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8
-
发布机构泸西县蔬菜站部门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2-11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 泸西县蔬菜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蔬菜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泸西县蔬菜站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1)从事全县蔬菜产业开发、管理和服务;(2)推广蔬菜生产技术,促进蔬菜产业发展;(3)抓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抓好实用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生产中的技术含量;(5)抓好泸西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建设等项目的实施;(6)承担省、州、县等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17年泸西县蔬菜站在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的正确领导下,与局属各科室、部门及各乡镇农科站通力配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认真抓好、抓实蔬菜推广工作。
一、全年完成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情况。
全年计划完成各类蔬菜种植 51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18(每亩按2.3吨)万吨, 实现农民卖菜收入17.5亿元(每亩按3431元)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各类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20(每亩按2.18吨)万吨, 实现农民卖菜收入180000万元(每亩按3272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16%、3.6%、5.8%,全县完成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4万亩。蔬菜品种主要以番茄、荷兰豆、青花、白花、莴笋、甘蓝、油麦菜、浅水藕、山地蔬菜为主。
着力着力打造“四大蔬菜产业带”,分别是:以中枢为代表的精细蔬菜产业带,以金马、旧城、白水为代表的时鲜蔬菜产业带,以三塘、向阳等东部山区为代表的高山蔬菜产业带,以永宁、午街铺等为代表的加工蔬菜产业带。“四大蔬菜产业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常年蔬菜基地14万亩,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1.7万元(其中:中大河现代农业示范片区5万亩,年平均亩产值达2.2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1、抓好技术服务,强化科技培训。
为切实提高我县蔬菜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县蔬菜站配合乡镇农技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召开培训会、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切实抓好蔬菜技术服务,认真解答菜农咨询的各种疑难问题,强化科技培训工作。一是生产与市场相结合,生产与需求相结合;二是新技术与新品种配套相结合,着重针对新引进的品种开展技术培训;三是当前生产与存在问题相结合,及时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截至目前,共接受群众来人来电咨询服务720人(次),组织蔬菜培训12期,培训农村种菜能手及营销能力农户822户,1120人次,培育农村种菜示范主体和营销能人230余人,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868户,1280人次,主要培训绿色品牌蔬菜栽培、蔬菜农药识别及病虫害防治、蔬菜种植技术及如何选择品种、山地蔬菜栽培技术,并发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技术资料等资料3000余份。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菜农的科技意识是、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
2、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计划2018年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设施农业大棚1000亩,力争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2万元。实际完成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10000亩。至目前,泸西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累计建设18267.2亩,完成新建2000亩任务(旧城黑舍到木龙1000亩,夫之邦800亩,宏升200亩),其中:钢架15257.2亩、水泥桩3010亩。为确保顺利实现目标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治理结合起来,集中人、财、物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省州项目扶持,加大科技培训及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农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继续打造农业示范亮点工程,达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云南天露果蔬有限公司、明康汇蔬菜有限公司、红河兴仔记蔬菜有限公司、夫之邦蔬菜有限公司在中枢镇立岗、阿勒片区、挨来坝片区及白水镇桃园、红杏、午街铺镇大水塘、金马镇爵册、太平等片区、旧城镇三河片区、向阳乡寨至阿矣片区累计已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1万亩,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1.7万元(其中:中大河现代农业示范片区5万亩,年平均亩产值达2.2万元)。
3、建设蔬菜百亩核心示范基地,打造亮点,辐射带动。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商品蔬菜示范基地5000亩(其中:金马镇新苗村、爵册、新坝等村委会建立示范基地1500亩;在旧城镇三河片区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在白水益谷、红杏、桃园等村委会建立示范基地1500亩,栽培品种主要是香葱、菜心、芥蓝、菠菜、娃娃菜、银丝黄等)。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4.开展蔬菜新优品种试验示范。
2018年,结合泸西县部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肥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试验5亩(中大河示范片区2亩、弥师公路沿线示范片区3亩),具体由县蔬菜站、中枢、午街、金马、白水四个乡镇农科站实施,试验参试蔬菜品种有青花、白菜、芥蓝、菜心、儿菜,该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为适应蔬菜产业和市场经济的需求,推动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益方向发展,摸清主产区蔬菜生产种类、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按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州农技推广中心要求,对全县范围开展蔬菜品种调查工作,目前已收集到在本地推广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11个大类62个蔬菜品种。其中:白菜类9个、甘蓝类10个、茄果类4个、绿叶菜类9个、瓜类5个、豆类5个、根茎类3个、薯芋类4个、葱蒜类7个、香辛类3个、水生蔬菜类3个。
今年蔬菜站开展试验示范基地10亩,有针对性引进10-20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共投入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10个新品种,推广5个品种,推广面积20000亩;新技术试验示范5个,推广面积达50000亩。
5、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引导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加大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县外农业龙头企业到泸西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成功引进了深圳果蔬公司、乡土公司、绿源公司与红河邦达实业公司到泸西投资8.5亿元建设滇东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万亩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引进了广州宏升蔬菜公司、香港兴仔记公司、浙江海亮明康汇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同时,成功培植了龙威、尚美嘉等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建设。
近年来,泸西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全县蔬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资金来源主要有多人合伙投资、自有资金、股份合作等。县农科局在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的培植壮大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探索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法和路子,构建农业特色区,确保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把土地流转作为本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土地流转主体由原来的小户之间流转,发展到呈多元化流转,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逐渐成为流转主体。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化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成功引进了深圳果蔬公司、乡土公司、绿源公司与红河邦达实业公司到泸西投资8.5亿元建设滇东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万亩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引进了广州宏升蔬菜公司、香港兴仔记公司、浙江海亮明康汇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同时,成功培植了龙威、尚美嘉等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建设。
截至目前,据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数据统计,全县有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个,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9户(宏升、兴仔记、天露、盛赢、明康汇、夫之邦、尚美嘉、龙威、金爵红)。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天露蔬菜有限公司、兴仔记公司、龙威公司);州级龙头企业4家(海亮明康汇公司、龙威公司、新利康公司、宏升公司);且7家龙头企业初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产值31091万元(其中:龙威公司6919万元;新利康公司1500万元;天露公司17500万元;兴仔记公司2200万元;海亮明康汇公司1200万元;宏升公司2500万元;盛赢公司680万元)。同时依托各龙头企业建成了2个万亩万元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本形成了“市场造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基本格局。截至017年9月,经工商注册的各类蔬菜新型经营主体332家。其中:公司83家,规模26720.3亩,产值59610万元,带动7623户,用工5993人;专业合作社119家,规模234560亩,产值30002万元,带动1978户,用工1349人;家庭农场(种植园)130家,规模3450.5亩,产值929.2万元,带动821户,用工536人。
6、紧扣“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创建建设,做好“三品一标”质量认证
以创建“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为抓手,紧扣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和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30个重点县的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谋,全力抓好“泸果、泸菜、泸畜、泸花、泸药”五大产业,强势推进“红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坚持“地区间互补、外向型发展”的原则,紧盯“长三角”、“ 珠三角”市场,充分发挥夏秋、冬春两个生产时节,加强长青菜、季节菜生产,着力推进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
2018年积极引导蔬菜生产企业进行品牌质量认证,计划新认证“三品一标”9个以上,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农产品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组织广东宏升公司蔬菜种植企业的春菜、白菜,菜心、芥蓝菜4个产品进行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一是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建立农产品的地域品牌,如永宁乡的小黄姜、东部山区乡镇的山地蔬菜;二是引进具有实力的专业市场运营机构,打造地区商业品牌,建立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如兴仔记公司的“高山娃娃菜”品牌、宏升公司的“宏升”牌精细菜、海亮集团明康汇公司“明康汇”品牌生鲜食品、天露公司的“尚美嘉”蔬菜品牌;三是加大政府对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全力打造“泸菜”品牌。
目前,全县已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9.68万亩,完成泸西县尚美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油麦菜、生菜)、云南天露公司(菜心、芥蓝)4个品种的绿色食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云南宏升蔬菜种植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菜心、芥蓝、白菜、春菜)申报材料已上报到农业部,目前品牌认证正公示中。兴仔记公司、天露果菜公司蔬菜基地还通过了14000亩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宏升公司蔬菜基地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备案申报工作,总投资8.5亿元的“泸西县高原生态蔬菜种植园及净菜加工项目”已获立项,其他相关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在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着力打造“宏升”品牌。2018年5月,“泸西”这个公共区域商标已通过认证,公共区域品牌“红高原·泸西”、“G20”已经完成了注册工作,可正式授权使用。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种植户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以水肥一体化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为配方施肥提供数据基础,实行精确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目前,在水稻、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中示范推广以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9.6万亩,覆盖率已达90%以上;推广建设水肥一体化5.25万亩,高效节水农业面积8.05万亩,农业灌溉节水量1300万吨;建设喷滴灌7.05万亩(喷灌4.55万亩,滴灌2.5万亩);化肥使用量减少1.32995万吨,有机肥施用量16.019万吨。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3276个,其中,蔬菜样品2128个,水果样品1148个,不合格样品12个,检测合格率达99.6%。
8、发挥职能及项目扶持作用,助力高效精准扶贫。
蔬菜站作为职能部门,在产业带动脱贫一批中,充分利用人员技术力量及项目资金,助推广贫困乡镇、挂包帮贫困户早日脱贫。全站10个职工挂联沙马贫困村5个村小组28户贫困户,分别是小得乐上寨6户,小得乐下寨9户,所梅乐3户,新寨8户,小木衣2户。其帮扶亮点为:
一是10位职工出资2800元为28户挂联贫困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2018年10月由挂联干部出资,为贫困户购买五小件。
二是热心走访慰问群众。以同亲人拉家常的方法,县蔬菜站职工多次深入沙马村,走访困难群众、残疾人、五保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同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自2014年以来共走访慰问700余人(人均70次),发放慰问金2000余元,食用油等慰问品50余桶,发放有机肥280袋。
三是狠抓教育培训。多次深入挂包帮贫困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山地蔬菜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等实用知识开展系统培训。2018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868户,1280人次,主要培训绿色品牌蔬菜栽培、蔬菜农药识别及病虫害防治、蔬菜种植技术及如何选择品种、山地蔬菜栽培技术,并发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技术资料等资料3000余份。
四是狠抓五净一规范落实及人居提升改造。为认真做好“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工作,为脱困攻坚打牢基础。深入到分包挂钩联系点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切实了解致贫原因,全面掌握其生活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详细听取贫困户的诉求和需求及他们在“五净一规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贫困户带去毛巾、香皂、牙刷、牙膏500余份。每周深入农户家中帮助搞好“五净一规范”,积极参与挂联村的“四洁六净”卫生打扫工作。帮助贫困户做好人居环境改造调查,落实其领料及督促完成人居环境改造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蔬菜站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 泸西县蔬菜站
2.无
3.无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蔬菜站2018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0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1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1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人。
实有车辆编制 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度收入合计1,557,466.5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77,466.55元,占总收入的94.86%;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80,000元,占总收入的5.14%。与上年对比1486366.77收入增加71099.78元,主要原因分析是2018年调增人员工资,上年其他收入61000.00元,收入增加19000.00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其他收入增加三元地区经费、蔬菜产业前期培植工作经费以及蔬菜技术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经费。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度支出合计1,543,701.1元。其中:基本支出1,508,701.1元,占总支出的97.73%;项目支出35,000元,占总支出的2.27%;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对比支出1471694.16元,支出增加72006.94元,主要原因分析调增人员工。上年项目支出30000.00元,本年支出增加5000.00元,主要原因分析本年项目支出增加开展三元地区业务经费。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蔬菜站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508,701.1元。与上年对比1441694.16元,支出增加67006.94元,主要原因分析调增工资标准增加工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6.8%;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13%。(人均情况由各部门自行确定)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蔬菜站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5,000元。与上年对比30000元,项目支出增加5000元,主要原因分析支出增加开展三元地区业务经,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为:办公费55元,电费28.05元,邮电费378.86元,物业管理费1000元,差旅费8936元,公务接待费163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449.19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480.9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477,466.5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5.71%。与上年对比1352966.77元,支出增加124499.78元,主要原因分析是调增工资标准支出增加人员经费。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外交(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3.国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5.教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83,493.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2.42%。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及退休人员的工资;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84,324.7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71%。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及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2.农林水(类)支出1,209,64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1.87%。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6.金融(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8.国土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主要用于……(相关支出情况);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1.其他(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2.债务还本(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3.债务付息(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0元,支出决算为3,846.15元,完成预算的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446.15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400元,完成预算的0%。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小于预算数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接待费减少。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949.5元,下降19.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949.5元,下降21.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接待费减少。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446.15元,占89.6%;公务接待费支出400元,占10.4%。具体情况如下: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446.15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446.15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下乡,出差(相关工作范围)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4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4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泸西县蔬菜站接待菜商考察蔬菜(相关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蔬菜站部门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元,与上年对比:无,主要原因分析: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无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泸西县蔬菜站部门资产总额434,930.46元,其中,流动资产146,056.46元,固定资产288,874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0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282.01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17,362.01元,固定资产减少17,08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0元,在建工程增加0元,无形资产增加0元,其他资产增加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7,043.15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7,043.15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主要职能
泸西县蔬菜站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1)从事全县蔬菜产业开发、管理和服务;(2)推广蔬菜生产技术,促进蔬菜产业发展;(3)抓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抓好实用科技培训,不断提高生产中的技术含量;(5)抓好泸西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建设等项目的实施;(6)承担省、州、县等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
(2)人员情况
泸西县蔬菜站核定编制数10个,事业编制10个;事业在职人员10人,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退休人员1人已纳入社保管理,部分津贴补贴由地方财政负责。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我单位收入合计1,557,466.5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77,466.55元,占总收入的94.86%;其他收入80,000元,占总收入的5.14%。与上年对比增加71099.78元。支出合计1,543,701.1元。其中:基本支出1,508,701.1元,占总支出的97.73%;项目支出35,000元,占总支出的2.27%;与上年对比支出增加72006.94元。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财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财务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项目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差旅费管理制度》、《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培训费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会议费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资产配置及处置管理制度》、《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结合内部控制的6个业务层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定期调度资金拨付,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的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2)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把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公开纳入2018年底部门结算和公开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成立部门绩效评价领小组,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工作由单位财务部门牵头,项目相关科室、项目实施单位分口落实绩效评价工作任务,统筹协调,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3、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我单位根据县财政要求,严格进行绩效目标管理,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和高效有序的运转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明显增强,切实提升了整体支出效益,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2018年重点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全年完成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情况。
全年计划完成各类蔬菜种植 51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18(每亩按2.3吨)万吨, 实现农民卖菜收入17.5亿元(每亩按3431元)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各类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20(每亩按2.18吨)万吨, 实现农民卖菜收入180000万元(每亩按3272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16%、3.6%、5.8%,全县完成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4万亩。蔬菜品种主要以番茄、荷兰豆、青花、白花、莴笋、甘蓝、油麦菜、浅水藕、山地蔬菜为主。
着力着力打造“四大蔬菜产业带”,分别是:以中枢为代表的精细蔬菜产业带,以金马、旧城、白水为代表的时鲜蔬菜产业带,以三塘、向阳等东部山区为代表的高山蔬菜产业带,以永宁、午街铺等为代表的加工蔬菜产业带。“四大蔬菜产业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常年蔬菜基地14万亩,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1.7万元(其中:中大河现代农业示范片区5万亩,年平均亩产值达2.2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1、抓好技术服务,强化科技培训。
为切实提高我县蔬菜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县蔬菜站配合乡镇农技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召开培训会、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切实抓好蔬菜技术服务,认真解答菜农咨询的各种疑难问题,强化科技培训工作。一是生产与市场相结合,生产与需求相结合;二是新技术与新品种配套相结合,着重针对新引进的品种开展技术培训;三是当前生产与存在问题相结合,及时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截至目前,共接受群众来人来电咨询服务720人(次),组织蔬菜培训12期,培训农村种菜能手及营销能力农户822户,1120人次,培育农村种菜示范主体和营销能人230余人,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868户,1280人次,主要培训绿色品牌蔬菜栽培、蔬菜农药识别及病虫害防治、蔬菜种植技术及如何选择品种、山地蔬菜栽培技术,并发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技术资料等资料3000余份。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菜农的科技意识是、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
2、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计划2018年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设施农业大棚1000亩,力争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2万元。实际完成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10000亩。至目前,泸西县现代设施农业大棚累计建设18267.2亩,完成新建2000亩任务(旧城黑舍到木龙1000亩,夫之邦800亩,宏升200亩),其中:钢架15257.2亩、水泥桩3010亩。为确保顺利实现目标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治理结合起来,集中人、财、物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省州项目扶持,加大科技培训及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农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继续打造农业示范亮点工程,达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云南天露果蔬有限公司、明康汇蔬菜有限公司、红河兴仔记蔬菜有限公司、夫之邦蔬菜有限公司在中枢镇立岗、阿勒片区、挨来坝片区及白水镇桃园、红杏、午街铺镇大水塘、金马镇爵册、太平等片区、旧城镇三河片区、向阳乡寨至阿矣片区累计已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1万亩,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1.7万元(其中:中大河现代农业示范片区5万亩,年平均亩产值达2.2万元)。
3、建设蔬菜百亩核心示范基地,打造亮点,辐射带动。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商品蔬菜示范基地5000亩(其中:金马镇新苗村、爵册、新坝等村委会建立示范基地1500亩;在旧城镇三河片区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在白水益谷、红杏、桃园等村委会建立示范基地1500亩,栽培品种主要是香葱、菜心、芥蓝、菠菜、娃娃菜、银丝黄等)。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4.开展蔬菜新优品种试验示范。
2018年,结合泸西县部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肥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试验5亩(中大河示范片区2亩、弥师公路沿线示范片区3亩),具体由县蔬菜站、中枢、午街、金马、白水四个乡镇农科站实施,试验参试蔬菜品种有青花、白菜、芥蓝、菜心、儿菜,该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为适应蔬菜产业和市场经济的需求,推动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益方向发展,摸清主产区蔬菜生产种类、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按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州农技推广中心要求,对全县范围开展蔬菜品种调查工作,目前已收集到在本地推广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11个大类62个蔬菜品种。其中:白菜类9个、甘蓝类10个、茄果类4个、绿叶菜类9个、瓜类5个、豆类5个、根茎类3个、薯芋类4个、葱蒜类7个、香辛类3个、水生蔬菜类3个。
今年蔬菜站开展试验示范基地10亩,有针对性引进10—20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共投入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10个新品种,推广5个品种,推广面积20000亩;新技术试验示范5个,推广面积达50000亩。
5、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泸西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引导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加大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县外农业龙头企业到泸西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成功引进了深圳果蔬公司、乡土公司、绿源公司与红河邦达实业公司到泸西投资8.5亿元建设滇东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万亩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引进了广州宏升蔬菜公司、香港兴仔记公司、浙江海亮明康汇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同时,成功培植了龙威、尚美嘉等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建设。
近年来,泸西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全县蔬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资金来源主要有多人合伙投资、自有资金、股份合作等。县农科局在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的培植壮大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探索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法和路子,构建农业特色区,确保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把土地流转作为本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土地流转主体由原来的小户之间流转,发展到呈多元化流转,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逐渐成为流转主体。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化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年,成功引进了深圳果蔬公司、乡土公司、绿源公司与红河邦达实业公司到泸西投资8.5亿元建设滇东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万亩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引进了广州宏升蔬菜公司、香港兴仔记公司、浙江海亮明康汇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基地,同时,成功培植了龙威、尚美嘉等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建设。
截至目前,据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数据统计,全县有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个,种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9户(宏升、兴仔记、天露、盛赢、明康汇、夫之邦、尚美嘉、龙威、金爵红)。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天露蔬菜有限公司、兴仔记公司、龙威公司);州级龙头企业4家(海亮明康汇公司、龙威公司、新利康公司、宏升公司);且7家龙头企业初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产值31091万元(其中:龙威公司6919万元;新利康公司1500万元;天露公司17500万元;兴仔记公司2200万元;海亮明康汇公司1200万元;宏升公司2500万元;盛赢公司680万元)。同时依托各龙头企业建成了2个万亩万元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本形成了“市场造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基本格局。截至2017年9月,经工商注册的各类蔬菜新型经营主体332家。其中:公司83家,规模26720.3亩,产值59610万元,带动7623户,用工5993人;专业合作社119家,规模234560亩,产值30002万元,带动1978户,用工1349人;家庭农场(种植园)130家,规模3450.5亩,产值929.2万元,带动821户,用工536人。
6、紧扣“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创建建设,做好“三品一标”质量认证
以创建“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为抓手,紧扣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和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30个重点县的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谋,全力抓好“泸果、泸菜、泸畜、泸花、泸药”五大产业,强势推进“红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坚持“地区间互补、外向型发展”的原则,紧盯“长三角”、“ 珠三角”市场,充分发挥夏秋、冬春两个生产时节,加强长青菜、季节菜生产,着力推进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
2018年积极引导蔬菜生产企业进行品牌质量认证,计划新认证“三品一标”9个以上,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农产品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组织广东宏升公司蔬菜种植企业的春菜、白菜,菜心、芥蓝菜4个产品进行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一是加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建立农产品的地域品牌,如永宁乡的小黄姜、东部山区乡镇的山地蔬菜;二是引进具有实力的专业市场运营机构,打造地区商业品牌,建立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如兴仔记公司的“高山娃娃菜”品牌、宏升公司的“宏升”牌精细菜、海亮集团明康汇公司“明康汇”品牌生鲜食品、天露公司的“尚美嘉”蔬菜品牌;三是加大政府对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全力打造“泸菜”品牌。
目前,全县已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9.68万亩,完成泸西县尚美嘉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油麦菜、生菜)、云南天露公司(菜心、芥蓝)4个品种的绿色食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云南宏升蔬菜种植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菜心、芥蓝、白菜、春菜)申报材料已上报到农业部,目前品牌认证正公示中。兴仔记公司、天露果菜公司蔬菜基地还通过了14000亩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宏升公司蔬菜基地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备案申报工作,总投资8.5亿元的“泸西县高原生态蔬菜种植园及净菜加工项目”已获立项,其他相关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在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着力打造“宏升”品牌。2018年5月,“泸西”这个公共区域商标已通过认证,公共区域品牌“红高原·泸西”、“G20”已经完成了注册工作,可正式授权使用。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种植户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以水肥一体化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为配方施肥提供数据基础,实行精确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目前,在水稻、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中示范推广以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9.6万亩,覆盖率已达90%以上;推广建设水肥一体化5.25万亩,高效节水农业面积8.05万亩,农业灌溉节水量1300万吨;建设喷滴灌7.05万亩(喷灌4.55万亩,滴灌2.5万亩);化肥使用量减少1.32995万吨,有机肥施用量16.019万吨。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3276个,其中,蔬菜样品2128个,水果样品1148个,不合格样品12个,检测合格率达99.6%。
8、发挥职能及项目扶持作用,助力高效精准扶贫。
蔬菜站作为职能部门,在产业带动脱贫一批中,充分利用人员技术力量及项目资金,助推广贫困乡镇、挂包帮贫困户早日脱贫。全站10个职工挂联沙马贫困村5个村小组28户贫困户,分别是小得乐上寨6户,小得乐下寨9户,所梅乐3户,新寨8户,小木衣2户。其帮扶亮点为:
一是10位职工出资2800元为28户挂联贫困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2018年10月由挂联干部出资,为贫困户购买五小件。
二是热心走访慰问群众。以同亲人拉家常的方法,县蔬菜站职工多次深入沙马村,走访困难群众、残疾人、五保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同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自2014年以来共走访慰问700余人(人均70次),发放慰问金2000余元,食用油等慰问品50余桶,发放有机肥280袋。
三是狠抓教育培训。多次深入挂包帮贫困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山地蔬菜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增施有机肥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等实用知识开展系统培训。2018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868户,1280人次,主要培训绿色品牌蔬菜栽培、蔬菜农药识别及病虫害防治、蔬菜种植技术及如何选择品种、山地蔬菜栽培技术,并发放《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技术资料等资料3000余份。
四是狠抓五净一规范落实及人居提升改造。为认真做好“五净一规范”(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工作,为脱困攻坚打牢基础。深入到分包挂钩联系点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切实了解致贫原因,全面掌握其生活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详细听取贫困户的诉求和需求及他们在“五净一规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贫困户带去毛巾、香皂、牙刷、牙膏500余份。每周深入农户家中帮助搞好“五净一规范”,积极参与挂联村的“四洁六净”卫生打扫工作。帮助贫困户做好人居环境改造调查,落实其领料及督促完成人居环境改造
2018年我单位 各项指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单位围绕年度目标任务, 各项指标绩效考核全部合格。在支出过程中,遵守相关制度,“三公经费”从严管理,实现了部门预算管理总体目标。
4、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上不够,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存在差距。
存在问题: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在经费预算上,需要保工资、保民生,很大程度上行政保障受制于地方财力。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县级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切实满足各行政工作的基本经费需求,维持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特别是项目要有配套的工作经费,否则项目很难顺利实施完成。
我单位将对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5、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对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交财政。
6、主要经验及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使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财务科,主要负责具体事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财务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部门绩效评价工作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明确职责分工,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各相关科室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的同时,抓好财务科分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3)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我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财务制度及配套措施,统筹安排,各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4)强化监督检查,严肃纪律。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增强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做到节约使用每一分资金,无铺张浪费现象。
7、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表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若没有涉及专用名词,请说明不涉及专用名词。
附件【2018年泸西县蔬菜站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