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0-04150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11-1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 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畜牧技术推广站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关于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财政支出)
项目的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为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第三批中央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通知》(云财整合〔2018〕19号)、《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19年泸西县第三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项目资金安排的通知》(泸开组〔2019〕26号)及《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泸西县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泸政复(2019)96号)文件精神与要求,本着真实、科学、公正原则,我局扎实认真地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着重从资金情况、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项等4个方面,实事求是地开展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落实情况
(一)前期工作基础
1、强化资金监管,确立适宜模式。本项目按照《《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泸政办发〔2019〕17号)文件精神与要求,采取“龙头企业(公司)+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合作社(养殖场、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适宜模式,组织项目申报建设。
2、依据实际情况,分解任务指标。依据各项目实施主体所报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以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具体分解到了1家公司及7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场户,并进行了公示。具体是: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含自种及签订种植面积)13249亩,计划实施收储(贮)全株青贮玉米39615吨,带贫增收184户;其它7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场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含自种及签订种植面积)6760亩,计划实施收储(贮)全株青贮玉米20385吨,带贫增收116户。
(二)明确任务,确保落实
泸西县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绩效工作目标:种植青贮玉米2.0万亩,收储(贮)6万吨;财政资金扶持环节,给予项目实施主体所辖规模养殖场户或家庭农场每收储(贮)1吨青贮玉米给予不超过60元/吨的财政补助。按照此绩效目标及扶持环节,分别落实至8个经营收贮主体,并与之签定了相应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在泸西县“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项目实施工作计划和办法,项目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按照2019年度“粮改饲”工作绩效目标管理要求,结合“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政策的需要,指导各收贮主体优先满足贫困户的订单种植与用工需求,做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全县“粮改饲”工作会议分别于2019年2月及2019年8月组织召开,按照云南省粮改饲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省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详实讲解,全面培训粮改饲报表、台账的详细填写、青贮加工收储及青贮时间任务,并做全面的信息宣传报道。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10月下旬,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个规模养殖场(户),共完成青贮玉米种植吨,分别占项目计划任务指标的;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亩,收贮人次,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实现增收户的超额完成了项目建设既定的目标任务。
(三)补贴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1、补贴资金到位情况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及《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方案的通知》(云厅字〔2016〕20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泸西县把粮改饲试点,继续列入本县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19年泸西县第三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项目资金安排的通知》(泸开组〔2019〕26号),列支财政资金360万元,支出预算科目2130135、名称农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利用专帐。
2、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至2019年12月5日,项目经泸西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组织验收后,支付项目收贮补助资金359.9618万元,结转项目专项资金382元,完成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99.99%;结转项目财政资金382元,准备按照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上缴县级财政。
(三)项目绩效总体目标
万元。
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及成本指标等数量指标:以适宜青贮玉米种植推广为核心,推广种植青贮玉米万吨;规模化养殖占收贮总量的50%;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发展基地数至少1个;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个以上;在贫困地区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至少1项。
≧;种植作物完成率≧≧。
≧;收贮任务完成及时率≧成本指标:收贮吨均补助标准吨。
个方面。
≧375万元;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收入≧25万元。
社会效益指标:农户政策知晓率≧80%;特色产业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就业人数≧≧1500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数≧可持续影响指标:“粮改饲”项目推广实施成效较上年提高。
个方面。
及其以上。
及其以上。
及其以上。
及其以上。
二、项目绩效目标落实执行情况
根据项目落实执行自评绩效评价标准,我县落实执行2019年“粮改饲”补贴项目总分100分,自评分97.3分(具体详见附件1),扣减2分。具体自评情况如下:
(一)资金指标绩效评分
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60%(含60%)、60-0%合理确定得分,我县资金使用指标为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
(二)绩效指标评分
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及满意度指标等3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如下:
1.全面完成各项产出绩效指标
通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紧紧围绕全县精准扶贫脱贫退出,建立大春以青贮玉米品种种植为中心的项目示范建设,助推粮改饲种植、收贮环节目标任务的完成,共完成青贮玉米种植吨,分别占项目计划任务指标的;青贮玉米种植成活率达;龙头企业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白水镇的无浪村、平田村及向阳乡的沙马村等个联合收草工作站;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种植任务完成及时率达;收贮吨均补助标准为吨。
2.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1521户农户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增加产值达772.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9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实现增收,户均增收4800元,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达36万元;农户对项目补助政策的知晓率达92%;直接或间接参与粮改饲项目建设的贫困人口达1167人,其中,粮改饲对贫困人口的用工达578人;
3.产生了较好的可持续影响率
收贮全株青贮玉米吨提高。
4.服务对象满意度普遍良好
受益农户、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农业经营主体满意度分别达93.4%、93.2%和96.8%。
三、项目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分别成立泸西县“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泸西县“粮改饲”试点项目技术实施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督查和技术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单位指定了专人负责,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细化了实施方案,落实了管理措施,强化了过程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粮改饲”信息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粮改饲”信息统计工作,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全面调度饲草料种植、产量、价格、效益、收储量、使用效果、生产方式等数据信息,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报送统计数据。二是督查工作:项目实施期间定期开展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深入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全力抓好地块、播种、收贮、验收四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三是项目资料整理:对“粮改饲”补贴项目进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表资料、影像资料、信息录入数据、汇总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册等立卷归档保存,做到专人、专管。
(三)加强科技支撑
2019年,先后组织县、乡镇业务管理部门、养殖场户及大型收储主体管理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宣传“粮改饲”政策、开展优质饲草料青贮制作与科学饲喂技术示范推广以及青贮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的“粮改饲”技术培训2期, 160余人(次);计划收储期间或年底在“粮改饲”做得好的乡镇举行全县“粮改饲”现场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把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四)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粮改饲”政策、成效,传播典型经验,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的热情,提升社会关注度。
(五)创新机制
泸西县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推广面广,涉及收储户众多,检查验收工作程序繁多,实物量化技术难度较大,共涉及62个规模养殖场(户),遍及全县8个乡镇、39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在项目工作经费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泸西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对项目自检自查落实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泸西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的检查验收办法,并以《泸西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验收的通知》([2019]-5]号,下发执行。县级检查验收完成后,认真履行了项目验收公示制,从而客观、公正、透明的反映项目的实施成效。
四、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带贫承诺,优先保障
在目标和任务明确的基础上,以全县脱贫攻坚为先导,率先垂范,例行保障,按照公斤的最低保护价,收购贫困户交售的全株青贮玉米,按照工的最低合同用工单价,让各项目实施收贮主体单位履行了项目书面承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贫困户的核心利益。
2、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粮改饲”信息材料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工作,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全面调度饲草料种植、产量、价格、效益、收储量、使用效果、生产方式等数据信息,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报送统计数据。二是督查工作:项目实施期间定期开展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深入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全力抓好地块、机耕、播种、收贮、验收五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三是项目资料整理:对“粮改饲”补贴项目进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表资料、影像资料、信息录入数据、汇总数据、申请请验表、补贴资金发放清册等立卷归档保存,做到专人、专管。
3、加强科技支撑
开展“粮改饲”技术培训2期,组织县、乡镇业务管理部门、养殖场户及大型收储主体管理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宣传“粮改饲”政策、开展优质饲草料青贮制作与科学饲喂技术示范推广以及青贮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广应用,共培训160余人(次)。
(二)主要成效
1.全面完成各项产出绩效指标
通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紧紧围绕全县精准扶贫脱贫退出,建立大春以青贮玉米品种种植为中心的项目示范建设,助推粮改饲种植、收贮环节目标任务的完成,共完成青贮玉米种植吨,分别占项目计划任务指标的;青贮玉米种植成活率达;龙头企业云南牛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白水镇的无浪村、平田村及向阳乡的沙马村等个联合收草工作站;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种植任务完成及时率达;收贮吨均补助标准为吨。
2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1521户农户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增加产值达772.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9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实现增收,户均增收4800元,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达36万元;农户对项目补助政策的知晓率达92%;直接或间接参与粮改饲项目建设的贫困人口达1167人,其中,粮改饲对贫困人口的用工达578人;
3.产生了较好的可持续影响率
收贮全株青贮玉米吨提高。
4.服务对象满意度普遍良好
受益农户、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农业经营主体满意度分别达93.4%、93.2%和96.8%。
五、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无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导致新品种青贮玉米种子在贫困地区的推广难度较大。客观上直接影响了贫困户产出效益比重。
2、收贮总量超过计划指标(收储吨),无法按吨的补助标准实施财政补助,导致补助标准只能按照吨施行财政资金补助,而出现补助资金结余
附件【泸西县2019年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评分表.xlsx】
附件【泸西县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粮改饲)补贴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