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lxxczj/2025-00245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向阳乡人民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向阳乡人民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关于印发〈泸西县向阳乡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泸办发〔2024〕7 号)文件精神,泸西县向阳乡人民政府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本镇机关及辖区内村、各类组织党建工作。指导村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2.促进经济发展。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各项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管理、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村民收入。
3.强化公共服务。组织实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落实教体文化、科技人才、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民政优抚等方面相关政策。加强辖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
4.维护安全稳定。依法承担辖区内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保障辖区内公民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健全完善信访和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履行法定及上级赋予的相关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统筹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5.实施综合管理。承担本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等职能。统筹协调财政财务管理、统计管理等工作。
6.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向阳乡人民政府是基层人民政府,依据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等,在辖区内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向阳乡人民政府综合设置下列 8 个工作机构,分别是: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法制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向阳乡人民政府在职人员编制87人,其中:行政编制29人,事业编制58人。在职实有83人,其中: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3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53人,其他人员0人。离退休人员17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7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8.87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投入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77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1733.31万元,支出决算数为1573.09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0.76%,累计结余结转资金177.44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71.30万元,实际支出数8.54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299.87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4.1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坚定不移稳增长、立长效,“两条底线”有效筑牢。一是耕地保护精细化。二是精准帮扶长效化。三是村集体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2.全力以赴抓基础、扬优势,产业兴农持续向好。一是基础设施有效加强。二是优特产业提质扩面。三是乡村文旅有效融合。
3.坚定不移推改革、破壁垒,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一是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二是强化政务服务改革。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持之以恒优环境、增底色,生态宜居成效明显。一是全力攻坚农村厕所革命。二是深入推进生态宜居建设。三是充分挖掘绿美效益。
5.千方百计强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一是教育卫生均衡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坚强有力。三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6.齐心协力抓共治、防风险,基层治理全面加强。一是强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二是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三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7.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再上台阶 。一是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二是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三是廉洁政府深入构建。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门整体支出进度缓慢。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资金调度困难,社会各方面发展都需要大量财力作保障,加之增人、增资、社保提高等因素,使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又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导致资金调度紧张,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削弱。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值设置不够规范,无法做到量化、细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虽然已初步实践运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共性指标体系和项目支出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未经过实践检验,各级指标值设置合理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量。
3.绩效管理评估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绩效管理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很多部门都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存在误区,封闭性、主观性较强,开放性、公开化、客观性不够,并且缺乏社会的监督与制约。
(二)整改措施
1.加快部门整体支出进度。强化支撑,增收节支保发展,积极争取财政及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并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
3.完善绩效管理评估与监督机制。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绩效目标实施并做好事后评估。继续加强对各部门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监督职能,特别是专项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全程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好资金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