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xxczj/2025-00261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关于印发〈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泸编〔2019〕88号)、《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泸编〔2023〕11号)《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组织拟订农业农村规范性文件。研究提出涉农的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意见建议。
(2)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措施、办法。负责农民承包地管理。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参与省州组织的农业会展工作,促进招商引资,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的建议。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5)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参与农业产业绿色发展。负责渔政监督管理。
(6)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性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7)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8)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9)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10)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拟订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审批、报送。承担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11)组织制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2)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3)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承办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省际、洲际交流合作,具体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14)拟订科技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负责科技项目的有关工作;指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参与县内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评审、奖励及获奖成果纠纷的处理;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负责生物资源创新与大健康产业的相关工作。
(15)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是泸西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加挂泸西县畜牧兽医局牌子,中共泸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委农办)设在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接受中共泸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承担中共泸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组织开展“三农”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调查研究,督促落实中共泸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等。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设16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县委农办秘书科、局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发展规划与计划财务科 、法制与行政审批科(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科)、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农药管理科)、畜牧兽医与渔业渔政科、乡村建设促进科、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信息科、政策改革与农村社会事业科、帮扶与区域协作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局安全办)、农田建设管理科、科学技术与科技管理科、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科。
下属二级单位有16个,纳入2024年决算汇总独立编制机构数16个,独立核算机构数单位有16个(含局本级,2024年泸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泸西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等2个单位合并成泸西县农机管理总站,2023年3个单位分开单独做决算)分别是:
行政单位1个: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事业单位15: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泸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泸西县农机管理总站、泸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泸西县植检植保站、泸西县种子管理站、泸西县农业环保农村能源监测站、泸西县果树站、泸西县蔬菜站、泸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泸西县水产工作站、泸西县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工作站。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编制238人,其中:行政编制16人,事业编制222人。在职实有251人,其中:财政全供养249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149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49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6.5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5198.73万元,支出决算数为27972.78万元,预算完成率为538.07%,累计结余结转资金1504.61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7.12万元,实际支出数8.88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5567.2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5528.76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99.31%。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1.5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粮油生产稳步发展,粮食安全责任扛牢扛实,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任务面积52.76万亩,产量目标18.95万吨。完成粮食播种53.03万亩,总产19.08万吨。完成油菜种植7.16万亩,产量1.22万吨。
2、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稳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蔬菜基地19.8万亩,播种73.09万亩次,产量178万吨,产值42.9亿元。其中:香葱基地13万亩,产量116万吨,产值36亿元。水果在园29.63万亩(梨 15.4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1亿元。花卉种植0.34万亩,产量1.6亿枝(盆),产值2亿元。中药材种植6.89万亩,产量7.74万吨(干、鲜品),产值7.63亿元。预计全县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27.33万头、10.82万头、11.21万只、400.29万羽,出栏分别为56.42万头、4.26万头、9.97万只、577.27万羽,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7.14万吨、2.3万吨、2.9万吨,预计畜牧产值23.12亿元。水产品养殖0.43万亩,预计产量0.273万吨,产值0.8245亿元。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初预计指标值。数量指标未完成2条,其中:计划招商引资13.8亿元,全年完成0.39亿元,完成率2.8%,固定资产计划投资12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完成率51.67%。原因是公司需建设用地、农业设施等用地,困难于提供,影响项目的开工,导致投资难以形成。
(二)整改措施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