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5-00228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6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交通运输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交通运输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关于印发〈泸西县交通运输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61号)文件精神,泸西县交通运输局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行业发展。
(2)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负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参与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贯彻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实施意见。负责拟订综合运输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县级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工作,指导行业有关改革工作。
(3)监督管理综合交通运输市场。负责拟订县域综合交通运输有关政策、准入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的实施意见并监督实施。协调开展通用机场运营管理。指导城乡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指导公共汽车、网约车的运营和汽车租赁。负责权限内汽车出入境运输、国际和国境河流运输及航道有关管理工作。监督经营性机动车营运安全标准执行,指导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参与机动车报废、标准制定工作。
(4)负责水路的行业管理。负责权限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有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救助打捞、通信导航、航道管理养护、船舶与基础设施、安保及危险品运输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船员管理有关工作。组织参与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有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法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5)协调航线开发,提出有关措施。协调空域资源开发利用。依法对民用机场的机场净空、电磁环境、控制用地保护等工作实施监管。
(6)负责提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提出国家和省、州、县财政性资金安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和核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监督实施。研究提出交通规费政策的相关建议。
(7)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市场的行业监管。监督实施工程建设、管理、养护有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实施细则、办法。组织、参与公路、水路、地方铁路有关重点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推进机场建设,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承担县级重点综合交通基本建设项目的绩效监督和管理工作。
(8)负责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运输,负责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工作。承担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9)负责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承担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监测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运行情况,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绿色交通和节能减排工作。
(10)协调中央和省管铁路、民航、邮政涉及地方的有关工作,负责交通运输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11)负责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和队伍建设工作。制定行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12)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交通运输局是泸西县人民政府综合职能部门,为正科级。泸西县交通运输局设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财务科、规划科、建设科、运输管理科、管养科、政策法规科、安全科、民航铁路科。
泸西县交通运输局下设泸西县地方公路管理段、泸西县综合交通建设中心、泸西县综合交通发展中心、云南渔业船舶检验局泸西检验站4个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中泸西县综合交通建设中心,泸西县综合交通发展中心,云南渔业船舶检验局泸西检验站3家事业单位并入泸西县交通运输局统一核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县交通运输局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编制39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25人。在职实有40人,其中:财政全供养40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38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2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17.5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1511.84万元,支出决算数为946.79万元,预算完成率为62.63%,累计结余结转资金0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5.68万元,实际支出数0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238.09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470.62%。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0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 农村公路建设。一是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泸西县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涉及15个小组共30.834公里,总投资1297.15万元。项目于2024年5月开展招投标,6月开工建设,于2024年11月完成建设,全县农村交通网络覆盖面得到进一步强化,群众出行体验感得到有效提升,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产品流通和产业发展。二是通乡三级路项目稳步推进。向阳乡通三级路项目推进顺利,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2025年6月完成建设;道路建成后能有效提升泸西道路通行能力,将有效改善三塘乡、向阳乡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 高速公路建设。泸西—丘北—广南—富宁高速公路(红河段)起点位于泸西县中枢镇与建成的石林至泸西高速公路顺接,设置逸圃枢纽互通立交与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实现交通转换,止于普者黑南盘江特大桥泸西岸,路线全长27.518公里。项目于2021年5月开工,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到位资金47.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34亿元,完成投资38.38%。临建工程基本完工;路基挖方已完成211.59万方,填方已完成106万方;涵洞已完成9道;桥梁桩基完成921棵;隧道单洞掘进6255.2米,二次衬砌完成5102米;永宁收费站主楼已完成封顶。
3. 铁路建设。由省发改委牵头规划的滇东纵向铁路,将陆良、泸西、丘北、砚山的工业园区连接,形成客货联运的高性能铁路通道。项目于5月份启动前期工作,现已完成泸西县境内线路走向及站点选址意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取得项目咨询意见。
4.农村公路养护。2024年全县列养农村公路里程达2175.688公里,其中县道588.427公里、乡道1167.13公里、村道420.131公里,农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100%;2024年累计投入1237.935万元,开展养护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共涉及56条道路,实施总里程99.5公里,助力公路路况水平再上新台阶。2024年新增农村绿化道路50公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绿化美化农村公路1400余公里,栽植绿植20万余株,全县已硬化公路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公路沿线基本实现“林荫化、生态化、景观化”。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2024年交通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对当地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基本达到预期指标,效益较为明显;各地交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各地百姓出行便捷;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全部预期指标,效益较为明显;预算年度中部门未发生过违纪违法情况;采取社会调查方式获得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满意度为91%。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资金支付进度缓慢。截至12月31日支出完成946.79万元,执行率62.63%。原因是2024年财政困难,严控项目财政拨款支出,导致2024年交通项目支出大幅减少。
2. 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初预计指标值。数量指标未完成5条,其中:2024年计划养护公路里程2186.46公里,实际完成养护公路里程2175.69公里,原因是县财政困难,养护资金未到位;2024年计划路政巡查600次,实际路政巡查300次,原因是2024年路政大队机构改革撤销不再行使职能;计划查处货车非法改装行为498起,实际查处货车非法改装行为150起,原因是2024年路政大队机构改革撤销不再行使职能;计划发展网约出租车107辆,实际发展网约出租车90辆;计划完成货运量537.8万吨,实际完成货运量522万吨。时效指标未完成2条,其中:2024年计划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100%,实际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90%,原因是县财政困难,项目资金未到位导致未按时完成;2024年度计划重点工作完成及时率100%,实际重点工作完成及时率80%,原因是县财政困难,项目资金未到位导致未按时完成。
(二)整改措施
1. 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