大节庆事件的直播;更换阿庐古洞景区52个高清摄像头,实现洞内外4G信号、WIFI全覆盖;完成洞内智能感应灯安装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慧厕所改造安装,2个界面为3D动感显示的智慧厕所,已经完成安装并成功将数据与“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对接上;全部安装完成5路慢直播。

  再次是完成青龙山庄2路慢直播移动光缆埋线,6月5日前完成安装上线,语音导览正在录制中。同时,县交通运输局已经完成公交车、出租车、大巴车驾驶员、车辆、路线、站台经纬度、交通沿线公厕等信息采集。

  (七)旅游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发展壮大。2016年,成立了泸西县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该公司为平台,争取到3.5亿元农发行旅游扶贫贷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补助资金,开展云南泸西阿庐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工作,完成《云南泸西阿庐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和《云南泸西阿庐古洞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另外积极申报红河州特色小镇基金。申报额度3亿元,一期额度1.5亿元,完成了尽职清单和申报材料上报工作,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第二批基金。在投资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投入项目资金1.5亿元。其中,城子古村项目投资14849万元,观音山景区项目3854.7万元。到目前为止固定资产累计达3亿多元。

  (八)深入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十三·五”期间,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落实扶贫资金。划拨永宁乡永宁村委会3万元扶贫工作经费,购买卫生清洁物品用于挂联贫困户“四洁六净”行动。二是全面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抓实城子古村旅游开发项目,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积极争取项目开发贷款4.32亿元,用于城子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到目前为止,投入在城子古村旅游项目建设资金1.48亿元,通过项目建设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三是从人员上和资金上加大力度做好扶贫工作。每年安排1名副科级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分别进驻村委会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8年又安排1名改非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并及时安排工作经费到所驻村委会;四是及时开展走访回访工作。“十三·五”期间,旅发委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入户开展走访回访100余次,帮助核对修改贫困户明白卡信息,做实群众思想工作,提升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帮助引导贫困户做好家庭卫生清洁行动,与贫困户进行民情恳谈、沟通对接、宣传了脱贫政策,为贫困户送去洗衣粉、毛巾等生活用品。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以来,泸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紧紧围绕围绕“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和“125”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红高原·泸西”战略品牌,在项目建设、市场营销、配套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县旅游接待规模小、档次低、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严重滞后,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二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建设缓慢,目前,虽然吾者温泉项目投入运营,但接待能力有限,阿庐古洞风景区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制约着泸西旅游的全面发展。

  三是旅游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不新,开展面对面营销数量较少,虽然云南优选广告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广泸西旅游,但是,只是局限在面上,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四是旅游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县旅游产业虽然有所复苏,但还是难以引进专业人才,现有人员年龄老化,出现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等现象。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在下一步工作中,旅游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明确思路和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以“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五大品牌”工作要点,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逐步把泸西建设成为“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产业聚集地和消费基地,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明确思路,打造全域型旅游目的地。坚持以“阿庐”品牌为主,打造阿庐文化旅游区为重点,按照“125”发展思路,做强1个具有国际买点的旅游产品——城子古村;做大2个国内知名品牌——阿庐古洞和泸西高原体育基地;做实黄草洲生态湿地公园、温泉养生、东方玫瑰谷、观音山景区、乡村旅游5个省内知名品牌——进而建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具有互补带动效应的全域化的旅游目的地——阿庐文化旅游区,实现泸西旅游质的跨越和发展。

  (二)盯紧项目建设,继续保持旅游项目建设力度不减。围绕“一区”、“三基地”建设和构建“两轴、三组团,四带、六片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要求,全力开展旅游产业招商工作,倾力抓实城子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观音山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个政府投资的重大旅游项目。做好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景宜吾者温泉国际养生度假区2个项目业主的服务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十三五”既定目标。

  (三)紧跟市场,继续保持旅游宣传营销势头不减。继续与云南优选广告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宣传营销新路子,借助其资源优势加大泸西旅游市场的拓展。深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手机报、互联网、电视电台等)来宣传泸西旅游,进一步扩大泸西旅游的影响力;借助年内全国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展示会对泸西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推介。加大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采取互利共赢的策略,以资源兑换市场,炒热泸西旅游人气。

  (四)产业互融,搭建旅游发展平台。在今后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中,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三产结构,实现三产互融,以一产、二产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一产通过培植“二叶四花一果”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为二产提供原料;二产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提升壮大生物资源产业。同时,通过“二叶四花一果”的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和遍布山梁的风电景观,沿路打造集休闲、运动、比赛为一体的山地自行车赛道,为农业观光、休闲、运动和工业文明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提供平台和载体。

  (五)突出秀美乡村,做特乡村旅游文章。在重大旅游项目集群式开发的同时,把乡村旅游产业培植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打造泸西秀美乡村。今后,我们按照县委的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美丽田园”行动计划,在充分挖掘和保留乡村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集中财力,整合资金,统筹项目,推进乡村生态绿化工程,努力把特色乡村打造成风貌各异、特色鲜明、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乡村集镇和秀美村庄,丰富泸西旅游产品,逐步发展壮大全县乡村旅游。

  泸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