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0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公开的情况说明
一、单位基本情况
泸西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为泸西县人民政府的直属组成机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领导和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负责本县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组织协调全县打假治劣工作,组织协调依法查处生产领域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配合工商部门查处流通领域商品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管理质量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工作,组织协调产、商品质量、计量纠纷的调解;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并承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能;统一管理和指导本县质量工作。组织实施质量振兴政策措施,研究制订提高本县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质量形势,发布质量信息,组织协调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受理质量申诉,开展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监督质量认证、认证咨询行为;统一管理本县标准化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推行国际先进标准,组织制订农业标准规范,负责企业执行标准和备案管理,组织管理全县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工作;统一管理本县计量工作。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综合管理本县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架空索道、游乐设施、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负责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协助处理有关安全事故;制订并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的宣传、教育、培训、信息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单位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办公地点位于中枢镇阿庐大街北段。核定编制9名,2016年,实有在职在编9人(其中行政人员8人,工勤人员1人),临聘人员4,退休人员4人。内设4个科室,即:局办公室、稽查科、综合业务科、财务科。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
二、2016年取得的社会绩效
(一)、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
依照泸西县委、县政府坚持“强基础、增后劲,抓布局、促规模,抓基地、带农户,抓特色、创品牌,抓龙头、拓市场,抓规范、保安全”的发展思路,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着力打造“泸果、泸菜、泸畜、泸花、泸药”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依附全县共13家骨干企业,促进全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此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正积极准备示范区的下一步工作开展中。
(二)质量工作
1、突出质量提升,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展示红河服务新形象。以标准化为抓手,推进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拓宽游客投诉渠道,建立完善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体系,高效便捷受理旅游投诉,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强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和机制,实现红河由旅游大州向旅游强州的新跨越。
二是着力打造品牌红河,推动产业特色发展。近年来泸西县逐步加强特色产业产品建设,着力培育了一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河州灯盏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泸西除虫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强了本地品牌产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实力。
2、构建“放、管、治”质量工作格局,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水平。二是加强和改善质量监管,筑牢质量安全底线。依照州局相关文件安排,对我县内私营加油站的车用成品油及建筑用砌墙砖生产企业的烧结普通砖和混凝土实心砖等相关产品的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取了28个样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有7个样品检验不合格,其中红砖有2家不合格,免烧砖有5家不合格。对抽检不合格企业我局已进行立案处理,现案件正在办理过程中。
三是推动质量社会共治,提升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完善质量监督、质量责任、质量奖励、质量信用、消费品安全等质量法规,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大质量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红河品牌质量走廊”创建活动,泸西县现有6家企业进行了州级质量走廊建设活动,其中诚信计量集贸市场(超市)1家、诚信计量医院1家、诚信计量加油站2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1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示范单位1家,其中泸西县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正在进行云南质量走廊示范单位的申报。我县将通过此项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标杆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展示质量发展成果,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发展氛围。推动企业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做好企业信用档案工作,推进质量信息公开,加强质量投诉处理制度建设,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提升消费者质量意识,鼓励、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质量监督。引导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3、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注重质量创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创新推动质量、标准的提升,以质量和标准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质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出新产品、催生新业态,积极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以技术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创造积极性,重视质量管理创新,推动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推动产品和服务质量由符合性、合格率向舒适性、优质率转变。大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实现内外销产品技术标准一致。加强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实施质量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质量技能素质。
二是坚持标准先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推动质量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强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建设,强化标准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有效衔接,建立完善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开展国际标准学术交流与合作,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4、营造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和新闻舆论导向
我局将质量安全宣传与3.15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今年3月15日,我局积极参加了由县工商局牵头,由县级20余家相关单位参加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我局还在质量月、计量日等系列活动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今年,我局通过相关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消费者的相关咨询。共出动人员3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三)标准化工作
1、继续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
一是做好已建设验收的“云南省花卉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后续监管工作,制定示范区管理制度,加大示范区覆盖范围,加强示范区内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二是做好在建的“国家灯盏花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验收准备工作,11月份迎接省级专家现场考核。今年继续做好示范区标准体系编制,体系文件已基本成型,标准化设施建设到位,收集整理标准282个,完成示范基地建设500多亩,购买标准化设备50多万元。
2、做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泸西除虫菊”红河州地方农业规范制定工作。
我局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泸西除虫菊”红河州地方农业规范制定工作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我局已按照要求启动申报工作,现已和龙头企业进行沟通,邀请除虫菊种植专家,收集除虫菊相关种植材料,初步确定泸西除虫菊种植技术规范,泸西除虫菊地方农业规范申报材料正在填写过程中。
3、坚持科技引领,积极推进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泸西县质监局共完成产品执行标准登记75家企业,登记标准106个,都已录入微机管理。其中国家标准65个,行业标准15个,地方标准11个,企业标准16个。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提升工程,推动高原特色农(林)业和生物产业发展。完成了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工作,分别是:国家灯盏花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云南省泸西县花卉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两个标准化示范项目。
(四)计量工作
1、突出民生计量,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力度。
我局以监督检查和免费计量服务相结合,对集贸市场商户在用的电子称进行抽检,检查计量器具是否依法进行了强制检定,示值是否稳定,量值是否准确。重点检查电子计价秤量值是否准确、是否有合格标志、是否存在作弊等不法行为。共完成泸西县3个乡镇共4个集贸市场、2个超市的公平秤检定工作,共检定和校准公平秤12台。
2、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源计量自查与整改五个方面开展审查。
3、做好“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
我局确定“泸西县人民医院”和“泸西县中石化加油站(阿庐大街)”等6家企业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并和6家企业签订了“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协助两家企业健全计量器具台账,完善计量管理制度,
4、开展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我局为方便泸西县企业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为企业提供计量检定服务,包括一般压力表检定,普通衡器检定,燃油加油机检定。今年以来,已为15家企业检定压力表351块,磅秤134台。
(五)认证认可工作
开展了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检验检测统计是获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数据的重要工作,是开展资质认定工作以及服务和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我局组织泸西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红河泸西晓龙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和泸西县疾控中心等5家单位开展年度统计数据上报,现5家检验检测机构已全部完成统计数据上报和数据审核汇总。组织5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公平、公正自我声明,自我声明已在单位明显位置粘贴,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六)、挂钩扶贫工作
2016年我局总投入扶贫资金9720.8元,其中春节前走访慰问,为每户挂包帮户送去一袋大米、一桶食用菜籽油折合人民币4720.8元,用于阿平村委会公房建盖3000元,雨咩老年活动中心建设2000元。
(七)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2016年以来,我局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5家次,检查特种设备815台次,其中,锅炉29台、压力容器386台次、起重机械63台次、电梯257台次、大型游乐设施11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69台次、压力容器9522只,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0份,提出整改意见54条,已整改52条,2条安全隐患正在整改中。
截止2016年12月,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安全监察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八)执法工作
2015年我局以烧结普通砖和特种设备为重点产品进行了深入检查,出动执法人员 205人,检查企业 83 家,立案查处10起,已经结案10起,罚款金额总计11.8万元。其中特种设备立案查处7起,产品质量立案查处3起。
三、收入支出情况
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154.98万元,上年结转和结余1.41万元,支出154.98万元,结转和结余1.5万元,现根据《泸西县财政局关于泸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部门决算批复》的通知要求,现就2016年部门决算公示如下:
附件【附件:泸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开表.xls】
附件【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