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lxxczj/2025-00256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8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关于印发〈泸西县教育体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83号)文件精神,泸西县教育体育局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部门职能: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主管本级及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抓好安全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等,普及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提升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水平,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任务,做好教体局的保密工作,做好全县教师的档案管理工作,强化项目资金的管理等工作。

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全县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拟订全县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点、规模、速度和步骤,指导协调教育体育规划、计划的实施。

(2)负责教育体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组织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教育体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管理全县性重大体育活动,协调指导体育改革和体育产业发展。

(3)负责教师队伍和教练员队伍工作,加强教育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格制度,协调做好中小学、中专教师、体育教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指导学校和体育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练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4)统筹管理教育体育经费;参与拟订筹措教育体育经费、教育体育拨款、教育体育基建投资的措施;负责县级教育体育经费和补助专款、教育体育基建专款的分配管理;监测教育体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编制教育体育经费安排计划。

(5)承担教育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指导教育体育交流、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对外交流活动。

(6)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体育工作,综合协调管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指导民族中小学和各级各类学校举办民族班;指导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协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育援助;指导民族教育体育工作,配合做好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7)牵头推进教育体育安全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安全宣传教育、学校及体育场馆安全和突发事件处置。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教育、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指导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8)规划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负责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文化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违反师德师风或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9)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学前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0)负责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调整、撤销及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的报批工作;指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指导各级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11)负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专项督导;指导基础教育阶段性发展水平及质量的监测工作。

(12)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勤工俭学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规划并指导中小学教育体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发展,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工作。

(13)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国家制定的汉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并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和协助做好普通话测试工作。

(14)推进体育领域的公共服务,规划、引导公共体育产品生产,负责县级重点体育设施建设和基层体育设施建设。

(15)实施全民健身规划,指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

(16)统筹规划全县竞技体育发展,组织和管理全县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和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组织参加和承办省州体育竞赛;组织协调、监督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17)拟订全县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规范体育服务管理。

(18)负责实施各类高等、中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负责高中及以下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

(19)承办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是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为正科级。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内设13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科)、县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人事科、基础教育科(行政审批科)、德育科、体卫艺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泸西县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管理科、校园足球办。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下设33个事业单位,分别是:

1.未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6

(1)泸西县教师管理发展中心(加挂“泸西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牌子)

(2)泸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加挂“泸西县业余少体校牌子”)

(3)泸西县高原足球发展中心

(4)泸西县中小学会计核算中心

(5)泸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6)泸西县体育馆

2.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27

(1)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

(2)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3)泸西县第二中学

(4)泸西县建设第一小学

(5)泸西县建设第二小学

(6)泸西县机关幼儿园

(7)泸西县职业高级中学

(8)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

(9)泸西县中枢镇逸圃初级中学

(10)泸西县中枢镇中心学校

(11)泸西县三塘乡初级中学

(12)泸西县三塘乡中心学校

(13)泸西县向阳乡初级中学

(14)泸西县向阳乡中心学校

(15)泸西县永宁乡初级中学

(16)泸西县永宁乡中心学校

(17)泸西县午街铺镇初级中学

(18)泸西县午街铺镇中心学校

(19)泸西县金马镇初级中学

(20)泸西县金马镇中心学校

(21)泸西县旧城镇初级中学

(22)泸西县旧城镇三河初级中学

(23)泸西县旧城镇中心学校

(24)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

(25)泸西县白水镇中心学校

(26)泸西县特殊教育学校

(27)泸西县广福学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县教育体育局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编制4301人,其中:行政编制17人,事业编制4284人。在职实有4388人(在编职工4302人、特岗教师86人),其中:财政全供养4388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1764人,其中:离休2人,退休1762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 96.34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基本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19.39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支出数为 107,181.58 万元(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决算支出数为 104,116.34 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7.14%,累计结余结转资金3493.77.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89.74万元,实际支出数0.00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7302.78万元(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中的采购计划数),实际采购金额4717.37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45.1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2.95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围绕党建引领用力。一是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二是提升党的组织建设质量。三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是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2.围绕立德树人用力。一是思政建设走深走实。二是“五育并举”亮点纷呈。三是“双减双升”成果明显。四是学生身心得到呵护。

3.围绕基础教育用力。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二是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三是高中困境逐步突破。四是其他教育齐抓共管。

4.围绕队伍建设用力。一是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二是严格师德师风管理。三是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四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5.围绕提升质量用力。一是健全教研机制。二是突出精细管理。三是深化高效课堂。四是强化绩效激励。

6.围绕平安校园用力。一是抓牢校园安全。二是抓牢“利剑护蕾”。三是抓牢联防联控。

7.围绕教育保障用力。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发展数字教育。三是拨付教育资金。

8.围绕体育工作用力。一是提高体育服务水平。二是各类体育赛事百花齐放。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项目资金支付进度缓慢。截至12月31日项目资金支出完成16,803.79万元,执行率89.93%。原因是泸西县财政困难,税源基础薄弱,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可持续增收能力差,刚性支出压力大,新增支出多,民生任务重,偿债压力大,可用财力小,收支缺口大,减收因素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2. 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初预计指标值。数量指标未完成2条,其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原因是设定目标过高,只完成部分目标,公办幼儿园缺编缺人,县级财政财力不足,硬件条件和经费都无法保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原因是设定目标过高,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成绩差的初中生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无读书欲望外出打工的多。

(二)整改措施

1. 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执行情况,让领导准确掌握我县教育经费投入和列支情况,力争在县级层面上,重视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配置,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