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中共泸西县委组织部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08
-
时效性有效
中共泸西县委组织部决算公开说明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制定或参与干部人事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议方案;研究制定选拔、考核干部的规定和程序;负责全县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2)对县委管理和县委委托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察了解,提出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负责办理县委向县人大推荐干部的工作;办理县委管理和县委委托管理干部的任免、审批手续;承办干部调动事宜;考察审批县级局(办)政工、人事科长、乡镇党政办主任的任免事宜;组织实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和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负责部分干部的交流工作;办理区管干部工资评定审批手续和出国出境手续。(3)制定全县干部队伍发展规划,负责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指导、管理工作。(4)贯彻落实党的组织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全县各级党的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措施,并进行宏观指导、督促检查;负责全县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发展工作;负责组织员队伍建设。(5)承办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有关工作及各级代表(委员)的推选考察工作。(6)负责县委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对全县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进行宏观指导。(7)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对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协调、督促和检查,并具体组织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的培训。(8)指导全县知识分子工作,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类人才成长、开发和合理配置,负责选拔和管理有突出贡献专家、专门人才和新世纪科技带头人。(9)负责对全县确定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建国前党员党籍党龄和落实干部政策的宏观指导与案件审理。参与制定干部监督工作的政策规定,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负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受理群众举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廉政、品德等方面的问题,查办有关案件。(10)负责县级党委、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工作和全县参照管理工作的指导。(11)负责党员、干部的来信来访工作。(12)负责党员和干部的统计工作;负责县委管理的干部的档案管理,并指导全县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全县组织史资料的收集、编写和出版工作。(13)指导、检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及时向县委和市委组织部报告全县党的组织、干部工作情况。(14)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宏观指导;办理县委管理的干部的离退休审批手续;管理县委老干部工作局。(15)完成县委和县委组织部交办的其他任务。2.机构人员情况:组织部共有行政编制22个,工勤人员编制3个,事业编制2个。3.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上年末在职职工23人,2016年末,有在职人员24人,其中公务员19人,事业人员2人,工勤人员3人。(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6年,在中共泸西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州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党代会以及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线,聚焦“基层党建推进年”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干部、组织、人才等工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类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党建脱贫“双推进”,全面强基层、强基础,为加快推进泸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撑。
1.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效
把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精细部署、精心组织、精准施策,有序有力组织1135个党组织、1.7万多名党员全员全程参与,创优“十个一”实践载体,做到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取得“学、做、改、建”同频共振的初步成效。
(1)深学重教,全力夯实“学”这一基础。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牢“学”的基础。一是清单导学。紧扣“5+1”、“9+2”等必学内容,实行党委“开单”、总支“领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组织“验单”,把任务明确到人、时间细化到天;推行“一图两书一档案”全程纪实制度,确保内容、人员、时间、记录、效果“五落实”。二是领导引学。县处级党员干部带头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9场次286人次、专题学习研讨3场次105人次,开展2轮送党课下基层活动,示范带动全县1012名党员领导干部组建“1+1”、“1+N”学习教育“互助小组”,确保8570余名普通党员有人帮、有人带。三是全员参学。开展各类征文和活动3109人次,举办乡村“夜话微课堂”、机关“网上课堂”、社区“演艺课堂”等2412场次,推动学习教育人人参与、个个受益。四是宣教促学。依托泸西电视台、泸西之窗和泸西党建网、泸西时讯手机报、美丽泸西微信公共号等媒体,开辟“两学一做”专题专栏,开展“三进”活动。在集镇中心、公路沿线、醒目位置,制作、悬挂或张贴宣传牌、宣传标语,制发《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时刻发挥模范作用—致全县广大共产党员的一封信》,以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学习热情。
(2)知行合一,切实把握“做”这一关键。注重以学促做、学做结合,创设、创新、创优3个载体,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一是“亮身份”倒逼责任落实。在一线重点工作现场、服务窗口、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区等设置“党员责任区、服务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党员家庭户、示范户”等“两区两岗两户”标杆标识437个2638户,开展党员“一承诺一述职一评议”专项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评判。二是“晒积分”提升党员素质。统一制作党员积分《管理手册》、《登记表》、《管理台账》,推出“积分榜单”并张榜公示。三是“作表率”树好党员形象。组织机关、农村和社区等6个类别党员开展“争当先锋”活动,树立典型100个,组建党员特色服务队121支,为农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定8类2250个岗位,深度拓展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畅通群众诉求“网格化管理微服务”。
(3)立行立改,真正做实“改”这一重点。通过动态“回头看”,推动个性问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共性问题上下联动,专项整治。一是紧盯短板抓整改。聚焦7项基础工作集中整治,制定问题整改清单,推行一个问题、一个编号、一套措施、一个台账“四个一”整改流程,实行挂号、销号制。同时,利用综合服务平台可视化管理服务系统视频实时监督功能,对村(社区)进行“线上督导”;成立9个督查组,对各党(工)委进行实地督导;选派75名指导员对基层党支部进行交叉督导。通过线上督、实地督、交叉督,“点对点”下发《整改通知》12份,约谈提醒党组织书记27人次。二是立规执纪重长效。先后研究制定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践行全面从严治党“四种形态”制度机制,分类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村级权力清单等“六张清单”,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强化刚性约束,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三是注重融合促转化。坚持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分层分类培训各级扶贫干部9场次2500 余人次。制定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基层党建提升年”重点任务,形成9大板块、43个子项目,适时以“黄牌”提醒、“红牌”警告、“蓝牌”激励,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大抓基层党建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2、落实落细“基层党建推进年”重点任务,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过硬
以“基层党建推进年”为龙头工作,聚焦问题、分类施策,锁定目标、倒排工期,补齐短板、固本强基,推动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小落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1)严管党员,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建设。严格标准、严明程序、严肃纪律,从严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党员计划数326名,目前发展311名,完成计划数95.4%。运用电话、短信、QQ、微信、公安部门信息资源等对失联党员“深挖细掘”,切实把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作为从严管理党员的基础工程,对17055名在册党员进行全面摸排,排查出失联党员425名,查找到374名,并稳妥慎重做好处置工作,其中:纳入组织管理、保留组织关系367人,予以限期改正35名,劝退、除名7名。建立完善党员档案16813份,录入党员信息采集表17055份。以培训会、部署会、联席会、调度会等方式进行专项研究和部署,全面排查党费收缴情况。共排查出2109名党员需补交党费386590.02元。扎实开展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排查清理,全县排查出应给予相应处理党员83人,慎重稳妥对2名违纪违法但未受到处置的党员给予处置。
(2)严抓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把符合条件的490家非公企业、96家社会组织列入党建基数,制定“覆盖提升”作战图,采取“项目化”推进办法,优选17个“两类”组织党支部,由所属党(工)委书记及组织部门领导干部“一对一”挂点打造示范点。目前,共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130个、社会组织党支部45个,“两类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81.43%和82.3%,党的工作100%覆盖,培树出10个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示范点。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督促指导94个未按期换届的基层党组织完成换届,规范全县1021个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对6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销号,11月底前全面完成41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并按标准组织验收。聚焦问题和整顿比例,组织全县各党(工)委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和评价定级,将63个班子不团结、无活动阵地、党员管理不规范等的基层党组织确定为整顿对象。24名县级党员干部每人挂点联系一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拔48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深入一线参与整顿提升。推行整顿情况“黄牌”提醒和“红牌”警告,督促6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稳步提升和转化。坚持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双结合”,建立民族村寨党组织联系宗教场所、村干部联系宗教人士、党员联系信教群众、挂包部门结对联系产业“四联系”机制,稳步开展国旗国歌、党报党刊、文化书籍、政策法规“四进”宗教场所活动,在白水、午街、向阳等民族乡镇组织实施“三大示范、四大创建”行动,打造“红色党建+特色产业+民俗旅游”党建扶贫长廊,构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新风貌。
(3)拓展载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深化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工作,坚持运用“项目化”管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等机制推进项目,全县87个村(社区)已经实施并加快推进的项目89个,已经取得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社区)73个,累计为村集体创收390余万元,形成“一村多股份”、“多村一股份”的发展形态,强基与惠农“双赢”的格局。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先后在30个贫困村中培养农村“明白人、带头人”289名,示范引领470余名党员群众发展产业526项;实施“农村党员带富”工程,638名农村党员与981名群众结成“共富对子”,帮助592名群众脱贫致富。注重把“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和“泸西县党员创业互助基金”向96户贫困户倾斜,助推发展产业103项,实现经济收入863万元。积极推行党委帮思路、总支帮引路、支部帮铺路、协会帮走路“四帮带富”模式,带领贫困党员群众发展产业197项,帮助22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强化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范围和质量,注重综合服务平台建管用,今年以来,全县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党务公开2517条,“三会一课”记录1662条,民情速递2464条,政务公开1747条,电视公告4511条,下发文件692次,发送短信7816次,1278069条,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166件,为民服务事项9359件,办结8874件。积极探索并拓展“农电商+”模式,指导8个乡镇立足各自特点、产业特色,建成并运营“党建+电商”项目8个、其他电商项目3个,涌现出以永宁村第一书记依托电商扶贫助推群众增收50余万元、合作社创收35万元、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等典型。创新服务党员、群众新模式,立足资源共享化、投入合理化、功能最大化,投资90余万元在全州率先启动建设县级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三厅四室”,着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集党务政务服务于一体,强化党务带政务、党建带群团的总控中心,打造成为对全县各级各部门进行红色服务、志愿服务、专业服务的调度中心,打造成为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抓党建促发展的展示中心。
3、全力以赴抓好县乡村三级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抓好县乡村三级换届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组织部门考察责任,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深化宣传、严明纪律,推动县乡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风清气正,推动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1)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县乡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坚持“党管换届”的原则,以“选优配强”为第一标准,以“风清气正”为第一要求,以“圆满成功”为第一任务,精细谋划、精心组织,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县乡党委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成功,换届环境风清气正。一是县委换届方面,6月15日,县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常委班子成员10名(按州委批复,军队常委暂时空缺);二是乡镇党委换届方面,4月8日,圆满完成8个乡镇党委、纪委的换届,选举产生党委委员72名、纪委委员56名,实现县委意图与党员意志的高度统一。三是村(社区)“两委”换届方面,4月22日,完成87个村(社区)党总支及456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出村(社区)党总支班子成员481名,其中,党总支书记87名;共选举出村(居)民小组党支部班子成员1223名,其中,党支部书记456名;5月20日,完成87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出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35名,其中,村(居)民委员会主任87名、副主任87名;5月23日,完成81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共选举出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成员243名,其中,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81名;5月29日,完成479个村民小组和31个居民小组推选工作,共推选村(居)民小组长510名。实现了程序把得严、标准抓得实、干部选得好、班子配得强、风气树得正的目标。
(2)周密部署、有序有力推进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强化县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党管换届原则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意见并配套相关制度,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依法确定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日为2016年12月14日。召开全县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动员部署会、骨干培训会,旨在把握政策、把握程序、把握标准。在摸清底数方面,对于县人大代表人选,通过摸清人口状况,按照“城乡同等人口比例,人口大体相等”的原则,划分106个选区,其中:农村选区91个,省州驻泸选区8个,县级机关选区7个;对于政协委员人选,通过摸清政协委员人员资源,就本届委员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委员退留作出综合分析和测算。在严肃换届纪律方面,发布严肃换届纪律漫画释义、法律法规及纪律要求64条(次),编发动态新闻82条(篇),把纪律挺在前面,并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
4、从严从实、严抓实管,着力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深化干部人事体制改革为出发点,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着力营造干部敢干事、善作为,善作善成的干事创业氛围。
(1)坚持以正确的导向“选干部”。贯彻“20字”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认真开展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着力优化班子结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着力营造有德有为有位的选人用人环境。2016年,结合换届工作需要,共调整科级领导干部4批247人次,提拔科级领导干部132人,交流115人次。
(2)坚持以从严的要求“管干部”。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要求,制定《泸西县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查,重点审查干部档案“真不真”、“实不实”。集中审核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奖惩情况、家庭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重要信息,以及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重要原始材料是否规范整齐,是否存在以不实信息获取利益等现象,共审核干部档案785份。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清理整治“三超两乱”要求,认真对超配干部进行整改消化。截至目前,全县111名超配干部(科级领导干部41名,科级非领导干部70名)已全部整改消化完毕,提前完成整改消化任务。
(3)坚持以常长的举措“培干部”。制定《泸西县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围绕理论专题培训、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特色产业专题培训、网络在线学习和外出调训五方面抓好干部日常教育培训工作。2016年,举办专题培训班11期,参训5600余人次。足额收缴了全县456名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学员2016年度学费共45600元;全县420名科级干部通过泸西党建网“干部教育平台”进行网络学习。积极选派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增长干部见识,提高干部素质,配合州级调训共选派干部195人次参加了州级及以上培训机构学习。
(4)坚持以全新的平台“引干部”。强化示范引领,着力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制定实施《泸西县人才引进办法》,坚持按需引智,积极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与42名相关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签订了就业协议,引进各类人才120名。牵头组建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19个,推行“党员带农户”、“大户带散户”等模式,吸纳1126名党员群众抱团发展“泸菜”、“泸果”、“泸药”、“泸畜”等高原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1100万元。
5、认真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打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严格贯彻执行省、州、县从严从实管理组工干部《实施细则》,规范组工干部的选调、教育、管理和约束。按照“内强素质增活力、外树形象上水平”的要求,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结合起来,着力打造 “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坚持每周二学理论、周五学业务的学习机制,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熟悉政策、把握大局、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制定《中共泸西县委组织部信息、调研工作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周撰写信息原则上不低于1篇,不断提升组工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写作的能力。2016年,全体组工干部共编报信息600余篇,撰写调研报告10余篇,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网球、足球、羽毛球、篮球等的体育活动20余次。深入开展“挂帮包、转走访”工作,全体组工干部直接挂钩联系贫困户69户,为其送去价值3万余元的生活必需品及两万余元的鸡苗及饲料,积极为基层党组织筹措发展资金20余万元。积极利用”QQ、微信”及OA平台,全面推广“无纸化”办公。抓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加强老干部生活待遇的督导落实。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本年我部收入预算数为4964656.16元,上年收入预算数为8021636.84元;本年支出预算数为4964656.16元,上年支出预算数为7840754.32元。2016年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均远远低于2015年。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2016年度年初收入预算数:4964656.16元,决算数: 6232481.54元,决算大于预算126.78万元,增长25.54%,总支出方面:年初预算数为4964656.16元,决算数7311260.91元,决算大于预算234.64万元,增长32.09.13%。
(2)差异原因分析:2016年,县乡村三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中心工作的相继开展,以及工资数次调整,导致2016年县委组织部收入、支出数均大于预算数。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016年度本单位财政拨款收入623.2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收入615.8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收入7.43万元。其他收入10.5万元。
2016年度本单位基本支出731.1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5.1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43万元,农林水支出128.56万元。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6年,县委组织部“三公”经费总额及分项金额与年初预算数、上年决算数对比均有所下降,2015年公务接待费为22.73万元,本年为22.73万元,基本持平;2015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为13.14万元,2016年为6.89万元,下降47.56%。本年,公务接待费用、公务用车运行经费等费用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待285批次2150人次,接待批次人次虽较上年有所增长,但严格控制接待陪同人员及餐标,公务接待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车辆保有量为3张,与2015年持平。
(2)会议费支出情况:
会议费2015年为2.69万元,本年为2.67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2016年,县委组织部结余和结转数为150.75万元,其中基本结余和结转60.76万元,项目结余和结转90万元,基本结余和结转中,主要为应划拨而未划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9.05万元,州委组织部补助党代表活动和培训经费7.12万元等。项目结转中,2016年州财政补助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补助经费40万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经费50万元。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年初经费列支时,未能按项目额度进行规划。今后将汲取经验教训,认真做好年初预算。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本期资产为3710115.3元,上期资产为4745517.3元;本期负债为260646.49元,上期负债为254116.49元;本期净资产为3449468.54元,上期净资产为4491400.81元,资产、负债、净资产较之上期变动不大,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太大影响。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2015年,组织部资产负债率为5%,2015年组织部资产负债率为4.85%,资产负债率明细基本持平,下一步将逐步清理往来款项,不断减少负债,加强资产效益管理。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本年度县委组织部财务管理良好,决算组织有序开展,财务运行有序。2016年6月和9月,县委组织部按照财政局的安排,分别对2015年决算、2016年预算进行了公开。
附件【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委员会组织部公开表.xls】
附件【泸西县委组织部2016年部门决算量化评价表.xls】
附件【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