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5-00204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4-15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投资促进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泸西县投资促进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的重大决策部署;负责研究拟订或参与起草全县对外开放合作及投资促进的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指导全县投资促进工作,按照国家、省、州、县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拟订全县投资促进发展规划,细化责任分工并组织实施;拟订年度全县投资促进工作指导性意见,牵头组织年度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3.负责全县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相关工作;以规划为引领,协调、组织、推动县属有关部门、各乡镇、产业园区和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推进。
4.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本县与其他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工作;协调和推进国内区域招商引资工作,指导联络外地驻本县办事机构和其他组织的经济合作工作;负责国内经济合作的统计工作。
5.负责牵头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工作,指导我县驻外机构的投资促进工作。
6.围绕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指导协调云南泸西产业园区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并配合县属相关部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7.负责全县投资促进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分解、督促和考核工作;组织本县外来投资企业对县级有关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测评;牵头组织外来投资项目中介招商奖励的申报、审核、兑现等相关工作。
8.负责策划全县重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编印年度招商引资宣传资料;组织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大中型招商引资展洽活动;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动态储备库;组织开展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信息、投资促进政策、招商工作动态等信息的发布。
9. 负责为国(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投资环境考察、信息咨询、政策解答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的项目洽谈、签约、实施及协调、管理、服务工作。
10. 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2023年3月,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参照管理单位规范设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泸室字〔2023〕2号)规定,泸西县投资促进局改革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023年4月27日,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投资促进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23〕12号),重新调整完善了泸西县投资促进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泸西县投资促进局设3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项目促进科、产业招商科;根据《中共泸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泸西县投资项目代办领办服务中心的批复》(泸编〔2023〕20号),2023年6月新成立泸西县投资项目代办领办服务中心,为县投资促进局下设的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股所级,核定事业编制2名,编制结构以管理岗位为主。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泸西县投资促进局有在职在岗人员5名,其中,正科级领导1名,副科级领导2名,投资项目代办领办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1名。离退休人员4人(其中,2024年5月新增退休1人),其中:退休4人(2024年新增退休1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9号)。
3. 《泸西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泸政发〔2020〕44号)。
4.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泸政发〔2022〕40号)。
5. 《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3〕12号)。
6.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泸财〔2022〕19号)。
7. 《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财政再评价工作的通知》。
8. 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绩效评价方法
根据绩效评价相关要求,结合本次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真实可靠,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系统、科学地反映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1. 审阅资料。收集与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资料,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包括查阅专项资金申报文件、报表资料、项目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自评报告等,对需要现场调查的问题做好记录。
2. 实地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分工,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3. 内控测评。通过调研,收集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评价其内控健全性,了解部门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测试部门是否建立并执行相应的监控措施,有效控制项目进度、质量,监控资金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绩效。初步评价部门内控的有效性,针对关键控制点、潜在风险点设计相关考核指标,识别部门管理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4. 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着重对产出和效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部门整体支出提供定性与定量评价的依据。
5. 数据分析。依据部门预算申报文件,对照部门实际工作完成内容,评价部门工作的履职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部门工作是否按照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执行;依据部门预决算资料和凭证,评价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履职情况与工作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部门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开展的问卷调查,评价部门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效益的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设置。本次绩效评价依据《泸西县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泸西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如下:
一级指标即共性指标4个,包括投入(15分)、过程(20分)、产出(35分)、效果(30分);二级指标7个,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履职、履职效益;三级指标28个,包括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率、重点支出保障率、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行政效能、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2.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进行构建,确定项目本次绩效评价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投入15%、过程20%、产出35%、效果30%。
3. 指标解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项目管理流程所包含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环节为依据,将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并按照针对性、重点性、突出性、效率性要求设置二级指标,细化三级指标,从而形成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 评分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标准是评价人员进行具体打分时依据的定量、定性标准。根据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出。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对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检查评价,涵盖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收支管理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结论
经绩效评价小组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打分,2024年度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4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决策指标满分15分,评价得分15分。反映出我部门在绩效目标申报及预算配置方面完成较好。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从“整体绩效目标设定、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两方面进行评价。本部门按要求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目标设立科学合理,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科学合理测算,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量化的项目,与部门年度的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2. 预算配置。预算配置从“预算编制科学性、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保障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衔接紧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数据翔实。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必须基本匹配。
(二)过程指标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看,过程指标满分20分,评价得分20分。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从预算执行率、结转结余变动率、“三公”经费变动率、“三公”经费控制率、政府采购执行率、收入合规、支出合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本部门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反映,本部门2024年度预算数为73.23万元,支出决算数为84.54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15%,累计结余结转资金0万元,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6.7万元,实际支出数0万元;政府采购计划金额0万元,实际采购金额0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0%。收入、支出没有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等问题。
2. 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从“管理制度健全性、落实绩效主体责任、整改落实,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综合评价情况看,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较好。
3.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从“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资产管理安全性、固定资产利用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并设置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账,固定资产未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
(三)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主要从“重点工作办结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三个方面评价单位职责履职情况。该项满分为35分,得分30分。具体绩效评价产出情况分析如下:
2024年,泸西县新上报结转及新开工项目29个,其中:结转项目8个,新签约21个(已落地15个,暂未落地6个)。完成省外产业实际到位资金35.74亿元。引进超10亿元产业项目2个(永宁风电场扩建泸西片区项目、云南省泸西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铝精深加工项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招商引资工作10次,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招商引资工作5次,县级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8次,其中,县委书记外出招商4次,县长外出招商4次,签订协议4个。
(四)效益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看,效果指标满分30分,综合评分29分。一年来,我部门紧紧围绕单位职能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为促进泸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群众、干部职工满意度较高。同时,年内未发现单位职工出现违法违纪被相关部门处理、处罚情况。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二是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做得不够,预算执行效果有待提升。
下一步将对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资金到位率低,部分指标未完成年初预计指标值。截至12月31日泸西县上报云南省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项目29个(其中,结转8个,新签约21个,新开工15个),省外到位资金35.74亿元。原因是受项目用地、资金配套、电力等要素保障制约,项目落地建设进度缓慢,特别是土地制约问题突出。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前期规划的不完善,一些土地虽然名义上可供利用,但实际存在产权纠纷等诸多复杂情况,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入驻。另一方面,土地储备工作相对滞后,一些优质项目因为等待熟地而延误了落地时机,极大地影响了招商引资的成效和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如,《广西和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品质无机氟化铝(无水)、2万吨电子级氢氟酸及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上海晶盛玻璃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新型高档玻璃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7亿元)等重点项目未能如期开工建设,难以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二)整改措施
1. 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 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指标。一是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绩效目标。二是加大绩效工作力度,对因政策调整、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绩效目标及时调整,确保在年度内完成预期工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