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7
-
发布机构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0-24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部门决算说明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一是负责研究拟定我县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发展生物产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组织研究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提出决策参考建议。
二是负责协调全县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协调县级生物资源开发各产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的年度计划;组织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管理县级发展生物产业专项资金。
三是负责指导全县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和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等工作;协调生物产业招商引资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负责提供生物产业发展市场信息、产业统计等服务。
四是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一)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变。近年来,泸西县生物资源产业发展已经从过去简单依赖政府推动做大规模,向以市场为动力做大、做强、做优上作文章,全县生物资源产业正在朝着质效双增的方向发展。2017年,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机遇,引导和服务企业大力发展银杏、万寿菊、灯盏花等生物资源产业,并建成1000亩高产、高含量叶用银杏种质资源选育基地建设项目、4100亩灯盏花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全县以银杏、灯盏花、万寿菊、除虫菊、三七、草乌、花卉苗木等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种植面积达7.65万亩(次),其中:银杏种植17000亩(累计)、草乌1700亩、重楼760亩、石斛340亩、三七25210亩、白芨850亩、灯盏花4100亩(次)、万寿菊12000亩、当归、天麻、续断、金铁锁等其它产业14540亩。预计实现特色生物产业总产值192309.3万元,比2016年的180651万元增11658.3万元,同比增长6.45%。其中,实现农业产值112917.3万元,比2016年的105753万元增7164.3万元,同比增长6.77%;实现工业产值79392万元,比2016年的74898万元增4494万元,同比增长6%。
(二)实现了从企业发展向群众增收的转变。围绕2017年脱贫出列目标,把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作为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生物资源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模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90万元在金马镇、中枢镇、舞街铺镇、永宁乡四个乡镇选取14个种植基地,实施了灯盏花产业全覆盖项目,为2043亩冬播灯盏花基地配备管网等设施,目前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预计可为灯盏花种植户带来平均亩产10400元以上收益,实现总收益2123万元,并吸纳9000余人到种植基地务工,在学习掌握种植技术的同时,可为务工人员带来80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带动14个村小组450余户18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并脱贫致富。同时,结合“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全办干部职工进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剔除了2户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条件的农户。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制定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规划、年度帮扶计划和脱贫措施,保障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章可循。高度关注民生,通过动员职工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帮贫困群众购买人身综合保险、带领群众开展“四洁六净”活动等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革除脏、乱、差等陋习,从而助推了脱贫攻坚,深化了干群关系。2017年以来,组建脱贫攻坚小分队到挂钩联系点配合乡镇和村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30余次,帮助村组健全完善动态管理台账资料,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帮扶干部积极主动、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脱贫攻坚格局。
(三)实现了从大包大揽向精准发力的转变。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合作社经营、群众参与,把灯盏花、万寿菊、银杏等生物产业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县政府争取项目支持,突出项目带动大力发展特色生物产业,2017年,争取到县财政一次性补助泸西希康银杏发展有限公司既庶银杏种植基地89.717万元,向省农业厅发展生物产业处申报生物产业建设项目2个,即《200亩高产、高含量叶用银杏种质资源选育基地建设项目》、《云南红灵高产、高含量灯盏花品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配合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向州人民政府申报《云南红灵3000亩灯盏花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个,目前,《200亩高产、高含量叶用银杏种质资源选育基地建设项目》经专家组评定,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已下达并实施完毕,通过各级项目的带动,真正把生物资源产业抓好、抓活、抓出了成效。2017年,加工生产万寿菊12500余吨,银杏干叶600余吨,灯盏花1170余吨,荞系列产品合计450余吨,有力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有效催生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四)实现了从自我发展向开放发展的转变。坚持向质量要动力,向品牌要效益,以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契机,积极深化合作,加大泸西生物资源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创造合作机会,争取在开放发展上有所突破。2017年6月,参加了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闻发布会,大力推介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水利基础优势,泸西灯盏花、银杏以及荞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逐步凸显。
(五)实现了从单一抓产业向共同抓发展的转变。坚持管行业就必须管安全、管稳定,把国家、省、州、县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尤其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党的十九大期间的维稳信访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开展多轮排查,制定包保稳控措施,对涉诉涉访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强化工作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深入扎实做好思想稳控,合力攻坚、集中化解等工作,确保了信访维稳工作开展反应迅速、协调有效、处置有力,全年未发生生物资源产业链上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在重要时间节点越级上访、非访、闹访、缠访等情况。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督促各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从事后查处转变到事前防范,深入企业和种植基地,大力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对生产车间尤其是危化车间严格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定期开展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排查登记工作,确保了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有效遏制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六)实现了党的建设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转变。始终坚持管事先管人、管思想、管纪律、管作风,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同心同德推进各项工作。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领,以“四讲四有”为标准,以“基层党建推进年”等工作为突破,更加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专题讲座与干部自学、专题辅导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手抄党章与党章党规党纪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党员的“四个意识”,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思想上,体现到行动上。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全办党员干部锻炼党性的“大熔炉”,纯洁党风的“净化器”,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积极配合开展好“为官不为”“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和清理“吃空饷”行动,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主动排查廉政风险,构筑制度防线,未出现干部职工违纪违法等行为。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为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末实有人员编制5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3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门 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收入合计198.8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93.88万元,占总收入的97.48%;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5.01万元,占总收入的2.52%。与上年对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财政减少工作经费,压缩日常费用支出。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支出合计205.6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0.88万元,占总支出的53.93%;项目支出94.72万元,占总支出的46.07%;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万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对比略有增长,主要原因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10.88万元。与上年对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工作经费的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7.9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2.08%。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7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94.72万元。与上年对比有所增长,主要原因本年支付银杏种苗的支出,兑现银杏种苗补助。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9.11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1.98%。与上年对比略有增长,主要原因是本年支付银杏种苗的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90.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7.62%;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支出12.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85%。;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支出5.1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72%;
4.农林水支出(类)支出80.9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2.8%。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24.77万元,支出决算为2.22万元,完成预算的8.9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1万元,完成预算的2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22万元,完成预算的5.87%。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脱贫攻坚责任重大,接待、出差等减少,以及财政经费的减少,积极响应厉行节约。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6年减少1.25万元,下降36.0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无增降;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1万元,下降5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0.25万元,下降17%。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脱贫攻坚责任重大,接待、出差等事务减少,以及财政经费的减少,积极响应厉行节约。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万元,占45.05%;公务接待费支出1.22万元,占54.95%。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万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购置车辆0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1万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日常出差及例行公事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1.22万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22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3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396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企业、个体户的来访,以及县外单位的交流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万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与上年对比不变。
(二)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2017年政府采购支出1.73万元,主要用于更替陈旧、老化落后的办公设备设施,提高工作效率。
(三)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
附件【泸西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2017年部门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