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5-00208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5
-
时效性有效
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委员会宣传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委员会宣传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关于印发〈泸西县财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85号)文件精神,中共泸西县委宣传部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和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拟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措施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
(2)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协调全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研究、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3)统筹、指导全县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理论武装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4)负责规划组织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指导协调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
(5)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事务,负责有关行政审批工作,统筹指导行政执法工作。统筹规划和指导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印刷业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出版物内容和质量。指导全县“扫黄打非”工作。
(6)从宏观上统筹开展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统筹、指导媒体的建设与管理,负责与各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会同做好境外来访记者采访事务方面的工作。负责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参与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7)统筹、指导推动全县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
(8)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电影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电影行政事务,监督管理电影放映有关工作,组织对有关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县重大电影活动。
(9)负责拟订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负责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指导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承担广播电视系统安全和保卫工作。
(10)对全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事业改革发展研究提出建议,指导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承担县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11)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对外宣传工作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和对外宣传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对外宣传工作,指导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对外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组织开展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开展广播电视对外交流合作,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12)统筹开展全县新闻发布工作,承担县委新闻发布有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县政府新闻发布组织实施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拟订重大问题对外宣传口径;组织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工作。
(13)参与管理新闻、文化、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和互联网信息等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领导干部。对乡镇党委宣传委员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有关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岗位人员管理。组织开展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
(14)完成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委员会宣传部共设置10个科室,其中宣传部本级设县委宣传部办公室、广播电视电影管理科、出版发行与版权管理科、网络安全管理科、舆情信息科、新闻宣传科、理论教育科、文化产业科、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社科联等10个科室。所属单位0个。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共泸西县委宣传部在职人员编制29人,其中:行政编制18人,事业编制11人。在职实有职工27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27人,非财政保障0人。离退休人员2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0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率、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794.42万元,支出决算数为794.42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累计结余结转资金6.82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26.14万元,实际支出数0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3.8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85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5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1.政治理论武装纵深推进。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各层级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9次,全县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596场次,参学人员15400余人次;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指导16次。二是理论宣传宣讲常态化开展。围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分级分类“精准讲”、媒体平台“线上讲”、应急广播“播报讲”、红色资源“现场讲”、乡土能人“一线讲”的六讲方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常态化的理论宣传宣讲1085场次34000人次。
2.强化正面宣传。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策划推出重点主题采访、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泸西电视台《泸西新闻》播出新闻156期1023条,围绕中心播发普法强基补短板、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等公益广告4600余条次。二是抓实对外宣传。围绕“工业强县、产城融合、开放发展、绿色崛起”主线,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唱响“拼经济”主旋律。中央、省、州各类媒体采用泸西新闻稿件1600余篇(条),生产阅读量“百万+”作品7条,其中“千万+”作品1条。组织开展“共建产业新城、共创绿美泸西”短视频、摄影大赛和泸西县电商直播、短视频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工作,被“学习强国”总平台采用54条、省平台采用183条、州平台采用412条,用稿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0%,目前积分排名全州第一,正积极筹备成立泸西县新媒体协会、开通“学习强国”泸西融媒号。
3.扎实开展模范评选推荐。评选泸西县第五届道德模范18名、第三届“泸西好人”10 名、2024年“新时代泸西好少年”10名,张云迎、马右芬被评为“感动红河”先进个人,尚文龙入选2024年第一批“云南好人”,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榜样学习,凝聚推动泸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创新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和孵化泸西县“蒲公英”理论宣讲和“小树苗·乡伴同行”关爱留守儿童2个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2万余人次,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泸西大讲堂11期、“家长夜校”128场次,“99公益日”爱心义卖筹集爱心资金4.68万元,建成“木龙文化大礼堂”等群众文化阵地,打造出秧田冲村“传承家风家训、弘扬文明新风”等示范样板。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等社会资源,面向未成年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安全、健康等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四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强化纪法教育,开展警示教育820余场次;举办“廉洁家风伴我行”故事会、“廉洁书香”读书会等廉洁文化主题实践活动23场次3000余人次;在阿庐文化广场建设“泸西廉洁文化广场”,在县图书馆展出廉政故事、廉政典型案例、廉政书画作品等62幅;创作《共绘清廉艳阳天》《清风正气铸理想》等廉洁文化文艺作品6个。
4.成功举办各类赛事活动。举办泸西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唱红色经典·颂爱国情怀”合唱大赛、“礼赞新中国·建功新时代”文艺汇演、君悦府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承办红河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二是扎实推进文化文艺工作。小品《唇齿相依》荣获红河州2024年第三届群众文化“白鹇奖”,入围云南省2024年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3人入选云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城子古村为背景拍摄的《废品飞车》《屋顶足球》《扫黑·决不放弃》等3部电影已陆续上映,《屋顶足球》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泸西江西街成功申报成为云南省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弥泸区革命根据地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二支队史实陈列馆”和“何现龙故居陈列馆”,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赤子之心 永励后昆”张永和系列宣教活动入围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永宁乡永宁村被认定为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向阳乡小得落上寨、三塘乡周依村、金马镇白石头村被列为2024年省级第二批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名单。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30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门整体支出进度缓慢。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资金调度困难,社会各方面发展都需要大量财力作保障,加之增人、增资、社保提高等因素,使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又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导致资金调度紧张,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削弱。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值设置不够规范,无法做到量化、细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虽然已初步实践运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共性指标体系和项目支出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未经过实践检验,各级指标值设置的合理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量。
3.绩效管理评估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绩效管理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很多部门都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存在误区,封闭性、主观性较强,开放性、公开化、客观性不够,并且缺乏社会的监督与制约。
(二)整改措施
1.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
3.完善绩效管理评估与监督机制。各单位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绩效目标实施并做好事后评估。继续加强对各部门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监督职能,特别是专项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全程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好资金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