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8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0-2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2018年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州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省委办公厅《云南省贯彻落实<2014 —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云办发〔2014〕44号)文件中第四大点“组织保障”中第五小点“建立各级财政拨付为主、留存党费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列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农村(社区)党员培训经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50元标准列入州(市)、县(市、区)年度财政预算。”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关于印发< 红河州2015—2018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通知》(红办发〔2015〕37号)第六大点“组织领导”第三小点“落实培训经费”中“建立财政拨付为主、留存党费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列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农村(社区)党员培训经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50元标准列入州、县(市)年度财政预算,以1:1分担比例,州级从州管党费、党员教育经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经费中按每人每年25元补助县(市),各县(市)负责每人每年不少于25元培训经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州县两级承担,州级每年以上一年度党统中的农村(社区)党员数核定下拨人数,按每年每人25元划拨。
(二)项目绩效目标
1. 项目绩效总目标。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向深里走,往实里做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必要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能够保障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党员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进一步强化,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履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服务意识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能够为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2. 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按需施教,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基层为主、上下联动,继承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导向,以党支部集中培训为核心,继续大规模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教育培训,持续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意识。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项目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总体达到预期目标,成效较好。2018年,泸西县重点完成对全县普通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全年泸西县共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35期,培训农村(社区)党员2467人,培训党组织书记1162人;分级分批对村组干部开展党务基础知识、脱贫攻坚政策、产业培育等全覆盖集中专题轮训,轮训1246人次;实施“双培双带”及村后备力量链式培养计划,在55个贫困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6名,累计培养“明白人、带头人”562名、村级后备力量261人。持续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多点发力、多元支撑,建成农村综合开发服务社81个,由服务社带领产业大户、散户抱团发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建成种养基地57个,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02个,入社贫困农户获得地租、劳务、分红收入达8000余万元,8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2万元以上。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加强对项目实施成果的考核评价,为今后年度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第一手资料,推进项目稳步、健康长远实施。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坚持以下原则:公平原则、严格原则、单头考评原则、结果公开原则、结合奖惩原则、客观考评原则、反馈原则、差别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另附表说明。项目评价严格按照绩效评价中介机构指定的评价方案进行,主要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台账、会计凭证、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开展,先后涵盖县市自评、州级评价、中介机构评价等环节。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 前期准备
制定评价方案和评价体系。
2. 组织实施
严格按照绩效评价方案,先后经过县市自评、州级评价、中介机构评价等环节,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台账、会计凭证、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开展。
3. 分析评价
严格按照评价方案的办法和指标体系开展分析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18年,州级划拨泸西县党员教育培训的17.698万元党员教育经费,于2018年12月24日按照各乡镇2017年度农村(社区)党员人数划拨到8个乡镇。
2.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用于全县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3.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州级项目资金下拨后县市划拨到各乡镇统筹管理,各乡镇根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实时支付相关的培训开支。相关的财务管理由县委组织部办公室按照财经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分设出纳、会计,实行专人专户管理。同时,在下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各乡镇党委必须用于党员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并通过党务公开栏、召开会议等方式,向基层党员公开公示或报告经费拨付使用等方面情况,不得以任何名誉截留,严禁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县委组织部将牵头开展督查工作,发现违规截留、挤占、挪用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 项目组织情况分析。项目资金由州财政划拨到县市后,统一划拨到县委组织部相关账户配套资金划拨到乡镇。
2. 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建立财政拨付为主、留存党费为补充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列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通过税前列支、党费拨返、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 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农村(社区)党员培训经费按每人每年不少于50元,州、县1:1分担,县级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人每年不少于25元。2018年,州级划拨泸西县党员教育培训的17.698万元党员教育经费。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无
2. 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2018年12月24日按照各乡镇2017年度农村(社区)党员人数划拨到8个乡镇。
(2)项目完成质量。2018年,泸西县重点完成对全县普通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全年泸西县共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35期,培训农村(社区)党员2467人,培训党组织书记1162人;分级分批对村组干部开展党务基础知识、脱贫攻坚政策、产业培育等全覆盖集中专题轮训,轮训1246人次;实施“双培双带”及村后备力量链式培养计划,在55个贫困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6名,累计培养“明白人、带头人”562名、村级后备力量261人。
3. 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按需施教,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基层为主、上下联动,继承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导向,以党支部集中培训为核心,继续大规模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教育培训,持续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意识。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018年,泸西县重点完成对全县普通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全年泸西县共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35期,培训农村(社区)党员2467人,培训党组织书记1162人;分级分批对村组干部开展党务基础知识、脱贫攻坚政策、产业培育等全覆盖集中专题轮训,轮训1246人次;实施“双培双带”及村后备力量链式培养计划,在55个贫困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6名,累计培养“明白人、带头人”562名、村级后备力量261人。持续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多点发力、多元支撑,建成农村综合开发服务社81个,由服务社带领产业大户、散户抱团发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建成种养基地57个,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02个,入社贫困农户获得地租、劳务、分红收入达8000余万元,8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2万元以上。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通过县市自评、州级评价、中介机构评价等环节,最终评分为100分“优”等次。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评价结果公开等)。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并在全州组织系统内公开。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一是及时划拨。在州级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到位后,泸西县委组织部及时针对教育培训方面的需求,全额按照党员人数全额划拨到乡镇,由乡镇统筹管理使用。二是强化管理。严格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只能用于党员教育方面的培训,严禁挪作他用。在年度培训中,通过通过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加强资金的使用。三是严格落实财经纪律。泸西县委组织部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要求,实行款专用,专人专户管理,确保工作纪律落实,经费使用不出偏差。四是做好考核评估,2018年以来,严格落实上级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通过开展党员教育“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的“百千万”万工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普通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利用综合服务平台和远程教育,抓紧抓实党员教育,确保资金使用见成效。
(二)存在问题。一是经费配套相对不足,泸西县农村党员有1万余人,按照省州的培训要求,每年至少需要150万的培训经费做保障,省州配套经费相对较少,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培训需要。二是绩效难以评估。党员教育注重的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对党员思想状况的评价估测难于进行,指标难于量化,仅能反应的是培训的人次的基本能够见到的指标。三是县市进行绩效平台人员力量不足。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缺少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业务能力不够专业。
(三)意见建议。一是加强评估培训。对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从感官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能力上得到相应的提升,提高评价绩效的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二是明确相应的评价绩效指标,对一些能量化的指标,充分明确相应的数据或标准,做到做有目标,行有方向;三是加大经费的投入保障。面对县市困难的财政,建议上级财政加大配套投入,以便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效率得到提升。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表(泸西县2018年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州级补助).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