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1-03142
-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10-11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自然资源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泸西县自然资源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项目1: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
根据泸西县人民政府文件《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对红山煤矿等14对关闭煤矿矿井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区地表植被恢复或复垦工作的承诺书-泸政发[2018]148号》文件精神及要求:红河州关闭煤矿检查验收组对泸西县关闭退出的14对煤矿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并下发了整改意见,泸西县对照验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集中整治,除“矿区地表未恢复植被或复垦”问题外,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到位。针对“矿区地表未恢复植被或复垦”问题,承诺1年内完成关闭煤矿矿区地表植被恢复或复垦工作。
本项目包括:1、马鞍山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2、三合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3、腾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4、小松地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5、云龙二号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6、云龙一号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7、青龙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8、黄草山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9、东升一号井、奋发一号井、红升一号井、兴鑫煤矿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9个子项目。
项目2: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为积极支持国家扶贫工作,2016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号);同时,2015~2016年,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及林业厅先后下发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云南省林业厅关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的十条意见》(云国土资规〔2015〕391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用地的意见》(云国土资〔2016〕121号)等文件支持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用地。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2017年,国土资源部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41号);随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先后下发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云国土资规〔2017〕66号)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云国土资〔2017〕128号)等文件,提出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这一国土资源超常规政策。此项超常规政策,在进一步完善规范原有增减挂钩政策的基础上,最大的亮点和突破是允许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有偿流转使用,实行项目区分别管理节余指标产生的收益返还贫困区用于扶贫工作。
泸西县属于《云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泸西县节余指标既可在本县域内安排使用,也可有偿流转至省内其他县(市、区)使用;同时泸西县又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节余指标可以优先安排指标流转。为认真贯彻落实“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精神,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这一国土资源超常规政策,助力泸西县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8月至9月,泸西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国土、住建、移民扶贫等相关部门开展增减挂钩及易地搬迁安置摸底调查工作,对搬迁村庄建设用地、腾退的农村宅基地、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工矿废弃地等进行核实登记,确定可用于增减挂钩的建设用地规模;最终确定将泸西县午街铺镇132个易地扶贫搬迁原村庄点地块、2个村庄空闲地地块,金马镇14个易地扶贫搬迁原村庄点地块,白水镇50个易地扶贫搬迁原村庄点地块,三塘乡16个易地扶贫搬迁原村庄点地块作为泸西县第四批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进行整治,同时委托技术单位编制《实施方案》,从而助力泸西县脱贫攻坚。
本项目包括:1、泸西县旧城镇板桥等3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泸西县旧城镇督布府等2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泸西县旧城镇矿厂等2个村增减挂钩项目;4、泸西县旧城镇秧田坝等2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5、泸西县中枢等4个乡镇龙甸等8个村支持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6、泸西县中枢等6个乡镇大兴等14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二)项目绩效情况
项目1: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
(1)项目实施以后,改善了治理区的景观面貌,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有效的减少了水土流失,预防了潜在的地质灾害,保护了水环境不被污染等,随着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矿区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大发展,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做出了贡献。
(2)工程措施特别是植物措施的有效实施,可大大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因采矿对治理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影响,提高治理区的环境质量。通过土地整治,还可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生产力的破坏,提高土地生产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增加社会和谐度,使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容量;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和发展当地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矿山前期开采破坏了原有植被,使治理区局部范围内的林草覆盖度、景观生态、植被群落与结构等都发生变化,局部范围及短时间内土壤侵蚀加剧,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小气候、小环境有一定影响。通过土壤重构工程、植被重建工程、配套工程、监测与管护工程等各项措施的实施将能有效改变矿区景观,使弃渣得到有效利用,林草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治理区周边小气候,调节周边温度、湿度和风力。
项目计划2021年8月底完成施工建设任务,提请州级初验。
项目2: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通过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土地权益最大化,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更大支持。
(1)促进全县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
从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来源主要可分为城市用地内涵挖潜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及复垦,可以腾出大量建设用地,增加优质耕地。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94.92公顷,对推进全县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废弃采矿用地进行复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使废弃土地得以恢复利用,促进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同时因为减少了闲置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土地空间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3)对改善及恢复矿区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项目实施后,通过工程措施对采矿区进行恢复治理,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对维护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旧城板桥、中枢大兴、中枢龙甸三个项目计划2021年8月底完成施工建设任务,提请州级初验;旧城镇督布府、旧城镇秧田坝、旧城镇矿厂三个项目计划9月底完成施工建设任务,提请州级初验。
(三)项目资金安排和支出情况
1.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情况
项目1: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县财政于2021年5月拨入资金300,000元。
项目2: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县财政于2021年拨入10,173,200元。其中2021年5月拨入泸西县旧城镇板桥等3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600,000元;拨入泸西县旧城镇督布府等2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2,000,000元;拨入泸西县旧城镇矿厂等2个村增减挂钩项目资金1,200,000元;拨入泸西县旧城镇秧田坝等2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2,300,000元;拨入泸西县中枢等6个乡镇大兴等14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800,000元。2021年2月拨入泸西县中枢等4个乡镇龙甸等8个村支持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3,273,200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项目1:2021年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共支出1860元,全部于第二季度支出,具体支出如下:办公费1860元。
项目2:2021年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共支出3,485,800元。第一季度实际支出1,070,000元,具体支出如下:泸西县中枢等4个乡镇龙甸等8个村支持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础设施建设1,070,000元。第二季度实际支出2,415,800元,具体支出如下:泸西县旧城镇板桥等3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础设施建设207,900元;泸西县旧城镇矿厂等2个村增减挂钩项目基础设施建设522,800元;泸西县旧城镇秧田坝等2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础设施建设1,316,800元;泸西县中枢等6个乡镇大兴等14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基础设施建设368,300元。
(四)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组织情况
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经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红自然资复〔2020〕65号文件批复同意实施;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经云南省资自然资源厅分别以云国土资规划〔2018〕384号、云自然资增复〔2019〕136号、云自然资增复〔2019〕126号、云自然资增复〔2019〕137号、云国土资规[2018]148号、云自然资规划复〔2018〕93号批准同意实施。
批复文件下达后,我局于2020年12月24日在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泸西县6个增减挂钩项目及矿山恢复治理项目施工及施工监理服务招标公告,于2021年1月25日至29日在泸西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其中有3个增减挂钩项目流标,于2021年2月3日在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泸西县3个增减挂钩项目施工招标公告,于2021年3月10日至11日在泸西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了施工单位,2021年4月17日相继开工。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为加强项目组织领导,泸西县人民政府以泸政办通〔2021〕25号文件成立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和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领导小组,分为办公室、群众工作与土地丈量组、宣传报道组、技术组、后期管护组、各司其职开展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项目严格按照《云南省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实施。
二、年度(季度)项目完成情况及偏差分析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1:泸西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
至2021年6月,完成工程量45%。
项目2:泸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至2021年6月,完成工程量52%。
2.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项目尚未完工,项目资金未按时到位。
三、影响项目绩效目标的主要问题
项目资金未按时到位,不能及时拨付施工及监理费用,影响工程进度。
四、项目产出指标完成情况预测、后续工作计划
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94.92公顷,可流转节余指标共85.47公顷,剩余收益约为27,459.72万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我局严格按照《云南省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成立县级项目领导小组,各司其职,推进项目实施,突出改造规划、突出权属调整、突出组织实施、突出项目管理。
六、建议和改进措施
建议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单位名称:泸西县自然资源局
2021年8月5日
附件【附件2-2:泸西县自然资源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理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