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
    泸西县纪委监委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0-24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7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2700122201000

  泸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7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泸西县纪委监委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纪委监委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权威;依法监察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县纪委监察局在州纪委监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州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心任务,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全力正风肃纪,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为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纪律保障。

  1.层层传导压力,督促责任落实到位。明晰责任,逐层压实。协助县委制定下发《泸西县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修订完善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乡镇党委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十三届县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四年规划》。2.坚持挺纪在前,筑牢预警纠错防线。加强纪律教育。开展“道德讲堂”、“好人故事会”、“传承家风家训”专题讲座23场,2871人次受到教育。组织99名新提拔科级干部及中青年干部到云南省小龙潭监狱接受警示教育。3.找准问题关键,深化作风整治成效。制定出台《关于县级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意见》,组织开展规范津补贴和各类奖金发放、“小金库”治理、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四项整治工作。4.加强监督检查,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加强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纪律监督,围绕确保全县如期脱贫摘帽这一目标,聚焦“七大监督检查重点”,积极构建了廉情提醒及履职月报告两项机制提醒督责,县属部门、县纪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网格长”、网络举报专区、举报箱、专项巡察八个渠道收集问题,半月机动检查、每月随机抽查、每两月专项检查三种检查方式深入纠偏和委局领导包案、联动查处、快查快结、通报曝光四项原则严查快处的“2834”工作法,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压责清障。5.强化执纪审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规范线索处置。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及省实施办法,坚持问题线索集体排查研判,完善“日清、周转、月报、季结”管理机制,线索处置实现动态“清零”。强化执纪审查安全责任和措施。6.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县纪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问题59个,制定整改措施66条。加强机关党建,深入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联系点的帮扶工作,为挂联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加强能力素质提升。7.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好试点工作有关政策的学习把握,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部署,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县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严明纪律严守规矩,着手研究解决人事安排、办公场所确定、编制划转、人员转隶等重要问题,纪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按图施工、倒排工期,确保如期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根据省州纪委的安排部署,泸西县先后启动了加强派驻纪检组建设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纪委监委部门2017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末实有人员编制45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44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

  离退休人员10人。其中:退休10人。

  实有车辆编制6辆,在编实有车辆6辆。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收入合计963.4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11.48万元,占总收入的84.23%;其他收入151.96万元,占总收入的15.77%。与上年对比增长18.69%,主要原因为工资收入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支出合计840.3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31.31万元,占总支出的98.93%;项目支出9万元,占总支出的1.07%。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70.18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94%,主要原因为公用经费支出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5.6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4.36%。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泸西县纪检监察网站及专网建设运行维护费支出9万元。支出与上年度一致。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31.4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8.95%。与上年816.27万元对比增加15.21万元,主要原因为工资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47.4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86%。主要用于工资支出。

  2.社会保障(类)支出88.5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66%。主要用于离退休费及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3.医疗卫生(类)支出34.1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11%。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4. 城乡社区支出支出6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37%。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02.8万元,支出决算为15.59万元,完成预算的15.1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5.96万元,完成预算的18.6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9.63万元,完成预算的13.6%。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支出。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减少11.55万元,下降42.5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58万元,下降30.2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8.97万元,下降48.23%。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支出。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96万元,占38.23%;公务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占61.77%。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15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5.96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6辆。主要用于执法执勤车辆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34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56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级单位、其他县市及乡镇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10.57万元,与上年对比下降了77.38%,主要原因分析本年缩减开支。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保障纪检监察工作产生的办公费、接待费、差旅费、公务用车运行等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固定资产为234.50万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购预算金额为44.61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为40.23万元。

  (四)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五)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

  基本支出:指是生活的基本支出,例如衣食住行。这也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是按照定员定额进行测算。

  项目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项安排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2700122201111

  第一部分 泸西县纪委监委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纪委监委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维护宪法和法律法规权威;依法监察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县纪委监察局在州纪委监委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州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心任务,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全力正风肃纪,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为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纪律保障。

  1.层层传导压力,督促责任落实到位。明晰责任,逐层压实。协助县委制定下发《泸西县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修订完善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乡镇党委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十三届县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四年规划》。2.坚持挺纪在前,筑牢预警纠错防线。加强纪律教育。开展“道德讲堂”、“好人故事会”、“传承家风家训”专题讲座23场,2871人次受到教育。组织99名新提拔科级干部及中青年干部到云南省小龙潭监狱接受警示教育。3.找准问题关键,深化作风整治成效。制定出台《关于县级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意见》,组织开展规范津补贴和各类奖金发放、“小金库”治理、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四项整治工作。4.加强监督检查,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加强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纪律监督,围绕确保全县如期脱贫摘帽这一目标,聚焦“七大监督检查重点”,积极构建了廉情提醒及履职月报告两项机制提醒督责,县属部门、县纪委、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网格长”、网络举报专区、举报箱、专项巡察八个渠道收集问题,半月机动检查、每月随机抽查、每两月专项检查三种检查方式深入纠偏和委局领导包案、联动查处、快查快结、通报曝光四项原则严查快处的“2834”工作法,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压责清障。5.强化执纪审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规范线索处置。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及省实施办法,坚持问题线索集体排查研判,完善“日清、周转、月报、季结”管理机制,线索处置实现动态“清零”。强化执纪审查安全责任和措施。6.强化内部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贯彻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县纪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问题59个,制定整改措施66条。加强机关党建,深入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联系点的帮扶工作,为挂联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加强能力素质提升。7.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好试点工作有关政策的学习把握,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部署,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县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严明纪律严守规矩,着手研究解决人事安排、办公场所确定、编制划转、人员转隶等重要问题,纪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按图施工、倒排工期,确保如期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根据省州纪委的安排部署,泸西县先后启动了加强派驻纪检组建设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纪委监委部门2017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末实有人员编制45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44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

  离退休人员10人。其中:退休10人。

  实有车辆编制6辆,在编实有车辆6辆。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收入合计963.4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11.48万元,占总收入的84.23%;其他收入151.96万元,占总收入的15.77%。与上年对比增长18.69%,主要原因为工资收入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支出合计840.3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31.31万元,占总支出的98.93%;项目支出9万元,占总支出的1.07%。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70.18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94%,主要原因为公用经费支出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5.6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4.36%。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泸西县纪检监察网站及专网建设运行维护费支出9万元。支出与上年度一致。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31.4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8.95%。与上年816.27万元对比增加15.21万元,主要原因为工资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47.4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86%。主要用于工资支出。

  2.社会保障(类)支出88.5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66%。主要用于离退休费及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3.医疗卫生(类)支出34.1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11%。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4. 城乡社区支出支出6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37%。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102.8万元,支出决算为15.59万元,完成预算的15.1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5.96万元,完成预算的18.6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9.63万元,完成预算的13.6%。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支出。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减少11.55万元,下降42.5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58万元,下降30.2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8.97万元,下降48.23%。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支出。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96万元,占38.23%;公务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占61.77%。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15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5.96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6辆。主要用于执法执勤车辆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9.63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34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56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上级单位、其他县市及乡镇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纪委监委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10.57万元,与上年对比下降了77.38%,主要原因分析本年缩减开支。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保障纪检监察工作产生的办公费、接待费、差旅费、公务用车运行等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固定资产为234.50万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购预算金额为44.61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为40.23万元。

  (四)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7年度无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五)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行政单位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

  3、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4、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6、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7、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8、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9、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运行支出产生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0、公务卡制度,公务卡是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发放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公务活动开支的一种贷记卡。公务卡分“个人卡”和“单位卡”。公务卡结算的具体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

  11、全口径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种模式,目标是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进行高效、统一管理。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新预算法第五条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至此,把所有预算按上述四类全部分类管理,为政府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12、部门预算,是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步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全面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在部门预算中既反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又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

  1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又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不设立过渡性存款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及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未支用的资金余额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统一管理。这种制度减少了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遏制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该项制度财政部从2001年起在全国推广。

  。

  监督索引号53252700122201111



附件【公开表20181025100113327.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