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0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16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一、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泸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内设五个职能科(室):综合科、项目科、社会扶贫科、小额信贷科、革命老区科。行政编制6人,有小车2辆。主要职责是:宣传和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拟定和组织实施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检查和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负责扶贫开发的统计及其监督,制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建设、素质提高、灾后扶贫、贫困乡村和片区的整体推进及综合开发、民族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扶贫项目规划与年度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负责统筹、协调信贷扶贫工作,引导、扶持扶贫龙头企业,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负责财政资金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组织、指导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沟通协调,负责协调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和收集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负责联系、协调其他扶贫项目,组织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承办泸西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人员情况:扶贫办2016年初有在职职工10人,退休人员5人。2016年未有有在职职工12人,退休人员6人。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退休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6年,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和省委“12355”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以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建立县级领导包保联系集中安置点制度,16名县级领导包保联系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督促工作推进、任务落实。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要求,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摸清片区、乡镇、村组、农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部门职责和干部特长,组织开展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目前,7个省州单位、97个县级单位、4622名领导干部挂包30个贫困村和48个非贫困村,做到全县所有贫困户“挂包帮”全覆盖,并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对象精准。同时,选派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作风纪律严的207名驻村工作队员,组建30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分赴30个贫困村驻村开展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计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26万元。比2015年的5288.5万元增加9237.5万元,增长174.7%。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26万元,上海和兵装公司帮扶资金4700万元,国债扶贫资金2000万元。启动实施扶贫项目66个,其中:整乡推进项目4个,革命老区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1个,整村推进项目24个,上海帮扶新纲要示范村建设项目3个,产业扶持项目26个,教育扶贫项目3个,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3个,到户贷款项目1个,以车扶贫项目1个。项目覆盖全县8个乡镇,30个贫困村,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专项扶贫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5年部门收入年初预算为1,063,559.72元,2016年部门收入年初预算为1,877,638.92元,比上年增加了814,079.20元;2015年部门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063,559.72元,2016年部门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877,638.92元,比上年增加了814,079.20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县扶贫办财政拨款收入2,406,341.47元,比2015年1,803,275.65元增加了603,065.82元,增加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经费;财政拨款支出2,406,341.47元,比2015年1922310.54元增加了484,030.93元,增加的原因是本年月人均增加州补自治州津贴1000元,个人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16年县扶贫办财政拨款收入2,406,341.47元,比年初预算数1,877,638.92元增加了528,702.55元,增加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本年月人均增加了“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经费,个人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2016年县扶贫办财政拨款支出2,406,341.47,比年初预算数1,877,638.92元增加了528,702.55元,增加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本年月人均增加了“挂包帮、转走访”等工作经费,个人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收入情况:2016年共计收入2,406,341.47元(财政拨款2,406,341.47元,占本年收入100%)。财政拨款2,406,341.47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410,013.45元,占财政拨款收入的1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43,660.64元,占财政拨款收入的2%;农林水1,952,667.38元,占财政拨款收入的81%(行政运行1,368,205.88元、其他扶贫支出584,461.50元)。
(2)支出情况:2016年共计支出2,571,910.13元(基本支出2,421,910.13元,占本年支出94%;项目支出150,000,占本年支出6%)。基本支出2,421,910.13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68.66元,占基本支出的0.0003%;社会保障和就业410,013.45元,占基本支出的16.92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43,660.64元,占基本支出的1.803%;农林水2,117,267.38元,占基本支出的81.2677%(行政运行1,368,205.88元、其他扶贫支出599,061.50元、项目支出150,000元为扶贫奖补和贴息)。
(1)“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
2016年度县扶贫办“三公”支出情况如下:公务接待费93,404.43元,与上年相比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2,857.00元,与上年47064.04元相比减少。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6年县扶贫办年末结转和结余为4,003,507.89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3,507.89,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4,000,000.00元(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是上年年末拨入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县补助资金4,000,000.00元,该资金结转的自身原因为项目周期长,体制性原因为上级未完成整体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无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88846元,用于购买办公设备(台式电脑、会议电视终端及相关设备、办公桌椅。)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排专人负责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做到管理科学,工作规范;制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对报账员的职责、对资金审批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对因公出差、公务接待、日常办公用品购买与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对违规违纪行为按“谁批准谁负责,谁经手谁承担责任”的原则追究责任。
(二) 本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按照县财政局相关文件规定,在泸西政府门户网站专栏按时公开。
附件【泸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公开表.xls】
附件【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