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审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11-05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审计局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一、部门(单位)情况
1.主要职能。
(1)在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2)依据《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1、对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
2、对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县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5、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2.机构情况及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单位为行政政府机关,编制人数为17人,其中:政府机关人员12人,事业人员5人;在职人员17人,较上年减少1人,其中:公务员10人,较上年减少1人,原因为2016年6月1人退休,机关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5人;离休1人,退休5人。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单位在职人员17人,其中:公务员10人,机关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5人;离休1人,退休5人。与2014年相比,公务员减少1人,原因为年中退休公务员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概述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
2016年我局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结合本局实际,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扬长避短,精心组织,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41项,为上年同期23项的178%,其中:预算执行审计3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5项,专项资金审计7项,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审计24项,社会保险基金(2014年新农合基金)审计1项,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1项。现在审项目9项。审计共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7539万元,其中:违规金额26999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39万元。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27539万元(其中:应缴已缴财政17425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1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694万元,调整账务103万元);经审计后核减工程造价315万元,为国家挽回(避免)损失315万元。出具审计报告41篇,审计提出建议100条,被采纳63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已按期进行整改落实。综观2016年工作,计划安排更加贴近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审计项目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关注重点,前进方向更加贴近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地位作用得到巩固提升。依法履职,诠释“审为国家,计益人民”的审计价值观。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部门(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调整原因说明。
本单位年初预算收入支出均为2 463 135.96元,上年预算收入支出1 753 459元,较上年增加709679.96元,增加原因为2015年日常公用经费拨款增加;年度执行中对人员经费进行调整,调整原因为7月人员工资调增及补发自治州津贴导致人员经费增加。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2016年年末决算收入3296240.61元,2015年决算收入2 330 464.66元,差额965 775.95元,增幅为37.15%,变动原因为2016年年中工资调增及补发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导致人员经费支出增加,收到上级财政拨入项目审计经费11万元,收到2015年目标责任奖23万元;2016年决算支出3181422.73元,2015年决算支出2 489 583.84元,差额691838.89元,增幅27.79%,原因为2016年年中工资调增及补发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导致人员经费支出增加及审计项目经费支出增加。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可列表)。
说明: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2 463 135.96元,决算收入总计3571572.11,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决算3397751.98元,其他收入决算100 000元,年初结转和结余275331.50元,总收入差额1108 436.15元,增幅45%,本年财政拨款收入差额934 616.02元,增幅为37.94%。2016年支出年初预算2 463 135.96元,其中:基本支出2 463 135.96元(人员经费2 119 673.80元,日常公用经费34 346.16元);支出决算3 181 422.73元,其中:基本支出2 929 962.73元(人员经费2362917.71元,日常公用经费567 045.02元),项目支出251 460元,总支出预决算差额718286.77元,增幅29.16%,基本支出预决算差额466826.77元,增幅18.95%,项目支出预决算差额251460元。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说明:总收入预决算数差异率为45%,原因为有上年结转和结余275331.50元和其他收入100 000元,本年财政拨款收入预决算数差异率为37.94%,原因为年中工资调增及补发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导致人员经费支出增加,其他收入增加等。本年支出预决算数差异率为29.16%,其中:基本支出差异率为18.95%,项目支出纯增加,原因为年中工资调增及补发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导致人员经费支出增加,2015年上级统一项目多,导致公用经费支出增加。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本年总收入3 571 572.11元,其中:行政运行1 926 504.20元,占总收入53.94%;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00 000元,占总收入3.29%;审计业务费157 980.71元,占总收入5.2%;审计管理费167 581元,占总收入5.51%;信息化建设110 000元,占总收入3.62%;其他审计事务支出100 000元,占总收入3.29%;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0000元,占总收入7.57%;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434 763.32元,占总收入14.3%;行政单位医疗69 411.38元,占总收入2.28%,公务员医疗补助705.68,占总收入0.02%。
本年总支出3 181 422.73元,基本支出2 929 962.73元,其中:行政运行1 926 504.206元,占总支出57.08%;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00 000元,占总支出3.42%;审计业务费157 980.71元,占总支出5.4%;审计管理167 581元,占总支出5.73%;其他审计事务支出73722.12,占总支出2.52%;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434 763.32元,占总支出14.87%;行政单位医疗69 411.38元,占总支出2.37%;公务员医疗补助705.68,占总收入0.02%;项目支出251460元,其中: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0000元,占总支出7.87%;信息化建设21 460元,占总支出0.73%。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149 163.12元,其中:因公出国费用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3 478.12元(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75 685元;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125 294元,其中:因公出国费用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7 642元(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67 652元,总额较上年减少23 869.12元,减少16%,人均支出7 370.24元,减少原因为:2016年公务接待减少,故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减少;2016年公车改革,我单位公车全部移交平台,故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相应减少。2016年我单位公车购置数量为0,保有量为0;公务接待批次为60次,人数为700人。2015年我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收入685972.07元,2016年为567045.02元,较上年减少118927.05元,减少17.34%;2015年支出为685972.07元,2015年为493322.9元,较上年减少192649.2元,减少28.08%。原因为2016年会议减少、公务接待和公车运行维护费减少。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会议费支出68 571元,2016年会议费支出5 610元,较上年减少62 961元,人均支出56.1元。
(3)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015年培训费支出2 036元,2016年会议费支出10 754元,较上年减少8718元,人均支出107.54元。
(4)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分析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支出要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析具体构成及特点。
本年财政拨款总收入3 196 240.61元,其中基本支出 2856240.61元,占总收入88.43%;项目支出340 000元,占11.57%;行政运行1 926 504.20元,占总收入56.8%;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00 000元,占总收入3.4%;审计业务费157 980.71元,占总收入5.38%;审计管理费167 581元,占总收入5.7%;信息化建设110 000元,占总收入3.74%;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0 000元,占总收入7.83%;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434 763.32元,占总收入14.8%;行政单位医疗69 411.38元,占总收入2.36%,公务员医疗补助705.68,占总收入0.02%。
本年财政拨款总支出3 107 700.617元,其中基本支出 2856240.61元,占总支出91.18%;项目支出251460元,占8.82%;行政运行1 926 504.20元,占总支出58.56%;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00 000元,占总支出3.5%;审计业务费157 980.71元,占总支出5.54%;审计管理费167 581元,占总支出5.9%;信息化建设21 460元,占总支出0.8%;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0 000元,占总支出8.07%;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434 763.32元,占总支出15.25%;行政单位医疗69 411.38元,占总支出2.44%,公务员医疗补助705.68,占总支出0.02%。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6年年末结转和结余390 149.38元,资金来源为上年基本支出结转275 331.50元,其中: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14 017.58元,审计业务28 359.79元,信息化建设53 240元,其他审计事务79 714.13元;本年收支结转26 277.88元(其他收入),财政应返还额度88 540元,为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88540元。
2.分单位结转和结余情况。
3.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结余原因为本年其他收入拨款100000,用于项目审计补助支出73722.12元,剩余26 277.88元,将继续用于项目审计补助;项目资金拨入信息化建设经费340 000元,用于商品和服务支出251460元,剩余88540元冲上年挂暂付购房款86016元;剩余其他结余资金均为2015年结余资金,将按照合理用途进行消化使用。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对资产负债具体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占比、上下年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或折线图),重点说明主要资产、负债基本情况、变动情况及原因。
说明:2016年资产总计5 011 945.52元,较上年5 057 779.80元减少45 890.16元,减幅0.9%,其中:流动资产930 412.52元,较上年739 344.68元增加191 067.84元,增幅25.84%,原因为银行存款增加107 583.72元,财政应返还额度增加88 484.12元,其他应收款减少5 000元;固定资产4 081 553元,较上年减少236 958元,减幅5.8%,原因为年底资产清查报废报损办公桌椅、电脑等价值236 958元的固定资产;2016年负债合计540 263.14元,较上年463 957.30增加76 305.84元,增幅16.45%,原因为代扣绩效、利息收入、拨入的中介审计经费增加。2016年我单位共采购了3次,采购金额17764.12元,分别为采购华为防火墙4500元、采购单位公车云G53166保险8341.08元、采购公车云GPA399保险4923.04元。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计算资产负债率,可进行连续年度的对比,分析部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效益管理,避免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说明: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40 263.14/5 011 945.52*100%=10.8%,上年资产负债率为9.17%,资产比上年减少45 890.16元,负债比上年增加191 067.84元,原因为银行存款增加,财政应返还额度增加,其他应收款减少,两年比对总资产变动不大。2015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14.62%,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85.38%,2016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18.56%,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71.46%,负债中全为其他应付款。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部门(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本单位无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解释。
附件【泸西县审计局公开表.xls】
附件【泸西县审计局批复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