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2-09
-
时效性有效
2018年度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部门预算
目录
第一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部门编制预算情况
三、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三、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四、基本支出预算表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六、部门收支总表
七、部门收入总表
八、部门支出总表
九、“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表
十、政府采购情况表
十一、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表
十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十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四、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第三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三、财政拨款支出明细情况说明(按经济科目分类)
四、基本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六、部门收支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七、部门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八、部门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九、“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十、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说明
十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说明
十三、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1)、中共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为泸西县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承担我县党史征集、党史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传和党史重大事项管理的重要任务。
(2)、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有关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做好党史工作规划和实施;
(3)、承担县级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和编纂印刷出版任务,负责编写泸西县地方党史和重要党史人物传记。
(4)、承担每年编辑出版《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工作。
(5)、运用党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6)、对全县涉及地方党史全局性、政策性的重要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负责重大党史问题史实的认定;指导重要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宣传;对有关党史的重要出版物、影视作品、展览等进行史实审定;对需要保护和建设的党史遗址、纪念设施进行认定、审核;负责有关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设施修建的规划、呈报;处理有关党史的来信来访。
(7)、为县委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党史资料依据和意见。
(8)、组织开展党史、革命史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党史方面的重大纪念活动;党史学术交流活动。
(9)、加挂泸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负责全县县志、年鉴工作的规划及实施;负责各乡镇、县属各单位部门志的指导及管理。承担续修《泸西县志》的编纂印刷出版工作。
(10)、承担《泸西年鉴》的编辑印刷出版工作及每年上报省州年鉴编辑部的泸西县概况资料的编写工作。
(11)、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及临时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设有内部科室3个,分别为秘书科、党史征研及执政纪要编辑室、县志及年鉴编辑室。
(三)主要工作
(一)党史工作
1、开展《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2016年版)编辑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红河州委办公室的统一安排部署和《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 中共泸西县委执政纪要>(2016年)和《泸西年鉴》(2017年)编纂工作的通知》(泸办通〔2017〕15号)要求,县委党史研究室认真研究部署,合理安排人员,对报送的稿件进行编辑修改。3月31日以前完成各相关部门材料收集;4月完成稿件资料收集工作,进行第一稿的修改校对; 6月15日前送印刷厂进行排版;8月前完成排版稿二稿的校对工作;12月完成稿子和彩页的三审三校;目前已送出版社准备印刷出版。报州委办的《红河州委执政纪要》(2016年版)泸西县材料已于4月上报。
2、开展《党史正本》(第二卷)编写工作
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我室拟定了《中国共产党泸西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编写工作实施方案》,报县委常委会审定通过后以县委办文件印发。由于该段历史时间跨度大,且包括“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编写过程中,我室始终坚持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合理安排人员,查阅大量历史档案,于6月形成初稿,并对形成的初稿进行反复的修改、核实,11月形成一稿,目前正在进行一稿的修改校对。
3、开展党史宣传教育
党史宣传教育是党史成果转化为现实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是党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扩大党史宣教力度,2017年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继续在手机报上开设《党史专栏》,至12月底,我室已完成手机报40期。
4、制定泸西县党史工作规划(2016—2020年)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2016—2020工作规划》(云办发【2016】56号)《红河州2016—2020党史工作规划》(红办发【2016】121号)要求,结合泸西县实际,制定泸西县党史工作规划(2016—2020年),纲要对泸西县党史工作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发展基础、基本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泸西县党史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全县党史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二)地方志工作
1、编辑《泸西年鉴》(2017年版)
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编辑出版综合年鉴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能之一,2017年,我县将编辑出版第十九部《泸西年鉴》。《泸西年鉴》(2017年版)记录2016年泸西县各行各业的资料,着重反映2016年泸西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是各级领导制定措施、作出决策,各部门查询材料,社会各界认识泸西、了解泸西的重要地情参考书籍。《泸西年鉴》全书设20个部类,共1000多个条目。3月30日完成稿件资料收集工作,全县101家单位报送了文字稿件,收集到照片380张;6月14日完成一稿的修改工作;8月15日送印刷厂进行排版;9月15日完成排版稿二稿的校对工作;10月15日开展三稿的校对工作; 10月底完成稿子和彩页的三审三校,12月交付印刷厂印刷出版。
2、完成民国《泸西县志稿》出版发行工作
泸西县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三部旧志,即清康熙《广西府志》、清乾隆《广西府志》及民国《泸西县志》。清康熙《广西府志》、清乾隆《广西府志》已分别于1998年、2016年完成整理印刷出版发行。民国《泸西县志稿》是泸西县仅存的三部旧志之一,为手抄本,共二十卷二十二册,约16.9万字,泸西县志办历时四年时间,整理译注民国《泸西县志稿》,把旧志文稿进行重新断句、标点、分段、翻译,对志文中不易读懂的典故、旧称、地名、官名及异体字、冷僻字等作适当的译注,整理校注后全书共77.39万字,分上、下两册。于2017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至此,泸西县仅存的三部旧志已全部完成整理工作。
3、制定泸西县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云南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要求,结合泸西县实际,制定泸西县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纲要对泸西县地方志工作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发展基础、基本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泸西县地方志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全县地方志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4、开展志书指导工作
二轮修志结束后,我办全面推动指导行业(部门、专业)志编纂工作,全县各行业(部门、专业)志编纂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开展指导《泸西县国土资源志》《泸西县果衣村志》的编纂工作,9月29日开展了《泸西县国土资源志》评审工作,有望在年内出版发行。通过编纂部门志,对开发地情资源、传播修志业务知识形成良好氛围。
5、完成省州年鉴资料的报送及其他工作
2017年上半年,按时完成省、州安排的各项任务。先后完成《云南省年鉴》、《红河州年鉴》中2016年泸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3000余字和8000余字的泸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材料。
二、部门预算编制情况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部门预算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快”的总要求,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引入新公共管理理念,建立“控制为主、绩效引导”的部门预算编审模式,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坚持强化预算管理,强化部门支出绩效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细化预算编制,推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结合,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加强基础性工作,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基础信息库和项目库管理,进一步做实、做细项目支出预算,改进预算决策机制,为预算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纳入2018年部门预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个。
截止2017年12月统计,部门在职人员编制7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0人。在职实有7人,其中:财政全供养7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3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8年部门预算表
(附件14张表)
第三部分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总体说明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1561171.96元。
财政拨款预算总收入为1561171.96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28829.43元,主要变动原因为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
支出为1561171.96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49420元,占总支出的73.6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664012元,占总支出的17.0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797236元,占总支出的4.36%;住房保障支出773784元,占总支出的4.95%。与上年对比减少228829.43元,主要变动原因为减少项目支出。
二、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561171.96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228829.43元,其中基本支出1561171.96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具体使用情况
1.201360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8年预算数为1149420元,较2017年执行数增加43490.1元,主要是行政运行支出增加。
2.20805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8年预算数为266401.2元,较2017年执行数增加88192元,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增加。
3. 210110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018年预算数为67972.36元,较2017年执行数增加8438.53元,主要是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增加。
4、2210201住房保障2018年预算数为77378.4元,较2017年执行数增加800.4元,主要是住房公积金支出增加。
三、部门财政拨款支出明细情况说明(按经济科目分类)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总出1561171.96元。
政府预算支出1561171.96元,按照经济分类科目分类,其中: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302078.76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123456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5637.2元。机关资本性支出0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0万元。
四、部门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基本支出1561171.96元,财政拨款1561171.9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561171.96元,明细如下:
工资福利支出1302078.76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261528元,津贴补贴519642元,奖金22594元,绩效工资2240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28456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27490.36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40482元,住房公积金77378.4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万元、伙食补助费0万元、职业年金缴费0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万元、医疗费0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0万元。
商品和服务支出123456元,主要包括:办公费13616元,劳务费30000元,工会经费3280元,其他交通费用76560元。印刷费0万元、咨询费0万元、手续费0万元、水费0万元、电费0万元、邮电费0万元、取暖费0万元、物业管理费0万元、差旅费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0万元、租赁费0万元、培训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0万元、专用材料费0万元、被装购置费0万元、专用燃料费0万元、劳务费0万元、委托业务费0万元、福利费0万元、税金及附加费用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5637.2元,主要包括:退休费135637.2元。退职(役)费0万元、抚恤金0万元、救济费0万元、医疗费补助0万元、助学金0万元、奖励金0万元、个人农业生产补贴0万元、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万元。
五、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六、部门收支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收支总预算1561171.96元。预算收入共1561171.96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561171.96元;预算支出共1561171.96元,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49420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66401.2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67972.36元、住房保障支出77378.4元。
七、部门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收入预算1561171.96元。八、部门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561171.96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1561171.96元。
九、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总额20000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0000元。
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17年预算数减少2100元。减少原因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相关制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比2017年预算增加/减少0万元。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购置公务用车0,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元。
(三)公务接待费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42批次,150人,接待费开支20000元。公务接待费比2017年预算减少2100元,减少原因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相关制度,减少用餐标准和人数。主要用于接待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交流学习。
十、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0,采购预算资金0元。
十一、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购买服务0项,预算总额0万元。
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国有资产总额474868.05元,其中:流动资产51854.85元,固定资产423013.2元。
十三、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万元,主要用于机关日常工作公用经费支出。较2017年预算执行数4万元减少1万元,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减少单位业务费。
(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县本级二级项目共有0项。
(三)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对下二级项目共有0项,其中:0项目0级指标,指标值0,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0。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行政单位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
三、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七、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八、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九、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运行支出产生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十、公务卡制度,公务卡是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发放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公务活动开支的一种贷记卡。公务卡分“个人卡”和“单位卡”。公务卡结算的具体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
十一、全口径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种模式,目标是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进行高效、统一管理。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新预算法第五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至此,把所有预算按上述四类全部分类管理,为政府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十二、部门预算,是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步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全面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在部门预算中既反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又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
十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又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不设立过渡性存款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及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未支用的资金余额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统一管理。这种制度减少了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遏制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该项制度财政部从2001年起在全国推广。附件【泸西县委党史研究室2018年部门预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