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5-00225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6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工商业联合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工商业联合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总工会等11家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泸室字〔2019〕6号)以及《中共泸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泸西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的批复》(泸编〔2022〕17号)文件精神,泸西县工商业联合会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2)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
(3)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
(4)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
(5)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承办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县工商业联合会设4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会员管理科、经济联络科、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泸西县工商业联合会在职人员编制7人,其中:行政编制5人,机关工勤1人,事业编制1人。在职实有6人,其中:财政供养6人,非财政供养0人,行政编制4人,机关工勤1人,事业编制1人。离退休人员6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6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6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158.10万元,支出决算数为149.78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4.74%,累计结余结转资金0.07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0.3万元,实际支出数0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2.31万元,实际采购金额2.31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1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2次,政策宣讲报告5次,廉政警示教育活动2次,累计宣传培训300余人次。全年开展专题调研2次,走访企业60余户,向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件,上报州工商联社情民意信息7篇,调研报告2篇;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2024年“泸商公益·助翼”捐资助学项目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32名,发放捐助资金9.6万元。
2.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拟定《关于做好2024年度泸西县“政企面对面”活动的通知》,与承办部门常态化组织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12次,县级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回应企业关切,共收集到45家企业反映的57个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县供电局组织民营企业参加“获得电力”营商环境座谈会,倾听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金融产品推介等,联合建行泸西县支行深入8个乡镇,采取“工商联+商会+金融”模式,开展“普惠金融下乡助万企行动”,为300余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面对面”“点对点”的融资服务;为全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办理“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130户,发放贷款3485万元。组织会员企业,联动县人社局、县总工会等部门开展招聘活动2场次,为稳企就业提供保障。组织90家民营企业高质量完成2024年一至三季度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组织89家民营企业参与2024年云南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县工商联被省工商联评为2024年度民营企业调查点先进单位。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资金支付进度缓慢。截至12月31日支出完成149.78万元,执行率94.74%。原因是财政资金困难。
2.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初预计指标值。数量指标未完成1条,其中:组织民营经济人参与公益事业,年初预计开展2次,实际只开展1次,原因是我县团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也组织企业开展公益事业,工商联执常委、会员企业已参加了相关的活动,若工商联再组织可能增加企业负担。
(二)整改措施
1.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