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318
-
发布机构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2-11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本级)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有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组织拟订农业农村规范性文件;指导农业综合执法,承担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职责;研究提出涉农的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意见建议。
2.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措施、办法;负责农民承包地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参与省州组织的农业会展工作,促进招商引资,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的建议;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5.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参与农业产业绿色发展。负责渔政监督管理。
6.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性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7.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8.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9.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10.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拟订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审批、报送;承担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11.组织制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2.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3.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承办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省际、州际交流合作,具体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14.拟订科技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负责科技项目的有关工作;指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参与县内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评审、奖励及获奖成果纠纷的处理;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负责生物资源创新与大健康产业的相关工作。
15.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粮食生产情况。全县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78万亩次,完成州下达播种54万亩的108.85%,同比2017年56.20万亩增加2.58万亩,增幅为4.59%;亩均单产373.9公斤;实现粮食总产21.98万吨,完成州下达任务数20.80万吨的105.65%,同比2017年粮食总产21.04万吨增加0.94万吨,增幅为4.45%。
蔬菜种植情况。全县完成各类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次,上市商品量120万吨,实现农民卖菜收入18亿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16%、3.6%、5.8%,完成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4万亩,基地年平均亩产值达1.7万元。
水果生产情况。全县累计新植水果18438亩(梨2245亩,桃6237亩,苹果4500亩,柿子4220亩,黄果(橙)736亩,猕猴桃500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8000亩的102.4%,同比增长7.4%。全县水果总面积26.61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较上年增加1.5万亩;水果总产量23.2万吨,较上年21.8万吨增加1.4万吨,同比增长6.4%;总产值7.94亿元,较上年7.16亿元增加0.78亿元,同比增长10.9%。
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全县种植各类花卉0.78万亩,实现产值3.5亿元。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有序推进,缤纷园艺、柳红园艺等企业入驻建成投产,花卉产业园完成投资2.25亿元,建成花卉温室大棚750亩,种植花卉436亩。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全县以银杏、灯盏花、万寿菊、三七、草乌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78667亩,其中:发展银杏种植17000亩(累计)、灯盏花5600亩、万寿菊8500亩、草乌1940亩、白芨1295亩、三七35923亩、重楼、石斛、丹参、当归、续断、金铁锁、黄精等1809亩、生姜、苦荞等产业6600亩,实现中药材产业总产值21.15亿元,比2017年的19.23亿元增1.92亿元,同比增长10%。
畜牧业生产情况。预计全县大牲畜存栏22.45万头(匹),同比增长0.13%,其中牛存栏21.07万头,同比增长1.04%;生猪存栏68.4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9万头,同比下降1.98%;山绵羊存栏23.88万只,同比增长1.01%;家禽存栏348.6万只,同比增长3%。
预计全县出栏肉猪128万头,同比增长1.5%,完成年计划128万头的100%;出栏肉牛8.04万头,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8.04万头的100%;出栏肉羊18.87万只,同比增长9.5%,完成年计划18.87万只的100%;出栏肉禽640.5万羽,同比增长7.1%,完成年计划640万羽的100%。
预计全县肉类总产量13.72万吨,同比增长5.66%,完成年计划13.6万吨的101%;其中猪肉产量10.71万吨,同比增长5.04%;牛肉产量1.17万吨,同比增长8.4%;羊肉产量0.4万吨,同比增长9.5%;禽肉产量1.44万吨,同比增长7.1%;禽蛋产量2.99万吨,同比增长1.7%,完成年计划2.989万吨的100%;奶类产量2.48万吨,同比增长4.8%,完成年计划2.477万吨的100%。预计实现畜牧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14%。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55%;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定点屠宰、生猪调出检疫合格率达100%;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办理出动执法人员380人次,车辆55辆次,清查兽药经营户360户(次)、饲料783户(次),查处饲料经营户随意拆包销售9户,查处经营、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案7件,现已全部结案。
水产品产量情况。完成水产品产量5805吨,完成年计划的100.3 %,实现渔业总产值 10150万元。
农业总产值情况。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52%,完成任务数38亿元的110.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情况。2018年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45元,同比增长10%。
农业产业化完成情况。预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05亿元,同比增长20%;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9.14亿元,同比增长10.01%。
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情况。2018年我局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139.07万元(中央2402.99万元,省430.48万元,州305.6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5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10.2%。同比增长29.98%,在报项目12个,续报项目8个,新增报项目4个。
招商引资完成情况。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05042.2万元,完成比例100.04%;3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6个,完成比例100%;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6个,完成比例150%;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提报任务2个(待评审)。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全年完成投资15.65亿元,完成计划数的100%。其中,竣工项目2项完成投资2.54亿元,在建项目8项完成投资11.6亿元,新开工项目4项完成投资1.5亿元,前期项目2项完成投资0.01亿元。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全年出动执法人员 3142 人次,累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2件(一般程序案件44件、简易程序案件18件),立案62件,结案35件,罚没款53.17万元,没收违法经营种子所得1669元,没收违法种子319.8公斤,农药8145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443万份。
农业统防统治情况。全年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0.85万亩次,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46.2万亩次,农药使用量为602.85吨,发布病虫情报及趋势15期。
农机工作完成情况。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5.95万千瓦(按省州要求:农机总动力自今年起统计时在历年的基础上剔除农用运输车和变型拖拉机的总动力),同比下降30.4%。农机作业面积达72.77万亩次,较上年增加0.82万亩次,增幅1.15%;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52%,较上年增长5.1%。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60万元(兑付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69万元),完成率100%,883户农户(农业生产企业)受益,资金兑付率100%,新增农机具943台/套,直接带动农民投资2168.83万元。全县拖拉机挂牌率达98%,驾驶员持证率达90%,拖拉机检验率90%,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
农业科技培训情况。落实农村实用技术、绿证培训、农业系统在职干部知识更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劳动力扶贫培训等工作。共培训182期,9820人次,发放各种科技明白纸及宣传材料16000余份,图书资料1800册,VCD光盘200盘、专兼职教师进村52人次,农民视听59000人次,播放节目22小时。建立4个农民田间学校,投入培训经费2万元。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1人。其中:行政编制11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8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21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1人。
实有车辆编制0辆,在编实有车辆0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度收入合计32,069,596.01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1,295,532.72元,占总收入的97.59%;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774,063.29元,占总收入的2.41%。与上年对比增加7,975,186.75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公务员工资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增加,其他商业流通事务支出增加。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度支出合计22,616,108.98元。其中:基本支出7,702,628.25元,占总支出的34.06%;项目支出14,913,480.73元,占总支出的65.94%;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元,占总支出的0%。与上年对比减少1,611,311.14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压缩开支,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702,628.25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755,987.70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公务员工资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73.72%;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的17.87%。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4,913,480.73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367,298.84元,主要原因分析是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中。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是:
泸财预〔2018〕330号党建活动室改造工程建设补助资金400,000.00元,支出400,000.00元,项目正在建设中。
泸财预〔2018〕321号西部地区农村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项目缺口资金240,000.00元,支出240,000.00元,项目已完工。
红财农发〔2017〕44号2017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结转结余资金170,000.00元,支出170,000.00,已完成。
泸财预〔2017〕826号花卉产业发展项目工作经费结转结余资金47,728.00元,支出47,728.00元,已完成。
红财教发〔2017〕117号2017年云南省科技计划州(市)区域创新提升项目经费结转结余资金400,000.00元,支出400,000.00元,已完成。
泸财教经费〔2018〕302号泸西县小兴安村蛋鸡养殖示范补助资金 100,000.00元,支出0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泸财教经费〔2018〕302号泸西县木塔村黄草乌种植示范补助资金 100,000.00元,支出0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泸财教经费〔2018〕302号新增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补助资金100,000.00元,支出0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红财建发〔2017〕250号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省级专项资金(第一批)结转结余资金4,020.00元,支出4,020.00元,已完成。
泸财预〔2018〕925号泸西县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园区建设经费147,723.00元,支出147,723.00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5〕181号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资金639,234.00元,支出633,746.95元,结余5487.05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7〕32号2017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补助省级配套资金上年结转结余资金50,000.00元,支出50,000.00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5〕122号生猪屠宰管理经费结转结余资金84,111.80元,支出84,111.80元,已完成。
泸财〔2016〕8号数字乡村程建设专款结转结余资金1,500.00元,支出1,500.00元,已完成。
红财农发〔2017〕133号中央第三批农业生产救灾结转结余资金200,000.00元,支出200,000.00元。
红财农发〔2017〕86号2017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结转结余资金944,640.00元,支出944,640.00元。
红财农发〔2018〕65号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7,500,000.00元,支出0元。
泸财〔2015〕4号2015年省级农机购置补助专项结转结余资金15,122.00元,支出0元。
泸财〔2015〕16号高原特色农业专项结转结余资金100.00元,支出100元,已完成。
红财农经费〔2018〕270号2018年红河州三百万头生猪养基地家庭农场贴息资金50,000.00元,支出0元。
红财农〔2016〕100号拨入2016年中央草原生态保护奖励绩效评价结转结余资金49.98元,支出49.98元,已完成。
泸财预〔2018〕339号购买种畜(云岭牛)补助资金550,000.00元,支出550,000.00元,已完成。
泸财预〔2018〕338号畜禽养殖场提升改造补助资金245,000.00元,支出245,000.00元,已完成。
泸财农经费〔2018〕5号2018年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4,051,700.00元,支出0元。
红财农发〔2018〕93号红河州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经费22,200.00元,支出0元。
泸财预〔2018〕500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经费430,362.00元,支出430,362.00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5〕55号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2015年产业培植项目结转结余资金290,000.00元,支出290,000.00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6〕135号中央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2016年第三批结转结余资金1,205,000.00元,支出1,205,000.00元,已完成。
泸财〔2016〕27号粮食作物增产间套种推广资金上年结转结余19,212.33元,支出0元。
红财农发〔2018〕21号2018年省级财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补助3,760,000.00元,支出0元。
泸财农经费〔2018〕341号2018年粮食功能区划定和农业污染源普查资金53,800.00元,支出0元。
泸财〔2015〕16号2015年产业培植项目资金结转结余469,325.00元,支出469,325.00元,已完成。
泸财〔2018〕10号三元地区产业转型经费100,000.00元,支出41,674元,结转结余58,326元。
红财农〔2017〕7号2017年省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补助资金结转结余2,550,000.00元,支出2,550,000.00元,已完成。
红财农〔2017〕7号2017年中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补助资金结转结余5,110,000.00元,支出5,110,000.00元,已完成。
泸财预〔2018〕500号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400,000.00元,支出400,000.00元,已完成。
泸财农经费〔2018〕157号2018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890,000.00元;支出0元。
泸财建经费〔2018〕181号2018年泸西县国家花卉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中央基建投资资金4,040,000.00元,支出0元。
红财建〔2016〕84号天禾绿色实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建设工程补助资金结转结余300,000.00元,支出300,000.00元,已完成。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1,456,977.4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4.87%。与上年对比减少1,469,578.41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压缩开支,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896,584.7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84%。主要用于工伤生育保险、水电费、大病医疗保险、邮电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基本支出1,038,856.72元,用于党建活动室建设400,000元、花卉产业发展47,728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170,000元、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建设240,000元;
2.外交(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3.国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5.教育(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6.科学技术(类)支出4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86%。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活动室建设400,000元;
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417,903.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61%。主要用于马明春的死亡抚恤金148,066元、退休人员工资814,977.90元、养老保险支出454,859.20元;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304,440.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42%。主要用于行政单位医疗174,254.20元、公务员医疗补助130,186.70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17,40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8%。主要用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差旅费16,984元、办公费422元;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2.农林水(类)支出17,020,642.73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9.32%。其中基本支出4,279,909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3,961,494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6855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01,560元;项目支出12,740,733.73元,主要用于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支出781,469.95元、病虫害控制支出134,111.80元、防灾救灾补助支出1,144,640元、高原特色农业专项资金支出100元、农村公益事业沼气池建设补助300,000元、畜禽养殖场提升改造补助245,049.98元、云岭牛养殖补助550,000元、产业培植资金290,000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经费8,090,362元、苹果新品种引种试验补助1,205,000元;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4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86%。主要用于生猪调出大县资金奖励400,000元;
16.金融(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8.国土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1.其他(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2.债务还本(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23.债务付息(类)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450,000元,支出决算为264,161元,完成预算的58.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64,161元,完成预算的58.7%。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压缩开支,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7年增加76,887.2元,增长41.0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0元,增长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76,887.2元,增长41.06%。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以及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264,161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1.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开展内容包括:无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元,购置车辆0辆。具体购置车辆原因、情况等:无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0元,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公务接待费支出264,161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264,161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528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267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及花卉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产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376,382.72元,与上年对比增加610,022.01元,主要原因分析是因机构改革,部门职能增加,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印刷费、电费、邮电费、公务接待费、物业管理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等费用增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机关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相关使用情况是:办公费32,135.78元、印刷费20,140元、水费34,365.18元、电费52,943.72元、邮电费43,763.03元、物业管理费54,175元、差旅费62,337元、会议费9,721元、培训费545元、公务接待费139,401元、劳务费11,660元、工会经费12,710元、其他交通费用268,460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32,986.01元、办公设备购置101,04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部门资产总额26,366,655.26元,其中,流动资产24,945,183.26元,固定资产1,418,78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2,687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减少)3,077,971.4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减少)3,917,274.03元,固定资产增加(减少)-838,942.63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增加(减少)0元,在建工程增加(减少)0元,无形资产增加(减少)-360元,其他资产增加(减少)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3辆,账面原值877,768.63元;报废报损资产121项,账面原值83,664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920.77平方米,账面原值105,448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101,668.2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930,491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07,454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5,723,037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XX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XX%。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项目支出概况
2018年,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实施项目类别是共13个,财政投入资金37,680,828.11元,按项目进度支付项目资金14,913,480.73元,年末结转结余资金22,767,347.38元。项目实施情况如下:
1、其他一般农业服务类项目支出财政投入资金857,728元,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党建活动室建设、西部地区农村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花卉产业发展项目,项目实施完成,支付财政资金857,728元。
2、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类项目投入资金700,000元,用于科技型企业及养殖示范户的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完成57%,支付财政资金400,000元。
3、其他污染防治支出类项目投入资金4,020元,用于污染源防治经费支出,项目已实施完成,支付财政资金4,020元。
4、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类项目投入资金4,826,957元,用于泸西县国家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建投项目、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中办公经费及接待费支出、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完成16%,支付财政资金781,469.95元。
5、病虫害控制类项目投入资金134,111.80元,主要用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补助,项目实施完成,支付财政资金134,111.80元。
6、统计监测与信息服务类项目投入资金1,500元,主要用农业产业信息的统计监测服务,该项目属于连续性项目,支付财政资金0元。
7、防灾救灾类项目投入资金1,144,640元,主要用于农业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防灾与救灾补助,项目实施完成,支付财政资金1,144,640元。
8、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类项目投入资金7,500,000元,主要用于支持粮改饲、耕地休耕及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项目正在实施中,支付财政资金0元。
9、农业生产组织化与产业支持补贴类项目投入资金65,222元,用于特色农业及三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家庭农场贷款贴息补贴, 支付财政资金100元。现已建成泸西双丰牧业公司1幢、永宁乡众富养殖场2幢、向阳乡法土养殖基地1幢,泸西县鑫源养殖场1幢建设未完工。由于银行贷款走流程,审批缓慢,因此贷款贴息资金还未使用。
10、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类项目投入资金4,868,949.98元,用于购买种畜(云岭牛)补助、畜禽养殖场提升改造补助、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目前购买种畜(云岭牛)补助、畜禽养殖场提升改造补助项目已完成,其余项目正在实施中,支付财政资金795,049.98元。
11、其他农业支出类项目投入资金13,987,699.33元,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项目、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培植项目、2018年粮食功能区划定和农业污染源普查、三元地区产业转型,项目实施完成72%,支付财政资金10,096,361.00元。
12、其他商业流通事务支出类项目投入资金3,290,000元,用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项目实施完成12%,支付财政资金400,000元。
13、农村公益事业类项目投入资金300,000元,用于天禾绿色实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建设工程补助,项目实施完成,支付财政资金300,000元。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
对2018年度项目支出,按照项目绩效管理有关规定,遵循客观、实事求是、公正、公开的原则,重点对4个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等进行了自我评价。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项目。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现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负责外业测绘等工作,通过竞争性磋商确定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公司为监理单位,负责确权过程监理和数据成果监理。根据(红农确权办〔2018〕27号)要求,2018年9月28日我县向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上报了《中共泸西县委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泸西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泸呈字〔2018〕21号),截至2018年9月14日,全县8个乡镇已完成调查农户数8万户、实测面积89.78万亩、权属确认面积87.28万亩,权属确认面积完成率(权属确认面积/实测面积)达97.21%,已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7690本,颁证率(颁证数/调查农户数)达97.11%。项目自2015年6月开展以来,我县已到位各级农村土地确权补助资金共21,400,000元,其中:中央931,000元、省级931,000元、州级740,000元、县级204,000元。目前,分别从中央和省级确权补助资金中累计拨付测绘费和监理费共计15,832,820元。截止2018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结余1,760,000元。
2、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我县严格按照财政部《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资金用途要求,会同县财政局研究制定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并上报县人民政府以泸政复〔2018〕271号批复实施,其建设内容及资金使用分为五部份:一是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换证点建设,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实施补助100,000元;二是全县春秋两季动物防疫、购买消毒物资、非洲猪瘟防控及宣传资料制作,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共计补助300,000元;三是在全县9个鲜肉市场安装监控设备(安装探头106个),建立生猪屠宰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由云南广电网络公司泸西县支公司承担猪肉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补助960,000元;三是对15个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补助1,290,000元,其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示范场建设补助100,000元;四是畜牧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贴息贷款补助240,000元,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待建设内容竣工投入使用、并验收后给予补助。
3、按照省州县扶贫开发攻坚意见及“精准扶贫、产业增收”的总体要求,根据(红财教发[2018]88号)文件安排,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补助项目10万元,建设内容:(1)2018年年底,牧场存栏达到5000头;(2)成立专家工作站;(3)培养科技型、技术型专项人才;(4)根据牧场需求,研发奶牛饲养配方、生物有机菌肥,通过科技研究节本增效。泸西县兴安禽业有限公司泸西县小兴安村蛋鸡养殖示范项目10万元,建设内容:(1)建立适合当地蛋鸡养殖技术一套,并通过科技特派员对13户贫困户进行蛋鸡养殖专业技术指导、培训,使其掌握养殖技术。(2)建立一套蛋鸡饲料配方技术,并通过科技特派员对13户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使其掌握蛋鸡饲料配方技术。泸西县中生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泸西县木塔村黄草乌种植示范项目10万元, 建设内容:泸西县中生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科技特派员为技术支撑,通过特派员“产学研用”与合作社统一收购和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帮扶木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发展黄草乌种植15亩,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以上项目已建设完成,并通过我局验收,待企业完善相关材料后支付资金。
4、泸西县国家花卉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项目新建面积约20480平方米大棚1栋及附属土建工程,项目实施单位: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云南大丰田现代农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监理单位:云南锐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泸西分公司,项目已启动。
我单位对2018年重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绩效自评结论为优秀;能按时上报绩效项目自评材料、资金使用管理材料,分析查找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的存在问题并整改完善。
(三)项目绩效目标管理
2018年度,对照年初预算上报项目库项目填报了绩效目标,制订了《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项目管理办法》和《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项目实施绩效目标的运行监控,加强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跟踪问效和资金监督检查,保障项目实施工作任务落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四)2018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部门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
根据工作职责,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机关设1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机关党委、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组织人事科(加挂泸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牌子)、政策法规科、科技管理科、市场与经济信息科、种植业管理科、农业机械化管理科、畜牧科、兽医科(加挂泸西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牌子)、草山饲料科、畜禽屠宰管理科、花卉产业科(加挂泸西县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管理科(加挂泸西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办公室牌子)、知识产权科、扶贫科、农业和科技综合执法大队。
(2)人员情况
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本级)核定编制数11个,有行政在职人员28人(包含工勤人员2人),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退休人员21人已纳入社保管理,部分津贴补贴由地方财政负责。
(3)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8年,我单位财政拨款收入31,295,532.72元,占总收入的97.59%;与上年对比增加7,975,186.75元。支出合计22,616,108.98元。其中:基本支出7,702,628.25元,占总支出的34.06%;项目支出14,913,480.73元,占总支出的65.94%;与上年对比减少1,611,311.14元。
(4)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财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财务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项目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差旅费管理制度》、《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培训费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会议费管理办法》、《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资产配置及处置管理制度》、《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结合内部控制的6个业务层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定期调度资金拨付,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1)绩效自评的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2)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把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公开纳入2018年底部门结算和公开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成立部门绩效评价领小组,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工作由单位财务部门牵头,项目相关科室、项目实施单位分口落实绩效评价工作任务,统筹协调,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3、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我单位根据县财政要求,严格进行绩效目标管理,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和高效有序的运转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明显增强,切实提升了整体支出效益,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2018年重点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持续深入推进泸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排头兵”。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三大主题,目前示范区已完成投资8.04亿元,集中力量进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交通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了一系列沟渠、坝塘和水库,完成核心干道3条36.9公里,主干道4条20.6公里,便道2条9公里,其余5公里主干道1条正在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5.4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545亩,高稳产农田建设累计达15.56万亩,水利化程度达89%。
(2)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目前,我县共有省州龙头企业3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指导成立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专业合作社累计已达136个(农业系统管理);新增登记家庭农场2家(种植业),目前泸西县家庭农场(在农业部门登记的)累计有55家。全县共有农家乐、各类休闲农业园44个;特色农业庄园7家、种养大户521户。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泸西县菊畹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乡村;城子古村成功入围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第三批旅游特色村、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2018年休闲农业收入为395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3316万元增长19%。全县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共计43823亩,使用建档立卡户务工人数973人,支付报酬852.68万元;提供常期务工岗位2271个,临时务工岗位3789个。
(3)一是畜牧科技推广任务。完成牛品种改良34186头,完成年计划3.41万头的100.2%;仔猪培育769810头,完成年计划的101.3%,母猪整群1.2357万头,完成年计划1.2万头的102.9%;牧草种植12.637万亩,完成年计划12.16万亩的103.8%。二是“粮改饲”试点项目完成青贮玉米及其它牧草种植2.72万亩,收贮优质牧草7.123万吨。三是完成果园种草2700亩,全县共推广种植牧草12.637万亩。四是2018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405.18万元。五是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泸西50万头正大生猪产业扶贫项目有序推进。框架合作协议于2018年6月13日签订,已启动一个种猪扩繁场,计划到2019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此项目覆盖了三塘乡8个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627户,入股资280万元 ;一个5000头的种猪扩繁场,正在做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4)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决策部署。一是以有贫困户的78个村,13177户贫困户53582贫困人口为重点,围绕“果、菜、花、药、畜”五大产业制定了《泸西县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泸西县产业扶贫覆盖到户实施方案》、和《泸西县脱贫退出产业帮扶巩固提升方案2018年—2020年》、《泸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及年度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结合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指导各村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二是整合财政涉农产业扶贫全覆盖资金500万元,用于5个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种养殖基地建设。落实农业各项补贴、补助项目,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273万元,粮改饲补助项目420万元,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405.17万元,土地休耕补助资金750万元(三塘乡和向阳乡实施),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66个(其中涉农龙头企业32家、专业合作社381个、家庭农场53个)。新型经营主体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3226个长期性就业岗位、5555个以上季节性或临时性用工岗位,新型经营主体长期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1445人,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收入2.5万元以上,累计让21687人(次)通过就业稳定增收。三是大力推进全覆盖工作,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户增收。深入实施“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农户全覆盖模式,全县81个村委会均注册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并正常运转,服务社入社农户达15971户,入社资金719.3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资金419.73万元,非贫困户投入资金239.61万元,其他主体投入资金60万元。整合农业产业全覆盖资金1100万元,其中:2017年600万元、涉及项目1个,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2018年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涉及1个项目,为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项目。目前,2018年的500万元产业全覆盖项目已评审通过正在实施中的有5个,涉及项目资金360元。2017年整合的600万元中已用512.59万元,余87.41元。其中:用于30个贫困村注资成立服务社90万元、购买服务社财务管理软件及相关硬件配置17.27万元、用于重点关注户整改105.32万元、用于三塘乡连城村农业综合服务社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13个、涉及300万元。目前,各乡镇均按全覆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明确了办公地点和人员,接管了81个服务社的账务,已全面开展服务社的资金、账务“双代管”工作。81个服务社中已产生效益或预计产生效益的服务社有75个,81个服务社中已有49个对服务社对入社农户进行了分红,最高分红3000元,最低分红20元。全县5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结合高原特色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和各村实际,全县各行政村组织实施了不同的产业。78个有贫困农户的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台账已问题清零。四是低收入户问题整改清零工作。结合农科部门农业产业人、技、物配套措施,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补助资金,以每户不低于5000元的扶持补助,用于短、平、快产业生产扶持,通过梳理大排查大整改119户问题户和全县脱贫退出“问题清单”低收入户126户(含6类重点关注户),责任到人落实“一户一策”产业帮扶。目前,对照排查整改245户低收入户通过与乡镇对接后划拨资金组织实施。全县8个乡镇第一批省州县排查整改低收入户119户,划拨资金 1751360元,第二批整改低收入户126户,划拨资金80万元,每个乡镇10万元。五是监督实施兵装以车帮扶项目资金117.188万元。用于捐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有帮带作用的20个涉农新型经营主体,每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帮扶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我单位 各项指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单位围绕年度目标任务, 各项指标绩效考核全部合格。在支出过程中,遵守相关制度,“三公经费”从严管理,实现了部门预算管理总体目标。
4、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上不够,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存在差距。
存在问题:由于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在经费预算上,需要保工资、保民生,很大程度上行政保障受制于地方财力。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县级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切实满足各行政工作的基本经费需求,维持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
我单位将对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5、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对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交财政。
6、主要经验及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使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财务科,主要负责具体事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财务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部门绩效评价工作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明确职责分工,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各相关科室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的同时,抓好财务科分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3)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我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财务制度及配套措施,统筹安排,各尽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4)强化监督检查,严肃纪律。进一步完善了资金支出管理制度,增强预算支出的透明度,做到节约使用每一分资金,无铺张浪费现象。
7、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表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在此进行说明解释。若没有涉及专用名词,请说明不涉及专用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