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xxczj/2025-00246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检验检测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检验检测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红室字〔2024〕8号)、《中共泸西县委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泸发〔2024〕2 号)、《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方案〉的通知》(泸室字〔2024〕2 号)和《中共泸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泸西县检验检测所并调整部分县直属事业单位的通知》(泸编〔2024〕22 号)精神,泸西县检验检测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方
针政策,拟订全县检验检测和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工作规划、年度 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食品、粮油及粮油
产品、兽药、饲料、农业投入品、药品、医院制剂、医疗器械、 保健食品、化妆品、室内环境质量、洁净室(区)综合性能、工业与日化产品、电子信息与电工产品、纺织、轻工、新能源、新材料、建筑工程、建材产品、陶瓷、矿物、资源和环境、碳排放、节能、其他产品的检验检测及技术研究、质量鉴定和评测工作;承担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的检定、定期检验、监督检验、风险监测、强制检定、委托检验、非强制检定、校准、检验检测等法定检验检测职责及量值传递体系的运行。
(三)承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定性检验检测任务,采取
自行检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等方式开展检验。做好结果运
用,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决策和安全监管提供检验检测技术
支撑;承接市场主体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评估、人员
培训、标准化咨询与制(修)订、风险评价(评估)等服务。
(四)建设数据服务平台,依法发布可供检索查询的农产品、
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检验检测数据和产品质量信息。开展重
点产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推进高校、科
研机构、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培养检验检测及产业发展专业
人才。
(五)承担乡镇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业务指导。
(六)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检验检测所事业编制 15 名。设所长 1 名(正科级),副所长 2 名(副科级)。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泸西县检验检测所编制人数15人,在职人员14人,其中:事业管理人员3人,事业专业技术人员9人,事业工人2人。在职实有14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5人,退休人员1人。
泸西县检验检测所设 5 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二)财务科、(三)业务发展科、(四)产品检验科、(五)技术研究室。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的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7.5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二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详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所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19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无预算数(本部门属于2024年3月机构改革新成立单位,6月完成预算账户开设等工作,年度预算取数时间从2024年7月至12月),支出决算数为103.81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累计结余结转资金0.02万元,年度无“三公经费”预算数,实际支出数1.84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16.9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6.92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4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升部门服务能力。5月16日、5月30日、6月6日分别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食品农产品抽样工作培训会3期,6月18日至20日组织职工参加了州检验检测院关于检验检测发展思路、州县乡协同机制建设等相关业务培训1期,,8月13日至14日组织3名职工参加了《红河州检验检测院2024年食品农产品抽样培训班》1期,10月31日至11月1日组织1名技术人员参加《2024年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培训班》1期。提升干部职工服务能力水平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均达100%。
2.全力通过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完成资质变更工作。参加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2024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于10月10日下发《能力验证合格证书》(编号:YN-NLYZ-2024-045)。按照省州农业、市监部门要求开展资质变更准备工作,于10月30日取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于11月11日取得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能力验证工作和资质变更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均达100%。
3.组织做好抽样工作及农残检测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州检验检测院关于开展2024年红河州食品及农产品抽样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及蔬菜、水果、猪肉、猪肝、鸡肉、鸡蛋等农产品抽样工作。完成州院下达指标食品农产品抽样任务290批次,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均达100%;二是做好农残检测工作。承接县农科局农残检测检测指标674批次,完成检测569批次,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均达84.5%。未全额达标原因为委托检测方实际送检样品批次为569批次。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我单位为新增单位,项目绩效目标细化、测算不够合理、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整。
2. 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度预计指标值。承接县农科局农残检测检测指标674批次,完成检测569批次,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均达84.5%。未全额达标原因为委托检测方实际送检样品批次为569批次。
(二)整改措施
1. 我单位将完善健全相关制度,合理测算,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按照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