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0-25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1). 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2).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
(3). 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研究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并因地制宜应用于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4). 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
(5). 负责各种重大农业科技措施(项目)的推广应用与管理工作;
(6). 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2.机构情况。
泸西县技术推广中心机构数1个,内设有办公室、粮作站、土肥站、经作站。
3.人员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核定编制数38名,现有在职职工39人,遗属3人。
(二)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的正确领导下,与局属各科室、部门及各乡镇农科站通力配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认真抓好、抓实农技推广工作。现将2017年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稳中有增,圆满完成州下达粮食安全生产任务
2017年全县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197万亩次,完成州下达播种50.5万亩的111.3%,同比2016年55.6755万亩增加0.5215万亩,增幅为0.94%;亩均单产374.4公斤,同比2016年375.6公斤减少1.2公斤,减幅为0.32%(减产原因主要是受前干后涝自然灾害影响);实现粮食总产21.0387万吨,完成州下达任务数18.5万吨的113.7%,同比2016年粮食总产20.9138万吨增加0.1249万吨,增幅为0.6%。
具体为:
(1). 小春粮食作物: 共完成25.3433万亩, 平均单产248.9公斤,总产6.3091万吨。分作物为:①杂粮16.9764万亩,平均单产277.6公斤,总产4.7124万吨。其中:完成啤酒大麦种植15.869万亩,平均单产215.3公斤,总产4.6028万吨。②小麦3.8633万亩,平均亩产215.3公斤,总产0.8316万吨。③豆类2.3941万亩,平均亩产100.6公斤,总产0.2409万吨(其中:蚕豆1.7707万亩,亩产105.7公斤,总产0.1871万吨)。④种植冬马铃薯2.1095万亩,亩产248.5公斤(折粮),总产0.5242万吨。
(2) 大春粮食作物:共完成大春粮食种植30.8537万亩,平均单产477.4公斤,总产14.7296万吨。分作物为:①水稻:全县共完成水稻育秧7986亩,其中湿润育秧6058亩,旱育秧及软盘育秧1928 亩,药剂浸种7986亩,良种率100%,主要品种有楚粳28、29号,滇杂系列,云粳系列,云光系列,滇昆优8号,保粳2号等。全县共移栽水稻8.956万亩(其中旱育稀植及抛摆秧2.9505万亩),双条栽达100%。全县平均单产610.1公斤,总产5.4641万吨。②包谷:全县共种植玉米12.9721万亩,杂交种推广率达100% 。主要品种有:路单3号、8号,云瑞系列,华兴单88号等。全县包谷平均单产465.4公斤,实现总产6.0372万吨。③薯类:共种植薯类6.5499万亩,加权平均鲜重单产1517公斤,折粮为平均单产303.4公斤,实现总产1.9872万吨。④豆类:全县共种植豆类0.11万亩,加权平均单产83.7公斤,总产0.0092万吨。另在玉米、果园、烤烟种植上套种豆类24.38万亩,加权平均单产30.5公斤,实现总产0.7436万吨。以上两项合计总产豆类0.7528万吨。⑤其它杂粮:共种植2.2657万亩,加权平均单产215.5公斤,实现总产0.4883万吨。
2. 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提高,保证了农业增产增收
全县完成油菜种植9.7938万亩,同比2016年10.1182万亩减少0.3244万亩,减幅为3.2%(减少原因为土地流转,种植转向),亩均单产164.4公斤,同比2016年159.8公斤增长4.6公斤,增幅为2.9%,实现油菜籽总产1.61万吨,同比2016年油菜籽总产1.62万吨减少0.01万吨,减幅为0.6%。按市场收购价5.2元/公斤计,共实现产值8372万元。
3. 实施土壤肥料项目,奠定农业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坚实基础
(1).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7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9.18万亩,共增产粮食5741.35吨,优质梨、蔬菜、油菜籽5605.1吨,总增产节支1889.29万元。
(2)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完成绿肥种植8.64万亩,完成计划6万亩的144%,加权平均单产1531.6千克/亩。累计翻压鲜草4.14万亩、过腹还田2.87万亩,绿肥翻压后种玉米、高原梨等作物实现增产0.14万吨,增收480.8万元。
(3). 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在叶菜类作物上开展水溶肥推广应用,水溶肥72.664吨。完成水溶肥示范区建设1785亩(中枢镇520亩、午街镇685亩、白水镇580亩),占计划的119.0%。购置并安装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35套,开展叶菜类作物水溶肥配方筛选及灌溉定额、施肥制度研究试验6组。
4. 实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生产项目,促进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1).实施油菜高产创建10052.3亩,加权平均亩产187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164.4公斤亩增产22.6公斤,增长13.75%,实现项目区总增产油菜籽227.182吨,增收1181.3464万元。
(2) . 实施水稻高产创建11034.7亩,加权平均亩产621.5公斤,比非样板区平均亩产588.7公斤亩增32.8公斤,增长5.6%,项目区增产稻谷36.194万公斤,按市场价3元/公斤计,共增产值108.582万元。
(3).实施玉米高产创建二片21058.6亩,加权平均亩产660.1公斤,比对照区平均亩产514.6公斤亩增145.5公斤,增长28.3%,项目区增产玉米306.403万公斤,按市场价2元/公斤计,共增产值612.806万元。
(4). 实施作物间套种25.16万亩。其中间套种粮食24.96万亩,平均亩增产粮食30.2公斤,实现总增产粮食753.792万公斤,按每公斤粮食综合价2.8元计算,总增产值2110.618万元;果园套花生0.2万亩,加权平均单产124.4公斤,总产24.88万公斤,按每公斤花生市场价12元计,新增总产值298.56万元。综合实现总增产值2409.178万元,圆满完成亩增产粮食30公斤,总增产粮食750万公斤的任务。
(5). 实施玉米地膜覆盖种植0.51万亩,加权平均亩产590.4公斤,比露地栽培加权平均亩产528.5公斤亩增粮61.9公斤,增长11.7%,总增粮31.569万公斤, 按市场价2元/公斤计,共增产值63.138万元。
(6). 实施晚秋作物种植10.1213万亩。其中秋荞种植10.08万亩,加权平均单产87.54公斤,比计划单产85公斤亩增2.54公斤,增幅为2.99%,总增产25.6032万公斤,按3元/共计计,共增产值76.8096万元。
5. 建设油菜、花卉试验站,为相关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1). 油菜试验站完成综合示范面积1018.3亩,实现加权单产242.3公斤,比非示范样板平均单产185.9千克,亩增56.4千克,产量提高30.33%;推广了云油杂10号(亩产264.56公斤),云油杂15号(亩产173.7公斤),云花油9号(亩产237.3公斤)三个新品种;示范高油酸品种E07HO27亩产达221.3公斤;筛选种植云油杂系列15F291、L235026、16F177、L169026、KT1601、L14702六个新品种;调查了农户油菜生产现状,了解掌握我县油菜生产的发展动态,油菜生产中存在的利弊因素。
(2). 花卉试验站为新建站,目前正在按部开展相关工作。
6. 耕地休耕试点县工作有序开展,1.5万亩土地将得以种养综合治理
泸西耕地休耕试点县项目工作共落实休耕土地面积1.5万亩。其中采用休耕+绿肥作物0.86万亩,休耕+豌豆作物0.4万亩,休耕+禾本科牧草类作物0.24万亩。落实部署土壤监测点18个,其中15个监测点在休耕区域、3个对照监测点在非休耕区域,涉及红壤、黄壤、石灰土三个土壤类型。项目当前已完成休耕地块四至信息(一表一图一辅助)公示、报送,协议书签订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休耕替代作物播种。
7. 有效巡查监管肥料市场,保障了全县用肥安全
县土肥站执法人员对城区和乡镇的肥料销售企业,零(代)销网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整个行动中出动了20台车次,80人次,整顿市场16个,检查肥料销售企业82个,印发资料2500份,检查化肥63多个品种,4000余吨,通过对全县乡镇所属地肥料经营户的排查,基本掌握了全县肥料的进货、销售、储备等情况。
8. 整合项目、聚积全力,助推广大贫困户脱贫摘帽
2017年,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粮食作物间套种、晚秋作物种植、地膜覆盖等科技增粮项目,侧重在贫困村实施,通过物资补助和种植模式调整等方式助力贫困户农业增产增收。具体分项目帮扶情况为:粮食作物间套种项目筹资165000元购买花生种子8吨、大豆种子5吨倾斜向三塘乡俱久村、午街铺镇喷泉村、向阳乡歹鲁村等贫困村发放,筹措资金0.6万元,组织永宁乡法衣村组干部、部分贫困户等24人到元阳县学习稻鱼种养技术,为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发挥了纽带作用;地膜覆盖项目筹资10.353万元购买8.7吨地膜发放给三塘、向阳两贫困乡;晚秋种植项目在三塘乡连城村组织了104名贫困户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另计划筹资18万元为三塘、向阳两贫困乡马铃薯种植户换种。
全年共组织单位职工到挂联贫困村歹鲁村走访8次、123人次,动员职工出资1.2936万元,慰问了挂联77户贫困户并为其相应购买了人身综合保险。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8人。事业编制38人.
离退休人员21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1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当年收入6,06.7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84.18万元、占总收入的96.28%;本年收入与上年度相比,减少712.91万元,增长率为-54%。本年支出与上年度相比,减少30.85万元,增幅达-3%。主要变动原因为项目收入减少、退休职工纳入社保管理。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当年支出1098.35万元,其中:按支出功能分,基本支出622.10万元,占总支出的57%,项目支出476.26万元,占总支出的43%;按支出经济分,工资福利支出489.70万元,占总支出的45%,商品和服务支出526.23万元,占总支出的48%,对个人与家庭的补助81.21万元,占总支出的7%。与上年对比,支出预算数比上年增加108.18万元,原因为增资。
(一)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622.10万元,占总支出的57%,本年支出与上年度相比,减少47.94万元,增幅达-7%。主要原因分析调整人员工资,参保养老保险、职工年金等原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8%。
(二)项目支出情况
项目支出476.26万元,占总支出的43%; 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476.26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7.1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本年有上年结转结余项目资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当年收入6,06.7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84.18万元。支出1098.35万元,其中:用于基本支出的622.10万元、项目支出的476.26万元。本年收入与上年度相比,减少712.91万元,增长率为-54%。本年支出与上年度相比,减少30.85万元,增幅达-3%。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当年收入6,06.7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84.18万元。支出1098.35万元,其中:用于基本支出的622.10万元、项目支出的476.26万元。本年收入与上年度相比,减少712.91万元,增长率为-54%。本年支出与上年度相比,减少47.94万元,增幅达-7%2.
2.外交(类)支出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主要用于……(相关支出情况);
3.国防(类)支出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主要用于……(相关支出情况);
4.公共安全(类)支出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主要用于……(相关支出情况);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年“三公”经费支出35196.28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8716.28元、公务接待费6480元。“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上升69.75%。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上升82.75%,公务接待费较上年上升29.06%。本年未购置公务用车、无因公出国(境)情况。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经费支出3204元,较上年减少4148元。
(3)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培训费用支出50806.5元,较上年减少928861元,培训人次10次,参加培训人员500人。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年“三公”经费支出35196.28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8716.28元、公务接待费6480元。“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上升69.75%。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上升82.75%,公务接待费较上年上升29.06%。本年未购置公务用车、无因公出国(境)情况。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经费元支出3204元,较上年减少4148元。
(3)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培训费用支出50806.5元,较上年减少928861元,培训人次10次,参加培训人员500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XX部门XX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XX万元,与上年对比……,主要原因分析……。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XX(相关使用情况)。
(二)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政府采购决算、绩效管理信息、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以及情况说明里没有介绍,但单位认为需要说明的情况在此说明。)
(三)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附件【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