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8
-
发布机构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2-11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
(1) 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
(3)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研究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并因地制宜应用于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4)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
(5)负责各种重大农业科技措施(项目)的推广应用与管理工作;
(6). 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稳中有增,圆满完成州下达粮食安全生产任务。
2018年全县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779万亩次,完成州下达播种54万亩的108.85%,同比2017年56.197万亩增加2.582万亩,增幅为4.59%;亩均单产373.9公斤;实现粮食总产21.9753万吨,完成州下达任务数20.8万吨的105.65%,同比2017年粮食总产21.0387万吨增加0.9366万吨,增幅为4.45%。
具体为:
1. 小春粮食作物: 共完成25.5351万亩, 平均单产254.6公斤,总产6.5021万吨。分作物为:①杂粮17.0623万亩,平均单产283.4公斤,总产4.8363万吨。其中:完成啤酒大麦种植15.3621万亩,平均单产292.3公斤,总产4.4906万吨。②小麦4.0584万亩,平均亩产227.2公斤,总产0.9222万吨。③豆类2.6187万亩,平均亩产106.2公斤,总产0.2781万吨(其中:蚕豆1.9672万亩,亩产111.2公斤,总产0.2187万吨)。④种植冬马铃薯1.7957万亩,亩产259.2公斤(折粮),总产0.4655万吨。
2. 大春粮食作物:共完成大春粮食种植33.2439万亩,平均单产465.4公斤,总产15.4732万吨。分作物为:①水稻:全县共完成水稻育秧7725亩,其中湿润育秧6405亩,旱育秧及软盘育秧1320 亩,药剂浸种7725亩,良种率100%,主要品种有楚粳28、29号,滇杂系列,云粳系列,云光系列,滇昆优8号,滇禾优34、宝粳2号、宝粳3号等。全县共移栽水稻7.6715万亩(含优质稻51260亩),其中旱育稀植及抛摆秧2.0328万亩,双条栽达100%。全县平均单产645.3公斤,总产4.9507万吨。②包谷:全县共种植玉米15.4002万亩,杂交种推广率达100% 。主要品种有:路单3号、8号,云瑞系列,华兴单88号等。全县包谷平均单产434.5公斤,实现总产6.6919万吨。③薯类:共种植薯类7.4592万亩,加权平均鲜重单产1622公斤,折粮为平均单产324.4公斤,实现总产2.4197万吨。④豆类:全县共净种豆类0.54万亩,加权平均单产361.1公斤,总产0.195万吨。另在玉米、果园、烤烟种植上套种豆类25.08万亩,加权平均单产32.5公斤,实现总产0.8451万吨。以上两项合计总产豆类1.0101万吨。⑤其它杂粮:共种植2.173万亩,加权平均单产184.4公斤,实现总产0.4008万吨。
(二)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提高,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全县完成油菜种植9.8716万亩(包括夏收油菜9.7716万亩和秋收油菜0.1万亩)、同比2017年9.7938万亩增0.0778万亩、增幅为0.79%,亩均单产161.76公斤、同比2017年164.4公斤亩减2.64公斤、减幅为1.6%,实现油菜籽总产1.59686万吨、同比2017年油菜籽总产1.61万吨减少0.01314万吨、减幅为0.82%,按市场收购价5.3元/公斤计,共实现产值8463.36万元。
(三)实施土壤肥料项目,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奠基
1.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8年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7万亩,具体为:水稻7.6万亩、玉米12.2万亩、蔬菜7.8万亩、马铃薯5.5万亩、高原梨6.1万亩、大麦1.5万亩、油菜5.0万亩。共增产粮食8014.25吨、油菜籽422.5吨、蔬菜4219.8吨、水果1927.6吨,总增产节支2139.254万元。45.7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732.5吨,增加合理施肥量(纯量)1123吨。
2. 2016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017年7月通过公开招标购买有机肥2746.37吨,2018年1月初,商品有机肥全部送达指定地点及乡镇,同时按120千克/亩补助发放,共补助种植面积22886.42亩,涉及作物马铃薯、玉米、果树、蔬菜、花卉等。补助对象以全县农民自主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为主。同时完成千亩连片示范区2片,百亩连片示范片8片, 效果监测点5个,培训期数21期,其中县级培训3期,乡镇培训8期,村级培训10期,培训技术骨干150人次,农户、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人员900余人,田间咨询6000人次,召开现场会5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及调查,施用农户及种植大户反映较好,目前已经采集12个施用前后的土壤样品,送化验室化验,根据化验数据分析施用前后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施用后的种植作物产量对比已经收集,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各种试验示范总结正在进行。
3. 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维护运行示范区首部系统37套。其中:中枢片区10套、白水镇片区15套、午街镇龙潭河片区12套,覆盖面积1785亩(中枢镇520亩、午街镇685亩、白水镇580亩),系统运行实现年总节本增效208.15万元。
4. 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昆明试验站泸西绿肥示范县工作:完成绿肥示范基地建设1000亩,其中午街铺镇山林哨村500亩,技术模式为梨树与绿肥套种模式;金马镇石缸冲村500亩,技术模式为旱地烤烟与绿肥轮作模式。但由于种植节令晚,部分地块长势较差,未能到达最佳效果。另在泸西县舞街铺镇山林哨果园完成绿肥种籽品比试验一组,由于干旱原因,土壤墒情较差,试验虽浇水两次、进行害虫防治一次,试验出苗仍受影响,试验结果为木花大豆、山黧豆、二月兰出苗最差,黑麦草、箭舌豌豆、肥田萝卜表现较好,其它6个品种表现一般。
(四)开展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项目,促进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2018年共完成旱育秧及软盘育秧1320亩,稀植大田20328亩(秧本比为1:15.4),全县平均秧本比为1:11.65,主要品种有楚粳系列、滇杂系列、云粳系列、宝粳2号、宝粳3号、云光101、滇禾优34等。经测产,旱育稀植加权平均单产672.1公斤,总产13662.4吨,比湿润育秧亩增27.8公斤,增长4.3%,共增产稻谷565.1吨。
2. 优质稻推广:2018年全县共种植优质稻51260亩,完成计划50000亩的102.5%,品种有楚粳系列、滇杂系列、云粳系列、云光101、滇禾优34、宝粳2号、宝粳3号等。成熟时,经测产和实产调查, 全县加权平均单产640.9公斤, 总产3285.25万公斤,按3.3元/公斤计,平均亩产值2115.0元,总产值10841.33万元。较全县常规稻加权平均亩产652.5公斤,按3元/公斤计,亩产值1957.5元亩增157.5元,共增807.3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玉米高产示范样板建设:2018年在金马镇的井不干、雨龙、旧城镇的大白乐共完成玉米高产示范样板1530亩,其中:井不干800亩,雨龙村250亩,大白乐480亩。通过田间测产分析,三片样板总产玉米93.8808万公斤,平均单产613.6公斤,样板示范区较比对照亩增97.2公斤,增产玉米14.8716万公斤,实现新增收入29.7432万元。该示范样板的实施,带动了周边1.18万亩玉米生产,加权平均单产达565.1公斤。
4. 大春马铃薯示范样板建设:2018年引进马铃薯合作88号1级种薯70吨,示范推广350亩,其中:三塘乡小阿棚村175亩,向阳乡大沙马村175亩。经田间测产,亩产最高的达2985.8公斤,加权平均单产2073.9公斤,比农户自留种合作88号平均亩产1567.7公斤亩增506.2公斤。
5. 晚秋作物种植:2018年,全县共种植晚秋乔麦12126亩,平均单产142.6公斤,总产1729吨。
(五)开展各类粮食作物品比试验及品种展示示范,培育县域内主推当家品种
1. 啤酒大麦试验:从省农科院引进云啤11号、云啤15号、云饲麦3号进行多点品种比较示范,示范结果:云啤15号,平均亩产557.3公斤,云饲麦3号平均亩产336.4公斤,云啤11号平均亩产310.7公斤。云啤15号有浇灌条件,整个生育期生长正常,云啤11号、云饲麦3号由于灌浆末期至乳熟期干旱,没有浇灌条件,结实率和千粒重受到影响,产量也受到影响。但从田间抗性、苗期长势、群体整齐度、熟相、生育期、产量等方面看:云啤15号、云饲麦3号可在我县扩大示范种植。
2. 马铃薯试验:在三塘乡李子箐进行了云薯902、云薯921、云薯105、云薯109、云薯107、云薯305六个马铃薯新品种品种比较试验,经测产,云薯105平均亩产3284.7公斤,云薯109平均亩产3187.7公斤,云薯921平均亩产3053.2公斤,云薯107平均亩产2750.1公斤,云薯902平均亩产2236.9公斤,云薯305平均亩产2208.4公斤,与对照合作88号平均亩产2022.2公斤相比,所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增幅较大的是云薯105、云薯109、云薯921。从田间抗性、生育期、产量、薯型、芽眼深浅及品质看:云薯902、云薯921、云薯109、云薯305、云薯105明年可进行小面积示范,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再定论。
3. 水稻试验:在午街铺镇绿峨村委会绿峨村窦友志的田块、上路区杨永芳的田进行了水稻新品种云恢75、锦恢801、云两优501、锦两优851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试验:锦两优851平均单产758.1公斤,云恢75平均单产699.3公斤,云两优501平均单产664.5公斤,锦恢801平均单产652.2公斤,与对照楚粳28号平均单产646.7公斤相比,分别比对照亩增111.4公斤、52.6公斤、17.8公斤、5.5公斤。从参试品种田间抗性、生育期、产量、落粒性等方面看,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生育期适中,抗性好,但锦恢801、云两优501、锦两优851难脱粒,在午街铺镇片区不适合推广,只能在北部稻区试验后再定论。云恢75落粒性好,米质优,明年可进行小面积示范。
另按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永胜试验站安排,在午街铺镇雨洒村进行了一组三品种(金瑞3号、金粳糯1号、云粳26)、三次重复的正规试验一组及41个抗逆性水稻品种选育鉴定性材料。
4. 玉米品比试验。为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玉米新品种以替代种植多年的路单3号、8号等品种,今年引进康农2号、金瑞3168、金玉99、铜玉3号、金瑞试1、金瑞试2、黔单24号7个新品种在旧城镇的大百乐村、中枢镇的糯布村进行品比试验各1组,综合对两个试验点进行严格的田间测产和室内考种分析比较,其产量为:康农2号加权平均单产为870.3公斤,比对照(华兴单88号加权平均单产581.6公斤,下同)亩增288.7公斤,产量位居1;黔单24号加权平均单产为726.1公斤,比对照亩增144.5公斤,产量位居2;金瑞3168加权平均单产为688.4公斤,比对照亩增106.8公斤,产量位居3;金玉99加权平均单产为672.9公斤,比对照亩增91.3公斤,产量位居4;金瑞试2加权平均单产为621.6公斤,比对照亩增40公斤,产量位居5;金瑞试1加权平均单产为608.4公斤,比对照亩增26.8公斤,产量位居6;铜玉3号加权平均单产为579.4公斤, 比对照亩减2.2公斤,产量位居8。从农艺性状表现、田间测产及室内考种等方面综合分析:康农2号、黔单24号和金瑞3168三个品种较其它四个品种表现突出,产量高、抗逆性好、生育期适中,建议明年在泸西县中部和北部乡镇玉米生产区域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六)开展油菜、花卉试验站工作,为相关产业的发展积累经验
1. 油菜试验站工作开展情况:
⑴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完成情况:在永宁乡永宁村完成2017—2018年综合示范面积1021.4亩的收获测产等工作,实现加权单产243.2公斤,比非示范样板平均单产184.1千克,亩增59.1千克,产量提高32.1%,辐射带动周边油菜生产33260.5亩。在中枢镇挨来村委会的里比、长老田村完成2018—2019年油菜综合技术示范面积1065.7亩的播种工作。
⑵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情况:
2017—2018年完成云南省食用油料联合体油菜新品种多点试验(12个品种)一组、 云油杂10号、云油杂15号不同密度与不同施肥高产栽培试验一组、云南省高油酸杂交油菜新品种多点试验(9个品种)一组及5.3亩云油杂18号展示,完成高油酸杂交油菜云油杂51号(E07HO27)示范221.4亩。2018年4月10—11日,云南省食用油料作物多点试验联合体在泸西县召开多点试验现场观摩交流会,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2018—2019年完成一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多点试验(10个品种)及一组云南产区油菜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调查田块的播种工作。完成350亩高油酸油菜云油杂51号示范的播种工作。
⑶取得的成效:
促进农民油菜种植节本增效增收:1021.4亩综合示范区每亩投入成本981.2元,非样板区每亩投入成本1077.5元,示范样板平均综合生产成本平均减少96.3元,节本8.94%,综合示范区共节约成本9.84万元。示范区平均单产比非示范区平均亩增产59.1千克,产量提高32.1%,千亩综合示范区总产油菜籽24.84万千克,新增产量6.24万千克,按照市场价5.3元/千克计,实现新增产值33.072万元,综上累计节本增效42.91万元,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20.1元。示范区共735户,平均每户节本增效583.8元。
提高了农民的油菜生产水平:通过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区的建设,试验示范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了优良品种和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使广大农民学有照样,干有榜样,提高了农民的油菜生产水平,带动了泸西油菜生产的发展,2018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9.7716万亩,平均单产达161.76千克。
高油酸杂交油菜示范取得新突破:在中枢镇和永宁乡示范高油酸杂交油菜云油杂51号(E07HO27)221.4亩,2018年4月10—11日,云南省农科院在泸西县召开高油酸杂交油菜云油杂51号现场观摩及田间测产验收会,经省市县联合专家组抽样复测验收,永宁点92.6亩,平均单产221.46千克,中枢点128.8亩,平均单产228.7千克,综合221.4亩,加权平均单产225.7千克,高油酸杂交油菜示范取得明显的示范效果和新的突破。
2. 花卉试验站工作开展情况:
在金马镇金爵红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种植基地完成技术示范区总面积509亩,其中康乃馨核心示范样板108亩,技术推广带动面积401亩,完成计划500亩的101.8%,涉及种植户8户。
2018年5月至9月,开展技术培训3期,邀请有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做培训教师,采取面对面培训,多方式、多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把实用技术交给种植户,培训科技人员及农民技术骨干286人次,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50人次。
参加了云南省花卉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肯尼亚专家在泸西的现场培训,提升了花卉产业认识。
8月29日联合体系土肥功能室在泸西钦屹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古桩玫瑰种植基地开展土肥栽培试验,试验设三处理,分别进行盆栽和露地土壤改良,最后形成绿色高效栽培模式;6月28日联合体系加工花卉研究室开展香草试验一组,探索泸西大田露地栽培香草的适应性,具体品种为藿香、罗勒、牛奶薄荷;9月20联合鲜切花研究室开展连茬农药消毒试验,和肥料施用试验各一组。
开展对泸西县花卉种植户种植区土、肥、水、病、虫害的调查工作,目前调查10余户,涉及玫瑰、康乃馨、绣球等品种,调查面积2000余亩。采集土壤样品9个,通过土样检验,了解花卉种植前后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目前完成上报信息12 条,产业调研报告1份。
(七)抓好1.5万亩休耕,促进耕地种养综合治理
在泸西县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泸西县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技术指导组,及时开展了相关技术培训和工作督导,指导试点乡镇开展休耕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1. 休耕地块落实情况:共落实休耕土地面积1.5万亩,涉及三塘、向阳2个乡、5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1586户农户。
2. 土壤监测点部署情况:同时落实部署土壤监测点18个,其中15个监测点在休耕区域、3个对照监测点在非休耕区域,涉及红壤、黄壤、石灰土三个土壤类型。
3. 休耕地块播种情况为:2018年小春试点替代作物种植情况为:休耕+绿肥作物0.86万亩、休耕+豌豆作物0.4万亩、休耕+禾本科牧草类作物0.24万亩;2018年大春试点替代作物种植情况为绿肥 3176.71亩、红豆 2405.58亩、黄豆 6946.32亩 、牧草 2471.39亩;2019年小春替代作物种植主要以豆类为主绿肥(光叶紫花苕)为辅,部分地块轮歇,具体种植面积情况正在检查落实中。
4. 补助资金兑付情况:补助资金分两次兑付,第一次为小春绿肥、牧草或豆类出苗并验收合格后补助200元,目前该补助款项(30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休耕涉及的农户;第二次为大春豆类、牧草出苗并验收合格后补助300元,目前,三塘乡及向阳乡的泥墨勒片区已完成休耕补助资金兑付(211.6551万元);向阳乡歹鲁片区技术人员正在对休耕区域种植情况进行核实中,待核实工作结束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发放。
(八)搞好肥料市场巡查管理,保障农民用肥安全
2018年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响应农业局组织的肥料市场巡查工作,前后参与8次,出动了12台车次,44人次,检查市场16个,经营店铺 72个,印发资料1.0万份,检查化肥70多个品种,2000余吨。检查的同时和化肥经销商签订承若书30余份,完成市场检查记录30余份。通过对全县乡镇所属地肥料经营户的排查,基本掌握了全县肥料的进货、销售、储备等情况,泸西市场上流动的肥料是合格的“放心”肥,无假劣化肥。
(九)整合项目、聚积全力,助推广大贫困户脱贫摘帽
2018年,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合2017年前粮食作物间套种项目结余资金20.8万元购买大豆种子16吨,结合休耕项目的实施侧重在向阳、三塘两贫困乡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整合2017年前晚秋作物种植项目结余资金16.1万元购买合作88马铃薯一级种薯70吨分别发放给向阳、三塘两贫困乡农户种植,旨在为贫困乡镇马铃薯种植户进行种子换种,提高马铃薯单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述两项工作通过物资补助和种植模式调整等方式有效助推了贫困户实现农业增收脱贫摘帽。单位33名职工结对向阳乡歹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全年共组织单位职工走访贫困户759人次,动员职工出资2.9276万元,为挂联贫困户添置茶几、衣柜、橱柜等生活五小件必需品。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纳入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分别是:
1.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无
3.无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3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3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9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9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4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收入合计6,777,256.8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534,159.05元,占总收入的96.41%;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243,097.8元,占总收入的3.59%。本年收入与上年度6067513.44元相比,增加了11.7%,主要是由于2018年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调整,增加在职和退休人员工资福利支出。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支出合计6,947,998.76元。其中:基本支出6,910,585.26元,占总支出的99.46%;项目支出37,413.5元,占总支出的0.54%;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元,占总支出的0%。本年支出与上年度10983531.03相比,减少了36.74%,主要是由于2017年度有上年结转结余资金,2018年没有项目收入。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910,585.26元。与上年对比:与上年6220969.72元相比增加了689615.54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2018年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调整、增加在职和退休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1.2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3.33%。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7,413.5元。与上年对比与上年项目支出4762561.31相比减少了4,725,147.81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2018年没有项目收入。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印刷费1500元、邮电费210元、差旅费8861.5元、专用材料费6928.00元、劳务费7735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2179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534,159.0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4.04%。与上年对比与上年5,811,780.94元相比增加了722,378.11元,主要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2018年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调整,增加在职和退休人员工资福利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6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45%。主要用于:印刷费10300元、邮电费3708元、物业管理费3600元、差旅费12570元、会议费2675元、委托业务费1161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961.78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03575.22元。
2.外交(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3.国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5.教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360,50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0.82%。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离退休(退休费633614.4元、生活补助6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2500元)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592378.6元、抚恤金116012.00元)。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361,732.0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54%。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215305.10元和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146426.95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2.农林水(类)支出4,651,92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1.19%。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4,586,665.02元(基本工资1,566,552.00元、津贴补贴918,142.00元、奖金719,868.00元、绩效工资984,060.00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8,233.02元、住房公积金389,810.00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5146.98元(办公费2,865.00元、印刷费1,824.17元、电费58.14元、差旅费524元、公务接待费5097元、工会经费1558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4,798.67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4,400.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7,510.00元(生活补助7200元、独子费310元);资本性支出2600元(办公设备购置2600元)。
13. 交通运输(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6.金融(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8.国土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1.其他(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2.债务还本(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3.债务付息(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90000元,支出决算为31,857.45元,完成预算的35.4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6,760.45元,完成预算的89.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5,097元,完成预算的8%。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文件对“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与去年的支出相比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逐年减少开支。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减少3,338.83元,下降9.4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1,955.83元,下降6.8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383元,下降21.34%。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文件对“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与去年的支出相比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逐年减少开支。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760.45元,占84%;公务接待费支出5,097元,占16%。具体情况如下: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开展内容包括:无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760.45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6,760.45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4辆。主要用于燃料费6271.58元、保险费10259.97元、维修费6228.9元、公务用车其他费用4000元,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5,097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5,097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5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技术推广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元,与上年对比:无 ,主要原因分析: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无。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资产总额4,043,363.42元,其中,流动资产2,733,041.57元,固定资产1,310,317.8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4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958,912.37元,其中;流动资产减少872,934.37元,固定资产减少85,978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0元,在建工程减少4元,无形资产增加4元,其他资产增加2600元。
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18项,账面原值88578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305.2平方米,账面原值XX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4520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4,217.87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4,217.87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概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机构数1个,内设有办公室、土肥站、粮作站。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核定编制数38名,现有在职职工39人,遗属3人。主要职责和任务:
(A). 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
(C). 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研究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并因地制宜应用于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D). 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
(E). 负责各种重大农业科技措施(项目)的推广应用与管理工作;
(F). 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2)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加强部门项目申报和项目绩效目标的设立、审核、上报管理,推进部门绩效目标的建设,组织落实县委、县政府综合考评指标体系目标任务。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18年度收入合计6,777,256.8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534,159.05元,占总收入的96.41%,其他收入243,097.8元,占总收入的3.59%。本年收入与上年度6067513.44元相比,增加了11.7%;2018年度支出合计6,947,998.76元。其中:基本支出6,910,585.26元,占总支出的99.46%;项目支出37,413.5元,占总支出的0.54%;本年支出与上年度10983531.03相比,减少了36.74%,主要是由于2017年度有上年结转结余资金,2018年没有项目收入。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单位已建立完善《泸西县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单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的目的: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2)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把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公开纳入2018年终部门结算和公开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成立部门绩效评价领小组,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工作由单位财务部门牵头,项目相关科室、项目实施单位分口落实绩效评价工作任务,统筹协调,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3、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单位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从整体情况来看,能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遵守相关制度,“三公经费”从严管理。
4、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上,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找差距。对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5、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对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交财政。
6、主要经验及做法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第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尽其责,齐抓共管。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的同时,抓好财务科分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三、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我单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财务制度及配套措施,统筹安排,各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第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纪律。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增强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做到节约使用每一分资金,无铺张浪费现象。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表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若没有涉及专用名词,请说明不涉及专用名词。
附件【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