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757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2-07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信访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提

  附件1

  泸西县信访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自评报告提纲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信访局部门2021年末实有人员编制4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含行政工勤编制1人),事业编制1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6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人),事业人员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其他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二)单位职能职责

  1.负责处理国内群众、境外人士、法人及其他组织通过信访渠道给县委、县政府及领导同志的来信来电和网络信访事项,接待来访。

  2.承办上级机关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督促检查办理落实情况。

  3.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意见建议。

  4.综合协调和指导全县信访工作。组织开展联合接访工作,交办、转送信访事项,承担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复查复核工作,协调跨乡镇、跨部门、跨行业信访事项的处理和到州赴昆进京访的处置工作。

  5.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年度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1.抓组织领导,推动信访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研究安排部署信访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信访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信访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制定下发指导性文件对全县信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信访工作。二是压实责任,建立完善信访工作体系。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完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三是履职担当,落实信访工作属地责任。推动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树牢“抓信访促稳定”意识,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包案化解信访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研究解决重大信访问题,深入一线指挥处置重大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落实属地责任,把信访问题妥善处理在当地。

  2.抓源头预防,减少信访总量。一是开展风险评估,从制度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泸西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要求并督促各重大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作出“大、中、小、无”四个等级的评估,对重大项目实施作出不能实施、暂缓实施、慎重实施(或部分实施)、可以实施的评估结论,有效防止因决策、政策、项目失误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从制度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二是落实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在政策措施层面,对出台的文件,凡是于法无据、有损群众合法权益的,进行废止或修改,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在行政执法层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办事流程、严格执法程序、全面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坚决防止因行为不当,不作为、乱作为,引发新的信访问题。三是坚持领导接访,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坚持推动领导干部接访常态化,原则上每周三(法定节假日除外)由一名县级领导到县信访局接访群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接访、约访群众,化解信访问题;分管领导及其他县级领导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并带案约访、下访、回访,各乡镇各部门领导也带头接访、包案协调处理疑难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

  3.抓积案化解,遏制信访增量。一是科学分类,及时交办信访突出问题。对梳理排查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按照“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提出具备化解条件的限期化解、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化解的积极化解、不具备化解条件的进行包保稳控三类工作建议,并就每件信访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指导化解信访问题;明确每件信访案件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牵头领导、县级包案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集中交办后,县委信访联席办又具体向县级包案领导呈报信访包案告知单,向乡镇、部门牵头领导和责任领导发出交办函、督办函,层层压实责任,要求按照“五个一”抓好落实,下决心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各责任单位围绕任务走进信访人家中,听取诉求、分析信访人真实想法、结合家庭情况查找解决问题突破口,对接现行政策,在不违背法律政策前提下,积极整合民政、残联、人社、工会、住建等各方面资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化解信访问题的合力,下决心解决到昆进京人员信访问题。三是合理救助,促使上访群众息诉罢访。将一批“骨头案”、“无头案”,找不到执行主体的涉法涉诉案件,涉及政策范围广、跨越年代长、解决难度大以及一些合情合理、但缺少政策依据的历史遗留信访问题,适时使用特殊疑难信访专项资金进行妥善化解,促使案结事了、停访息诉。

  4.抓信访秩序,规范信访行为。一是依法治访,坚决打击处置非访行为。一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重复到昆进京上访人员实行公安训诫谈话制度,对非法组织、煽动、串联,破坏信访秩序的非访违法人员,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依法打击处理,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二是诉访分离,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坚持把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剥离出来,实行“诉访分离”,运用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维护司法权威和群众合法权益;正确引导上访群众依法依规按程序反映问题,并强化属地责任、提高信访工作效能,推动信访事项及时就地解决,维护正常信访秩序。

  (四)部门管理制度

  根据本单位职能,分别制定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公文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约束职工行为,便于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的推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绩效跟踪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泸西县财政局关于开展绩效目标公开、自评和跟踪监控相关事项通知》(泸财〈2021〉105号)文件精神,由局长带头,相关科室配合,对各项目绩效跟踪工作、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三、年度(季度)预算执行情况

  (一)资金到位情况

  截止2021年6月30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2000元(县级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二)支出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000元。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2021年6月30日,我单位监控范围为2021年1月至6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2000元,支出金额为72000元,支出率达100%,部分项目正在推进中。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建议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无效低效支出,集中保障重点刚性支出,确保公共财政更多地用于保重点、保项目、保民生、促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经济发展必须稳中求进,做好财政资金收支管理,坚持好刀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力求使财政资金发挥做大效益。

  (三)始终把推动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坚持强保障、惠民生,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泸西县信访局

  2021年11月29日



附件【号附件2-1:1-6 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