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1-03142
-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10-11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及人员情况
本单位于2019年1月30日成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核算的一级预算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5人,设主任1名(正科级),副主任2名(副科级),2020年连人带编调出1人,退役士兵安置1人,现有事业编制14人,实有人员15人。
(二)单位职能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绿色食品牌”目标,依托低纬度高原独特气候优势,抓实品牌创建、产品推荐等工作,着力加快全县高原特色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负责年度“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的规划及组织实施。
3.牵头做好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所需本地绿色原料的规划及组织实施。按照“规模化布局、园区化推进、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有序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
4.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关于发展烤烟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全县烤烟生产规划;做好烤烟生产、督查、考评等工作。
5.以“红高原·泸西”地域品牌为引领,指导高原特色产业品牌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适时发布市场经济信息,组织开展产业会展、商品促销等活动,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的建议,加快品质优势向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发展优势转化,培育特色产业。
6.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7.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
与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职责分工: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研究拟订果、菜、花等产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研究拟订果、菜等产业的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花卉从种植到进入批发交易市场前的相关工作。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花卉进入销售环节的品牌创建、产品推荐等工作。
(三)年度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1、2021年部门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绿色食品牌”目标,依托低纬度高原独特气候优势,抓实品牌创建、产品推荐、烤烟生产等工作,着力加快全县高原特色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2021年部门工作重点
①.抓实烤烟标准化育苗、大田移栽等工作,确保每年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5.5万亩左右,完成烟叶收购42万担左右,为财政提供税源保障、为群众增添致富砝码。
②.强化宣传、主动服务,每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不少于10个。
③.持续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④.加强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牢风险防范意识、科学有效处置舆情,弘扬社会正能量。
(四)部门管理制度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已制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的岗位责任制、财务审核报批、财产物资管理、内部财务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及相关项目管理审批等方面作出了规定。经实地抽查,相关制度均得到有效执行,制度建立比较完善。
二、绩效跟踪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为更好的做好绩效评价工作,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每一项指标均有落实,有跟踪,资金支出规范高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1.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15.22万亩,收购计划41.2万担,其中:云烟87品种10.81万亩、29.24万担,K326品种3.5万亩、9.5万担,红大品种0.91万亩、2.46万担;全县合同计划分解落实到8个乡(镇),60个村委会,225个村小组,10178户烟农,户均面积14.95亩;全县规划落实州、县、乡(镇)、技术员四级样板136片4.38万亩;2月18日至3月19日分批次、分梯度开展育苗工作,育苗母棚数12865棚;4月1日完成全县整地工作;4月20日完成理墒工作;4月15日至30日全面完成15.22万亩烤烟抗旱移栽工作。当前烤烟旺长期10.55万亩,占比69.31%,现蕾期3.68万亩,占比34.20%,封顶面积0.99万亩,占比6.50%,已完成揭膜除草培土面积15.22万亩,占比100%。
2. 烟叶税税收收入计划1.365亿元,2021年力争实现1.5亿元左右。
3.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绿色食品证书的有4户企业10个产品(云南瑞禾农业发展责任公司彩云红梨、早白蜜梨,泸西云露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雪花梨、早白蜜梨,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西兰花、番茄、菠菜、娃娃菜、生菜,泸西县永宁乡法衣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桃子)。
4. 开展党建活动,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全面加强组织、思想、廉政和作风建设,为全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组织建设上,按照五个标准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突出 “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经常化、制度化,严格按照“1+5+X”要求,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从严从实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紧紧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开展网上党员身份认证、宣传教育、党员管理、党务公开等工作,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服务化、高效化和科学化水平。先后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6次,召开党员大会2次,党组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2次,党员积分管理6次,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2次,志愿者进社区、挂联村委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5次。实现了支部党员“智慧党建”APP安装全覆盖,发布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会议通知12条次,会议纪要70条次。
5.核心烟区建设面积1.5万亩,率先在全州出台《泸西县核心烟区保护管理办法》,为稳定和恢复核心烟区提供制度保障。依托示范样板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采取村综合服务社流转、烟农合作社流转、与土地流转业主合作流转、烟农自行协商组团流转等多种模式。开展烟葱(菜)轮作试验,烟区布局向好田好地集中规划,烟区恢复和建设逐步深入,稳固烟叶生产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烟区产能占比。据统计2021年全县核心烟区土地流转面积1.8万亩。
6.烤房修缮数计划500座, 2021年修缮烤房600座,目前已完成县级验收,确保当年投入使用,当年发挥效益。
7.田间机耕道路修缮计划50公里,实际完成54公里。
8.计划设置人工防雹点17个,实际设置人工防雹点16个。
质量指标
1.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理论知识学习率,截至6月底,“学习强国”积分10000分以上的4人,6000分以上的11人,参学率100%。
2.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
3.上级各项纪律、规章履职尽责率100%
4.补助对象准确率100%
5.防雹完成率100%
6.全县烟区15.22万亩烤烟大田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清除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0%
7.预算资金使用率100%
时效指标
1.各项工作完成及时率100%
2.发放补贴及时率100%
成本指标
三公经费控制率100%
(二)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始终坚持烤烟支柱不动摇,以“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为目标,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聚焦“好田好地种好烟”,全面推进泸西烟草高质量发展,为泸西财政提供税源保障、为群众增收增添砝码。截至到5月1日,全县共完成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15.22万亩,完成种植任务的100%,户均面积达14.95亩。抓实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品牌化绿色化发展,烟叶质量得以提高、烟叶损失得以降低、品牌创建效益明显。
2.社会效益指标,烤烟在我县的支柱地位不可撼动、不可替代、不可削弱,近三年来每年全县“两烟”销售收入达17亿元左右,上缴财政税收基本稳定在2.5亿元左右,年均可解决1.5万户、3万多人的就业与增收,打造优质烟叶、绿色烟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烟农生活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3.生态效益指标,以“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为目标,突出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聚焦“好田好地种好烟”,全面推进泸西烟草高质量发展,购买植保无人机13台,成立了无人机植保统防专业队,定期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2021年计划飞防4.3万亩)。在中枢镇、金马镇等蔬菜较多区域移栽前利用无人机进行蓟马飞防,在各育苗点利用无人机进行杀虫飞防。加强农残管控,全面禁止使用高风险、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化肥减量、秸秆还田等土壤保育技术,构建以烟蚜茧蜂、性诱剂等病虫害立体绿色防控体系,提高烟叶安全性。进行药瓶药袋、地膜回收处置, 强化绿色生产,推广施用有机肥及绿色防控。每年化肥、农药使用下降10%。
4.可持续影响指标,推动烟草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烟农满意度和内部职工满意度95%以上。
三、年度(季度)预算执行情况
(一)资金到位情况
资金到位率100%。
(二)支出情况
因县财政国库资金紧张,导致支出进度缓慢。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烤烟种植按计划15.5万亩,计划收购任务42万担。因与州政府下达的指导性计划15.22万亩,收购任务41.2万担,所以出现指标偏差。
2. 核心烟区建设面积1.5万亩,因县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州出台《泸西县核心烟区保护管理办法》,为稳定和恢复核心烟区提供制度保障。加大了工作落实力度, 2021年全县核心烟区建设面积1.8万亩,所以出现指标偏差。
3.烤房修缮数计划500座,因州烟办增加烤房修缮资金,实际完成烤房修缮600座,所以出现指标偏差。
4. 田间机耕道路修缮长度计划50公里,因为更好地服务烟农,方便烟农,实际完成田间机耕道路修缮54公里,所以出现指标偏差。
5. 设置人工防雹点个数计划17个,因州气象局不再审批流动防雹点而减少1个,实际运行的人工防雹点16个,所以出现指标偏差。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持续围绕“三个破题”努力。“在哪种烟、谁来种烟、用什么方式种烟”依然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突破的方向。受限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土地流转价格高、难度大,烟农、烟田流失风险依然存在。
(二)气候因素依然复杂。泸西烟区整体处于冰雹灾害发生带,冰雹灾害频发,历年均有冰雹、洪涝、大风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压力较大。
(三)新型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泸西县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相对丰富,但企业个体实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部分生产者认为“三品一标”认证费用高、程序繁琐,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巨大利润,体现不出优质优价,参与认证的积极性不高。
六、建议
(一)继续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模式,稳核心烟区、稳定烟农队伍。探索以合作社为主的土地流转模式,采取以合作社为主体组织流转、合作社成员3-5人组团流转两种模式,优化种植制度,提升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机械化推广应用,减轻烟农负担,提升烤烟种植比较效益,促进“烤烟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泸西县核心烟区保护管理办法》的政策支持,稳定核心烟区、稳定烟农队伍。
(二)抓好大田管理。牢固树立“向大田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思想,着力抓好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田间卫生、烟叶留养成熟度等大田中后期管理工作,以大田管理保障泸西烟叶特色,推动烟叶大田生产整体水平提高,提升烟叶质量及有效供给水平。
(三)抓好品种纯度。建立常态机制,巩固品种种植纯度治理成效,抓重点区域、管重点人群,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压实责任,将烤烟品种纯度作为烟农星级评定的重要一环,利用收购政策做好对非安排品种的管控,杂劣品种在C3F以下定级。
(四)抓好样板建设。持续抓好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及标准规范的落实,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均质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田间烟叶生产水平。
(五)抓好绿色防控。针对当前主要发生病虫害,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前组织进行统防,及时清除杂草、病株, 全面指导好烟农科学用药,对症施药,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方法、次数、防治时期和安全间隔期,充分利用全县4个快检站做好农残快检,动态监管农药施用情况,减施化学农药,提高烟叶安全性。
(六)抓好成熟采烤和封顶留叶。以站为单位,召开封顶留叶现场培训会,指导烟农针对气候、品种、烟株长势及土壤肥力等,适时封顶、合理留叶,促进烟株协调生长,提高烟叶内在质量。把烟叶成熟采烤工作作为烤烟中后期管理的重点来抓好落实,聚焦烟叶成熟度养留及采烤工作,全面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从7月中旬开始,全县烟叶烘烤培训工作开始启动,特别针对采编装、生物质燃料烘烤、特色品种烘烤等重点进行培训。
(七)抓好“2260”、STP和烟区综合体项目。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持续抓好“2260”高端特色优质烟叶项目,全面总结成效经验,加强组织管理和工商协同,狠抓技术措施落实,保证“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效果持续提升;抓实STP试点,严格落实标准要求,保证试点效果;持续推进逸圃烟区综合体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保证项目进度。
(八)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密切关注近期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不确定性因素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特别关注局部大风、冰雹及短时强降雨影响,加强防洪排涝。
(九)提前谋划收购工作。提升对烟农的服务能力水平,着力配齐烟叶收购点人员,员工任点长,验级员实行站内交流,选聘人员实行推荐制,所有收购人员聘任的人员须经站长、点长审核同意,收购人员及其同村、亲属交售烟叶实行回避制度,着力营造公开公正的烟叶收购环境,收购重心前移,加大入户预检指导工作,持续提升对烟农的服务水平,保障烟叶收购快验快收快调,提振烟农种烟信心,遏制烟农减少势头,同时,积极宣传,正面引导,做好烟农代表交烟试点工作。
(十)强化宣传、主动服务,推动绿色品牌建设。一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经营主体树立品牌意识,指导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组织材料上报认证,指导获证企业做好无公害复查换证、绿色食品续展、有机食品再认证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产业品牌规划方案编制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工作。三是加强产品和品牌市场监管,实现绿色有机产品优质优价,推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请县财政局绩效评价管理科加强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业务培训。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2021年8月18日
附件【附件2-1: 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