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lxxczj/2024-00028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11-29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2023年度政府决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252703100011000
目 录
一、财政决算报告(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泸西县2023年度地方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二、泸西县2023年度政府决算公开表(附件1)
三、泸西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变动情况的说明(附件2)
四、泸西县2023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附件3)
五、泸西县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说明(附件4)
六、泸西县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说明(附件5)
七、泸西县2023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执行结果说明(附件6)
八、泸西县2023年 “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附件7)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泸西县2023年度地方
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2024年11月28日在泸西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泸西县财政局局长 夏永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报告我县2023年度地方财政决算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我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前所未有。财政部门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着力化解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认真执行后期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认真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资金快速精准投放到终端,为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全力以赴抓好财政收支,针对财政收支一度降至两位数的严峻形势,财政部门在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依法依规组织税收收入,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增加非税收入,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兜底保障“三保”支出,为“十四五”期间财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
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34 3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3%,同比减收36 564万元,下降21.4%。其中:中央收入完成39 0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5.2%,同比增收13 078万元,增长50.3%;上划省级收入完成6 8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76.8%,同比增收4 503万元,增长195.4%;上划州级收入完成2 3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1.1%,同比增收195万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 0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0.7%,比上年决算数140 435万元减收54 340万元,下降3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 3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0 438万元的86.6%,同比增收11 942万元,增长29.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非税收入完成33 7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51 153万元的22.3%,同比减收66 282万元,下降6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0 5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8.2%,比上年决算数323 467万元减支2 912万元,下降0.9%。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430 935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77 554万元增加53 381万元,增长1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 095万元,返还性收入37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99 59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 3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3 68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6 802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7 007万元;支出总计390 20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40 752万元增加49 454万元,增长1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 55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 34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7 487万元,调出资金14 26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 55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0 729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1 3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0.9%,比上年决算数14 982万元增收96 399万元,增长643.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40 37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364.3%,比上年决算数311 801万元增支28 572万元,增长9.2%,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加的原因是新增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债券支出240 00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收入合计400 68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34 446万元增加66 242万元,增长19.8%,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11 38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 922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40 0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3 7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 421万元;支出合计392 38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30 025万元增加62 364万元,增长18.9%,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340 373万元,上解支出3 37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4 960万元,调出资金23 68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 299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1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3万元增加0万元;其中:本年本级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支出合计1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3万元增加0万元;其中:本年本级支出1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3万元增加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
2023年,根据社保基金统筹管理要求,泸西县社保基金中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已实现省级统筹,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实现州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县级统筹管理。
县级统筹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2 058万元,总支出33 897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 839万元,累计结余41 464万元。其中:县级统筹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26 50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0 374万元增收16 126万元,增长155.45%;支出23 69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4 104下降411万元,下降1.71%,本年结余2 807万元,累计结余11 148万元;县级统筹管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5 55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5 143万元增加415万元,增长8.07%;支出10 20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9 101万元增加1 103万元,增长12.12%,本年结余-4 646万元,累计结余30 316万元。
(五)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情况
2023年全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65万元,原用途安排使用0万元,政府统筹使用565万元。
(六)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债务期初余额541 338万元,期末余额818 522万元,未突破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24 20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8 92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749 599万元。当期新增310 924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70 707万元,政府外债217万元(当年纳入法定债务系统管理),新增专项债券240 000万元;当期减少33 740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偿还32 0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偿还1 740万元。
(七)预算平衡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023年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3 6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调入政府性基金14 264万元。原因是我县2020年至2023年共申请到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573 000万元,涉及4个项目且均在建设期,暂未形成有效项目收益,为不影响政府信用,县财政被动承担了专债还本付息及支付债券发行费。2023年我县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付息及债券发行费用支出14 559万元(其中:付息支出14 304万元,发行费用支出255万元),2023年我县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95万元,收支相差14 26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财综(2010)80号文件相关规定,为确保我县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付息及债券发行费用14 559万元能及时支付,故差额部分14 264万元拟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进行安排列支。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调整年终结转数14 959万元,与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结算单年终结转数40 729万元相差25 770万元,原因是2023年12月30日收到上级下达23 800万元的增发国债资金,在2023年度已经无法形成支出,只能结转到下年使用。
二、2023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3年,财政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有关规定,以及县人大决议和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的要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收入下滑影响,加大对“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充分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有力维护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全力以赴加强收支管理。一是积极组织收入。2023年,我县收入组织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收入质量差、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面对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财政部门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有效弥补了收入缺口。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2023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785.56万元,同比增加11.88万元,增长1.5%,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29.36万元,同比增加3.24万元,增长12.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支出756.21万元,同比增加8.65万元,增长1.16%;增加主要原因为以前年度积压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部分在2023年度支付所致;无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三是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统筹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4 258万元,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
(二)狠抓“六保”任务全面落实。一是兜底保障“三保”支出。2023年,我县因财力不足原因被州财政局认定为“三保”高风险县,对我县采取了在“三保”支出未落实前,除应急支出外,不得安排其他事项等三条措施。为此,我县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全年“三保”支出完成184 605万元。二是支持居民就业保持良好态势,筹集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 231万元,支持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三是支持市场主体加速恢复发展。2023年,我县重点针对2022年底到期后延续实施和2023年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社会保险费政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各项政策宣传、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23年,减税降费累计减免税费37 22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减免34 037万元,非税收入减免1 892万元,社保费减免1 297万元),减少县级税收收入15 391万元。四是积极筹措各项资金,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相关费用支付。2023年县本级投入新冠疫情防控资金 1 272.45万元,统筹用于支付疫情期间防控物资采购、防控餐饮、车辆保障及人员补助等支出。
(三)积极推进财政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预算编制。实施零基预算,按照“先有项目、再有预算、后有指标”的管理模式,做到所有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厘清了项目设立目的、推进计划,压减支出水分。科学合理制定中期财政规划,制定出台项目库滚动管理、项目预算评审等系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精细度。二是加强绩效管理。持续推进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把按人头计提的公用经费分为基础公用经费和绩效公用经费两部分,基础公用经费在批复各单位部门预算后按财力情况分批下达,绩效公用经费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于次年下达。三是严格资金监控。建立健全直达资金监控、动态系统监控等系统,严格防范支付风险,细化库款保障顺序,提高调度管理前瞻性,制定并印发了做好基层“三保”工作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方案。
(四)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推进公务卡结算改革,全县纳入公务卡结算改革单位171家,安装POS机535 台,注册“公务之家”平台用户9 969人,激活使用9 065人,提交出差申请13 616笔,出差30 775人(次);报销申请13 363笔,金额780.27万元;报销审批12 071笔,金额764.31万元;生成报销凭证12 327笔,金额776.79万元;二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预算单位开立、变更、撤销银行账户,实行财政部门审批、备案,人民银行核准、备案制度,全县备案银行账户651个(其中:零余额账户164个、党费账户15个、工会账户104个、基本存款账户14个、其他专用存款账户341个、一般存款账户9个、债券资金账户4个),保留财政专户8个(其中:常规类专户5个,分别是非税收入专户1个,社保基金专户3个,国际贷赠款专户1个;专项支出类专户3个,分别是扶贫资金专户、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和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通过银行账户管理有效监控财政资金运行;三是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财政授权支付动态监预警控笔数2525笔,金额165 188万元,占财政授权支付总笔数的6.04%,占财政授权支付总金额的65.46%。有效的减少资金流转环节和积压规模,防范和控制了财政资金支付风险。
(五)大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为双组长的泸西县财政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泸西县金融风险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一是由县财政局牵头,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等多部门开展了泸西县涉非涉稳风险、金融放贷领域的专项排查和宣传活动;二是对全县小贷公司、典当行及投资咨询公司等相关涉金融领域的企业开展了全面摸排,加大全县非法集资风险的监测预警力度,从源头防冶金融行业乱象。泸西县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成立了泸西县政府债务管理委员会,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严控债务增量,积极化解债务存量。2023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818 522万元,未突破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24 206万元。稳金融方面,偿还政府债务本息47 778万元,其中:本金33 740万元,利息及手续费18 025万元(包含项目受益专项债券利息及手续费14 304万元);偿还隐性债务本息86 269万元,其中:本金83 251万元,利息3 018万元。2023年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40 000万元,为云南碳中和示范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六)持续强化国资国企管理。一是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形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并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二是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占有和使用”的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泸西县企业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全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要求,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县国资局履行县属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能,依法全权管理县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执行,通过资本运作带动产业发展,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新兴产业,多途径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实体企业的经营活力和效益。截至2023年末,我县国有企业共73家,其中县国资局控股国有企业11家,县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50家,县同达产业投资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23家,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2023年纳入国有企业会计决算户数共47户,同比2022年增加20户;其中一级企业11户,同比增加6户;二级企业32户,同比增加10户。2023年末47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3.75亿元,同比增长12.48%;负债总额94.08亿元,同比增长10.50%;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39.67亿元,同比增长17.46%,资产负债率70.34%。2023年纳入集体企业决算户数共6户,同比2022年减少3户;泸西电杆厂、泸西恒源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私营企业,泸西水泥制管厂公司注销。2023年末6户集体企业国有资产总额为0.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14%;负债0.5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89%;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0.0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67%,资产负债率94.54%。
监督索引号53252703100011111
附件【1.泸西县2023年政府决算公开表20241128041903710.xlsx】
附件【2.泸西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变动情况的说明20241128042007202.docx】
附件【3.泸西县2023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20241128042035001.docx】
附件【5.泸西县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说明20241128042050087.docx】
附件【6.泸西县2023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执行结果说明20241128042059462.docx】
附件【7.泸西县2023年 “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20241128042108151.doc】
附件【4.泸西县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说明202411280420431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