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4164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19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泸西县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根据《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同意部分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泸开组办〔2019〕42号)文件精神,以县扶贫办为项目实施主管部门,由县供销社对全县8个乡镇78个行政村(包括79个站点)负责实施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建设。依据《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19年度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的通知》(泸开组〔2019〕62号)文件,共安排财政涉农整合资金390万元用于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建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组织实施单位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该项目所需的(79套)电脑、办公桌椅、货架及标识标牌等设备实施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备、统一人员培训,此部分投资892870.00元;一部分由各乡镇统一对所辖各村委会站点进行项目实施所用房屋的新建、改建工程,经过实施单位对各站点的落实和各乡镇上报预算方案,房屋建设总投资1612259.31元。两部分共投入资金2505129.31元。通过整体项目预算并获得县政府批复后,该笔涉农整合资金结余1394870.69元,根据《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收回2019年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结余资金的批复》〔2019〕75号),已将剩余款项返回到扶贫资金专户。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施单位的积极努力、及时跟进,全县78个村委会(79个站点)房屋建设全面完成,设施设备安装到位,前期项目验收工作基本结束。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是通过此平台的建设,在各村委会打造出一个建设文明乡风和便民服务的“窗口”,进一步扭转贫困户的“惰性”思维,让贫困户完全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改变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予钱物的做法,提倡多劳多得,多采用劳务回馈、以工代赈等机制,以此动力小站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引导贫困户和大部分群众通过自主劳动,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奔小康行列中赚取“爱心积分”,用积分兑换贫困群众内生动激发工作站提供的生活用品减少日常生活开支,从而有效减轻生活压力,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从而激发出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并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乡村振兴发力。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社会捐赠,打造一个投身公益服务的服务岗、打造一个展示乡风文明的窗口、打造一个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构建一体多元综合服务平台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工作站。

  二、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分析

  1.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财政拨款总额全年预算数:2505129.31元,全年执行数:2505129.31元,执行率100%。

  2.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2505129.31元,其中物资采购部分预算总投资892870.00元,工程部分预算总投资1612259.31元。资金来源为涉农整合资金。

  (1)、对8个乡镇78个行政村(79个站点)统一配备电脑设施设备、办公桌椅、货架及标识标牌。此项目建设由项目实施单位统一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建设资金为892870.00元。

  (2)、房屋新建、改建由各乡镇组织建设,建设资金为1612259.31元。

  3.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负总责,负责项目投资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财务科具体负责资金的管理和划拨,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合同、付款计划、项目完成进度、合法票据等把握资金投向,按照“集中投放,专款专用,项目到村,效益到户”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要求,管好用好资金,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1. 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到实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收集有关详细资料,并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今后发展目标作认真分析。

  2. 建立项目建设法人制,公示制,使项目建设公开化,公正化,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集中采购必须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公示,实行公开招标进行竞价采购。各乡镇建设用房的改建、新建必须按相关程序进行招标或议标进行发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 建立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方式及保障制度。

  4. 项目资金管理。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负总责,负责项目投资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财务科具体负责资金的管理和划拨,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合同、付款计划、项目完成进度、合法票据等把握资金投向,按照“集中投放,专款专用,项目到村,效益到户”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要求,管好用好资金,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

  5. 做好项目痕迹管理,健全各种项目档案。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项目,打造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的工作站,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公益服务事业的服务岗位,使其成为展示乡风文明的窗口,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文明新风带来的实惠、便捷,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坚定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巩固脱贫成效。同时,通过持续精神扶贫,提高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意志和信心,脱贫致富观念明显增强,助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贫困农村乡风民约更加完善,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有效提升,努力让保障性政策与激励性政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2、扶贫效益

  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以彻底扭转一些贫困户的“惰性”思维。让贫困户完全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不断增强自信、自强、自力、自创的进步意识,让贫困户意识到,通过珍惜扶贫政策,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通过考核评分结果在村委会公开公示,评分的多少不但关系到贫困户取得物品兑换券的多少,更关系到贫困户的形象问题、荣誉问题、观念问题。让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作站极大地激发起贫困群众“比着干、争着干、主动干”的内生动力,从而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乡村振兴发力。

  1.             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2505129.31元,其中物资采购部分预算总投资892870.00元,工程部分预算总投资1612259.31元。

  2.             项目完成质量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工程服务站点覆盖率为100%。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设施设备安装到位100%,房屋新建改建到位100%。

  (2)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持续精神扶贫,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志气、信心和观念明显增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贫困农村乡风名俗更加完善,贫困群众精气神有效提升,保障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项目对78个行政村(79个站点)进行物资配送覆盖率达100%;对79个站点的房屋新建、改建覆盖率达100%。注重把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作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积分激励的主要方向,达到既“输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志的目的。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项目工作推进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目标要求,及时推进落实,充分发挥组织实施单位的主组织引领作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深入现场进行督查检查,在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适时监控;为保证项目建设按要求时限完成,及时把资金划拨到位,做到资金不截留、不挪用,确保项目资金的高效利用;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层理解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让基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完善招投标程序,进行物资的合法采购,保证投资的公开、公正、透明,切实接受社会监督。

  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还不强。部分贫困群众把脱贫看成是各级政府和干部的事情,没有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体,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等现象。思想上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成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直接原因。

  二是宣传发动不够,政策宣传解答还有差距,宣传方式不接“地气”,基层干部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

  建议:强化宣传,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脱贫环境,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

  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绩效评价工作组及相关人员

评价组

  机构职位

姓   名

职务/职称

所属单位/处室

备注

组长

冯林祥

党组书记、主任

   

副组长

缪联玮

党组成员、副主任

   
         
         

成员

崔树雄

会统科科长

   
 

赵跃辉

综合办负责人

   
 

李丹

合作科负责人

   
 

朱佳静

项目专干

   
 

郭丽

财务负责人

   

  附件:1.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2.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泸西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0年3月13日



附件【泸西县2019年贫困群众内生动生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xlsx
附件【泸西县2019年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