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xxczj/2025-00249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
时效性有效
中共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中共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委员会党史研究室(泸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58号)和《中共泸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泸西县党史和地方志数据管理中心的批复》(泸编〔2020〕13号)文件精神,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有关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党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县志、年鉴工作的规划及实施;负责乡镇、部门志的指导及管理。
(2)负责党史研究工作,承担县级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编纂印刷出版任务,负责编写泸西县地方党史和重要党史人物传记。
(3)承担每年编辑出版《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工作。
(4)承担续修《泸西县志》的编纂出版工作。
(5)承担《泸西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及每年上报省州年鉴编辑部的泸西县概况资料的编写工作。
(6)对全县涉及地方党史全局性、政策性的重要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负责重大党史问题史实的认定;指导重要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宣传;对有关党史的重要出版物、影视作品、展览等进行史实审定;对需要保护和建设的党史遗址、纪念设施进行认定、审核;负责有关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设施修建的规划、呈报;处理有关党史的来信来访。
(7)为县委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党史资料依据和意见。
(8)组织开展党史、革命史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党史方面的重大纪念活动;党史学术交流活动。
(9)承办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10)建立泸西县党史、地方志数据库,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对全县重要文件、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长期、安全的数据化存储、管理,并提供快捷高效的查阅、下载、利用等服务。
(11)记录泸西县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泸西县有史以来及今后的大事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及今后发生的特别重大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泸西县重要中心工作、专项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专题性资料。
(12)组织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传承红色历史文化,记录泸西县革命遗址、抗战遗址、剿匪遗址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及在泸西县牺牲和泸西县籍在外地牺牲的烈士资料,建立革命遗址基础数据库,修订完善革命遗址名录和保护档案,并根据革命遗址的保存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做好数据整理,推进革命遗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为中共泸西县委直属事业单位,为正科级,共设有1个机构,内设四个科室,分别为综合科、党史研究科、地方志编纂科、党史和地方志数据管理中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县委党史研究室在职人员编制11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11人。在职实有11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1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3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9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198.21万元,支出决算数为287.45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45.02%,累计结余结转资金2.30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24万元,实际支出数0.18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1.6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66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5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统筹推进征史、存史、研史、编史、宣史工作方面。一是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历史 第二卷(1949-1978)》的发放工作,共发放书籍400余册,实现了党政机关、基层党支部、中心学校等发放全覆盖。二是全面开展好泸西县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和展陈规范化提升行动,在原18处红河州革命遗址的基础上,对具有充分的历史支撑,符合申报要求而又没有申报或已申报没获批的泸西县民主革命时期党史纪念地、革命遗址共8处进行普查登记,现已完成史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三是完成《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2022年)电子版收集编辑工作;完成《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2023年)材料收集工作,为编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持续开展好“革命老区‧红色泸西”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工作。一是圆满完成何现龙故居布展大纲编纂及弥泸区革命根据地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二支队史实陈列馆、何现龙故居史实陈列馆陈展工作。配套建成“边纵”党史研究基地、红色书屋、红色文化广场、“边纵”主题雕塑、红色廊道等。到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红河州军史馆、弥勒、石林、宜良、师宗、富宁、丘北等地学习考察,寻访到珍贵史料1000余份,购买“边纵”相关书籍8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展厅史料支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红色物品征集活动,共征集到红色物品500余份,并举办了捐赠仪式,取得了良好社会反映。二是建成一个党史专题研究基地,将寻访到的珍贵史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归类并编纂为文献资料、团队简介、人物系列、回忆文章、红色歌曲、老报刊中的边纵、人员名单等7个系列9本书籍共100余万字,陈列在红色书屋内,使何现龙故居成为“边纵”历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三是制作一批红色讲述片,面向社会广泛摸排“边纵”健在老战士,并深入“一线”抢救性拍摄照片和录制口述历史视频,完成13名老战士口述片拍摄制作等工作。完成《热血传奇‧赤子丹心》《弥泸区首举义旗》《铁血二支队》《“革命老区‧红色泸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视频4部,以及《河阳整训》沙画视频1部解说词撰写及拍摄制作等工作。
3.做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外服务工作。一是做好泸西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日常接待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县内外各级党组织、各种社会团体近500批次1.5万余人;接待中小学校学生4000余名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6万余名群众到泸西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游览。二是建立健全基地图书、展品及各类档案的收集及理顺归档工作,共存放书籍近2000册,张永和纪念馆展品200余件。三是深挖江西街沿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协同住建部门成功申报江西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4.《泸西县扶贫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采取“业务培训+手册指导+工作问答”的方式,在专题培训的基础上,编制印发《泸西县扶贫志编纂指导手册》《泸西县扶贫志编纂工作问答》,对共性问题进行梳理解答,为编纂单位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文本。二是强化服务指导,建立点对点问题反馈机制。对部分单位所提交稿件中存在“时间段限不清、内容存疑”等问题进行反复沟通核校,对个别稿件出现“文不对题、内容空泛”等情况,由编辑部协助提出纲目建议,进行点对点业务指导。年内,对16家单位反馈问题70余个提出解决措施90余条次。三是把握时间节点,严格跟踪问效。采取上门调研、工作提醒、情况通报等方式,先后3批次与15家重点部门进行面商沟通,听取编纂单位存在的困难问题,面对面答疑解惑。年内,进行志稿编纂情况通报2次,对志稿报送滞后的单位进行电话提醒7件次。
5.按质按量抓实《泸西年鉴(2024)》编纂工作。一是调整思路,优化结构,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对照各供稿成员单位部门职能职责,对类目、分目进行了调整细化,进一步优化篇目框架设计,以突出年鉴的资料性和连续性。二是加大培训,强化指导,5月17日,举办年鉴编纂工作培训会,进一步提高年鉴撰稿员对年鉴编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掌握年鉴体例、规范等要求,进一步提高文稿质量。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如:质量指标“书籍印刷质量合格率≥100%”,该指标比率峰值为100%,不符合事业发展规律。原因是干部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财务人员对绩效指标的理解不够,影响指标的设立。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三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四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