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5-00247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中枢镇人民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中枢镇人民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党政综合办公室。承担机关日常运转工作,负责综合协调、文秘、信息、会务、机要保密、国家安全、全面深化改革、档案、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机关自身建设等日常事务职责,以及后勤保障、督查考核、安全生产等工作。管理协调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基层党建办公室。1.承担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社会工作、干部人事、机构编制、招才引智、党员教育、党史等职责,负责组织、党校、建设者之家等工作。人大日常事务及政协联络等工作,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工作。2.承担意识形态工作,负责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化等工作。3.完成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负责全镇的纪检监察工作。4.负责人民武装、征兵等工作。5.负责人民武装、征兵等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1.编制并组织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承担项目编制、申报及组织实施等服务性工作;负责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商务流通、通信、企业管理服务等工作。以及本部门其他公共职责。2.负责各类调查、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材料上报等工作。以及本部门其他公共职责。
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1.负责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科技人才、图书出版物、文物保护、体育事业等工作。以及本部门其他公共职责。2.负责退役军人相关服务工作。以及本部门其他公共职责。
平安法制办公室。负责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信访、维护社会稳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等日常事务,指导协调民事纠纷调解处理和社区矫正工作,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协助处置非法集资、邪教等工作。管理协调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
党群服务中心(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1.党群服务中心(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2。负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3.负责残联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4.负责计划生育业务工作,提供生育服务,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5.负责城乡环境卫生、爱卫、创卫,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6.负责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民政优抚等事项,包括低保、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管理(养老儿童)、殡葬改革、公墓建设管理,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
综合行政执法队(加挂政府专职消防队、消防工作站牌子)。1.承担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依法行使相关行政处罚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和监督检查权,健全和落实执法配合联动机制,管理协调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平台。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2.组织开展消防救援、城乡火灾等相关领域的安全防治工作,管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3.承担安全生产督察检查、燃气安全等工作。负责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安全防治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
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1.负责本中心安排的相关工作。2.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等。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3.负责农业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农业技术推广、粮食安全等工作。4.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5.承担编制财政预算决算职责;负责行政区域内财政资金实施监督、协调组织财政收入入库及预算内、外资金综合监管、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监管等工作。6.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能。7.负责畜牧业监督管理、动物防疫检疫及技术知识科普、兽药饲料监督管理等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8.负责水资源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指导、农村饮水安全、移民搬迁安置、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等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9.贯彻落实林业相关法律法规,负责林草事务、林权管理、植树造林、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林业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10.负责农村公路道路安全和管护。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11.负责农村宅基地审批、设施农用地审批、大棚房管理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12.负责农机推广工作。13.负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督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能。14.负责食品安全。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
社区治理服务中心。1.负责人居环境提升、户厕改造、美丽村庄建设等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2.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日常管理等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3.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4.负责中枢镇的征地拆迁协调等工作。以及本中心其他公共职责。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单位共9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9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5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4个。截至2024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87人,其中:行政编制37人,工勤人员编制5人,事业编制145人。在职实有187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187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86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86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8053.61万元,支出决算数为7765.1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6.06%,累计结余结转资金318.51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1.29万元,实际支出数11.29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864.88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64.88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5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 经济实力稳进提质。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态势。镇域经济提速增效,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44.64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44.6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61万元,同比增长17.38%,位居全县各乡镇首位。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044万元。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470元、18950元,同比增长3.02%、8.4%。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16.42万元,同比增长23.47%,经营性收入980.24万元,同比增长47.16%,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增至3个。
2.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要素保障,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和跟踪协调服务,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做保障。
3.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青蒜、小香葱、香芹等特色优质蔬菜种植不断扩大,先后引进和培育云南宏升、云南天露、稷合农业、云南正森语、泸西润土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33个;积极探索独立经营、合作经营、统购统销经营等“9种模式”,合作社增至41个。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预算执行率较低。由于财政困难,全县保民生、保工资和保运转压力较大,导致库款紧张,资金执行率较低。
2. 部分指标设置不合理,绩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 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