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142
  •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11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泸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2021年上半年,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工作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惠民生、聚人才、谋福利、促发展为主线,主动克难、主动服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为用工企业和各类求职人员搭建服务平台,全县就业形势稳中有进。1—6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35人,完成全年任务数2780人的66.0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342人,完成全年任务数520人的65.7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15人,完成全年任务数330人的65.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3.19万人,完成期末任务数13.18万人的100.08%。

  (二)项目绩效情况

       一是项目绩效目标实施和用途:项目的实施是为更好的完成泸西就业专项工作,使就业创业工作稳定推进;

  1.对2021年以来外出务工且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按照省外就业每人最高1000元、省内(县外)就业每人最高500元的标准给予外出务工奖补。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500元每月,职业培训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补助。

  2.严格按照《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确保符合政策享受补贴的人员大于98%。

  3.根据填报的项目绩效目标表,审核绩效指标是否充分细化、量化;不能量化的,是否具有可衡量性。根据填报的项目绩效目标表以及上传的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目标、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等相关支撑依据,审核绩效指标与目标的直接相关性以及项目是否设置了最能体现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指标,且有明确的指标值。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目标、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目标、部门职责、部门一级项目绩效目标为审核依据。

  二是项目主要内容和范围:对2021年以来外出务工且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按照省外就业每人最高1000元、省内(县外)就业每人最高500元的标准给予外出务工奖补。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500元每月,职业培训补贴800元每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补助1000元每月。资金到位及时支付率,严格按照《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确保符合政策享受补贴的人员大于98%。

  (三)项目资金安排和支出情况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情况:本项目为财政拨款预算项目。

  项目名称为中央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000万,主要安排为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390.3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24.86万元,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450万元,贫困劳动力培训交通补贴、生活补贴21.82万元,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员补贴108万元,企业吸纳就业补贴5万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2021年中央就业补助资金1-2季度支付613.08万元,支付率61.31%。具体为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第1-2季度实际支出363.57万元,支出功能科目为2080705公益性岗位补贴,经济科目为30305生活补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第1-2季度实际支出157.9万元,支出功能科目为2080799其他就业补贴支出,经济科目为30305生活补贴;贫困劳动力培训交通、生活补贴,第1-2季度实际支出21.82万元,支出功能科目为2080799其他就业补贴支出,经济科目为30305生活补贴;扶贫车间吸纳就业补贴,第1-2季度实际支出69.79万元,支出功能科目为2080799其他就业补贴支出,经济科目为30305生活补贴。

  (四)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组织情况

  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由村委会审核上报到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再由保障所上报到就业中心相关业务处审核;扶贫车间吸纳就业贫困人员补贴、贫困劳动力培训交通、生活补贴由相关学校及培训机构上报到就业中心业务处审核,项目按照预算有序开展,无需调整。

  2.项目管理情况

  我单位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及项目管理制度,并使其得到执行。对项目的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由分管财务领导抽检执行情况。

  二、年度(季度)项目完成情况及偏差分析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1年1-2季度开展的项目为1个,名称为中央就业专项资金,资金安排1000万元,截至6月底项目支出613.08万元,完成资金总额的61.31%,支出占比较高的项目为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363.57万元。

  2.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为完成项目有2个分别为中央就业专项资金第二批700万元,沪滇劳务协作资金100万元,这两笔资金预计8月份拨入我局账户,戴拨入及时开展相应工作。

  三、影响项目绩效目标的主要问题

  稳就业压力不断加剧。一是就业岗位少。由于受政策性关闭等因素的影响,原用工量较大的圭山煤矿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关闭退出或停产、半停产状态,用工需求显著减少,同时,受县域经济发展限制,泸西县大型用工企业目前仅大为焦化公司等少数几家,其余大部分企业用工量较小,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二是就业稳定性不强。泸西县为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产业占主导地位,尤其近年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以农业岗位居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务工人员的持续稳定就业难以保障。

  四、项目产出指标完成情况预测、后续工作计划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突出“一个服务”,抓好“两个落实”,即突出“为求职人员、企业用工服务”,抓好“促进就业政策和各类补贴政策”落实。一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基地(车间)、高校毕业生见习等各项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二是积极推进“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加大创业帮扶力度;三是落实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计划,进一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大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五、 主要经验及做法

  1.坚持全面性原则。绩效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因为,在绩效评价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或作用较小。

  2.坚持重要性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在所有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重点项目业务领域。

  3.坚持适应性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与单位实际情况相匹配,绩效评价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绩效评价都要随之变动。通过对绩效评价一定时期的实施,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单位领导加强了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对项目绩效评价的实施带动了其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通过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落实,明确了单位职责;三是取得一定的信息基础,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项目绩效评价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六、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应当按照绩效评价要求,在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实现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是绩效评价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绩效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评估绩效评价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绩效评价。

  泸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8月5日



附件【附件2-2:泸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理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