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4152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11-19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19年泸西县白水镇无浪村生物菌肥资产收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2019年泸西县白水镇无浪村生物菌肥资产收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云南鸿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泸西县白水镇无浪村生物菌肥资产收益建设项目概算投资7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生物菌肥发酵车间1200㎡;晒粪场2500㎡;集污池回冲240m³;中间集粪回冲池240m³;排污沟400m;匀浆池112m³;调节池112m³;灌溉提升池120m³。挤奶厅排污沟500m;雨污分流管道500m;田间粪污管道4000米。购入烘干机1套;潜水搅拌器2套;固液分离机2套;燃气报警器、沼气涡街流量器、固液分离控制柜各1套;购入铲车1辆;回冲泵2台;生物菌肥发酵罐24套。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该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700万元形成的固定资产,每年7个村集体分别获得7.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年限15年,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的实际,在村集体收入不低于3万元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拿出部分分红收入分给建档立卡贫困低收入户(每户最高不超3000元),剩余资金用于近两年可能返贫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固定分红两年后,全部为村集体所有,可用于公益事业和扶贫事业;通过生物菌肥的研发,为周边种植户节本增效。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带动农民就业。项目发展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玉米种植等,可以为当地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项目容纳就业的能力更强。项目建设还能带动以奶牛养殖、玉米种植、饲料加工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农民增收。该项目可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养殖生产,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奶牛养殖场,为周边农户和养殖场提供饲料和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从事奶牛养殖,每年培训周边农户和养殖场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100 余人(次)。此外,通过项目的示范作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奶牛养殖和饲草料种植,还可以带动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转变生产方式。项目应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以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奶牛粪便加工产生的有机肥,将带动当地饲草料、蔬菜、水果向绿色、有机高端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
二、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分析
项目总投资700万元,按照项目进度拨款,现总拨付金额644万元,占总资金的92%。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①建筑工程费用总投入504.6万元:发酵车间投入84万元;晒粪场投入125万元;集污回冲池36万元;中间集粪回冲池36万元;排污沟12万元;匀浆池16.8万元;调节池16.8万元;灌溉提升池18万元;挤奶厅排污沟20万元;雨污分流管道20万元;田间粪污管道4000m投入120万元。
②设备工程投入195.4万元:购入烘干机一台90万元;购入潜水搅拌器2台7.08万元;购入固液分离机2台41.7万元;购入燃气报警器1台0.12万元;购入沼气涡街流量器1台投入1.62万元;购入固液分离控制柜1台投入4万元;购入铲车1台,投入40万元;购入发酵罐24套,投入1.92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报帐制。报账做到资金明细、票据齐全、合规合法。按照《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泸政办发〔2019〕17号)、《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西县财政扶贫资金乡(镇)级财政报账制暂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泸政发〔2018〕140号)文件的要求等规定和制度执行。所有资金严格按照项目进度拨款,资金全部使用于该专项项目上,并成立项目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由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洪武担任组长、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连友任副组长、组员由农科局副科长毛俊波、农田建设科杨和平、农科局财务人员杨春梅组成。办公室设在县农科局计财科,由局计财科副科长毛俊波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资金全程监管。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由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白水镇、三塘乡、云南鸿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建立项目建设法人制、公示制,使项目建设公开化、公正化,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按照“谁分配、谁公开,谁使用、谁公开,投入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在项目实施地点和受益范围内,对资金规模、来源、用途、建设内容、实施结果等情况以张榜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项目主要原材料、动力消耗原材料费用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并参考企业前期实际运作的情况,结合项目开发的品种类型、数量多少综合考虑。项目总投资2.项目完成质量
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标准。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土建部分已完成集污池回冲240m³;中间集粪回冲池240m³;排污沟400m;匀浆池112m³;调节池112m³;灌溉提升池120m³。挤奶厅排污沟500m;雨污分流管道500m;田间粪污管道4000米。晒粪场已完成2500㎡、发酵车完成1200㎡,以上土建项目全部完成并已投入使用。
设备部分:潜水搅拌器2套;固液分离机2套;燃气报警器、沼气涡街流量器、固液分离控制柜各1套;回冲泵2台;生物菌肥发酵罐24套,烘干机1台、铲车1台,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试调,一部分还在安装中。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该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700万元形成的固定资产,每年7个村集体分别获得7.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年限15年,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的实际,在村集体收入不低于3万元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拿出部分分红收入分给建档立卡贫困低收入户(每户最高不超3000元),剩余资金用于近两年可能返贫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固定分红两年后,全部为村集体所有,可用于公益事业和扶贫事业;通过生物菌肥的研发,为周边种植户节本增效。
带动农民就业。项目发展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玉米种植等,可以为当地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项目容纳就业的能力更强。项目建设还能带动以奶牛养殖、玉米种植、饲料加工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农民增收。该项目可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养殖生产,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奶牛养殖场,为周边农户和养殖场提供饲料和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从事奶牛养殖,每年培训周边农户和养殖场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转变生产方式。项目应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以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奶牛粪便加工产生的有机肥,将带动当地饲草料、蔬菜、水果向绿色、有机高端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该项目是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投资兴建的年泸西县白水镇无浪村生物菌肥资产收益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生物菌肥发酵车间、干湿分离车间、并购入生产相关配套设备,形成“草-畜-沼循环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并能有效的处理奶牛养殖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经验及做法: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根据泸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全覆盖发展模式,坚持和扶贫相结合,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等手段,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帮扶模式,深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模式创新发展。不断探索适合公司发展对老百姓带动力度大的模式,达到共赢的局面。
2、存在的问题:农业项目前期投入大,产业链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土地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全国各地的奶业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和当地政府政策支持,近几年项目资金被整合,资金缩水,申报下来的专项资金被整合,带着高额利息使用,项目不变,企业仍需投入大量资金,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3、建议: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在国家级、省级、州级的农业(畜牧业)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推荐,通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承担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从而缓解企业在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压力,促进企业加快建设。
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发展受到空前的打击,国家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出台了很多相关奶业提质增效、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帮助企业争取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绩效评价工作组及相关人员 |
||||
评价组 机构职位 |
姓 名 |
职务/职称 |
所属单位/处室 |
备注 |
组 长 |
段海平 |
副局长 |
泸西县农科局 |
|
副组长 |
赵国庆 |
站 长 |
泸西县畜牧技术 推广站 |
|
张伟金 |
副总经理 |
云南牛牛牧业公司 |
||
成 员 |
毛俊波 |
副科长 |
泸西县农科局 计财科 |
|
陈金叶 |
云南牛牛牧业公司 |
|||
附件:1.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2.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泸西县农科局
2020 年3月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