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142
  •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0-11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泸西县教育体育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和依据

  根据《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泸西县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泸政复〔2012〕98号)文件精神,按照《泸西县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教师自愿申请、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原则,经县教育体育局党组第23次会议研究同意,2020-2021学年安排脱产支教教师21名。

  (二)项目绩效情况

  2020-2021学年“三区”人才教师专项计划资金,每人每周不少于12节课,每人领取补助2.3万元。

  (三)项目资金安排和支出情况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2020-2021学年“三区”人才教师专项计划资金471500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2020-2021学年“三区”人才教师专项计划资金,2020年安排城区教师21名到农村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每周课时量不得少于12节,支教期满后按每年2.3万补助发放给支教教师本人,补助金额包含国贫县三区人才计划每人每年国家补助2万和县财政补助0.3万。

  (四)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组织情况

  坚持教师自愿申请、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原则,积极构建科学、合理、有序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现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支架结束后派出学校安排下乡支教教师组织填报服务期满考核登记表,将盖章考核登记表按要求归档。受援学校对支教教师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出公正评价,并出示支教教师任课证明(包括任教学科、周课时量,不得用行政工作量代替教学工作量、自习课不计入工作量),证明须由任教学校校长签字认可(乡镇小学须由小学及中心校长签字),并由受援学校统一交人事科。

  二、年度(季度)项目完成情况及偏差分析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在1-6月未使用资金。

  2.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支教教师于2021年7月结束支教,2020-2021学年“三区”人才教师专项计划资金471500元,在1-6月并未使用资金。

  三、影响项目绩效目标的主要问题

      无

  四、项目产出指标完成情况预测、后续工作计划

  后续项目资金能后按时发放。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流动制度,是实现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需要,是提高校长队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学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组建教师流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组织实施本校教师流动工作。交流学校要为交流人员提供基本的住宿及办公条件,积极为交流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交流人员能够安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建立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由城区学校向乡镇学校合理流动。各种层次的评优评模在同等条件下,把交流的经历和业绩作为优先考虑的依据。因病、孕等原因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纳入当年度交流对象。各乡镇中心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校级领导、教师交流制度,加强本中心校各小学校级领导、教师间的交流。

  3.强化监督,严明纪律。在教师流动工作中,组织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教育督导室将把教职工流动纳入督导评估系列,制定活动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对出色完成教师流动任务的学校和在流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对因工作方法不当,组织措施不力等致使教师流动工作方法开展的学校领导给予相应处分。对打击报复,寻衅闹事的教职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六、建议和改进措施

  无。

  单位名称(盖章):泸西县教育体育局

           2021年8月20日



附件【号附件2-2:泸西县教育体育局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跟踪管理情况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