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1-03757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12-07
-
时效性有效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3、项目实施单位: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农田建设管理科
4、项目性质:新建
5、建设地点:泸西县旧城镇松鹤村委会松鹤、三家村、乐业3个村小组。
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路边排灌渠5条长2798m。(2)新建田间道路5条2798m,路基宽5m,砂石路,其中硬化路1条,长768m。
7、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申请2020年第五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0万元。
8、建设期限:2020年6月-2020年12月。
(二)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工程措施,实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和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提高泸西县旧城镇松鹤村委会松鹤、三家村、乐业3个村小组1689户58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617人)的1667亩耕地质量在原基础上平均提高一个等级以上,标准粮食亩均单产在400公斤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0年3月12日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0年第五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安排的通知》(泸开组〔2020〕20号)文件下达资金200万元。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位资金200万元,现支付完成177万元(88.5%)剩余资金待审计报告出来后按审计结果支付。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明确了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及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财政整合资金相关规定执行。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1.整合项目要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为切实搞好2020年旧城镇松鹤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按照《泸西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化室关于2020年第一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分配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实行建设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预决算审核制、合同管理制。把建设任务和质量管理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坚持不与验收;项目实施完工后,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书面验收申请,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
2.资金管理。严格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及泸开组办[2020]13号文件执行。对于财政投入资金实行单独立帐,实行县级报帐制。
一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实行专账、专人管理。所有项目资金直接拨付用款单位,减少资金周转环节,提高使用效益。
二是规范报账程序,加强会计核算。建立统一的报账模式、规范的运行流程,严禁手续不全报账,严禁虚假报账。
三是工程验收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把资产移交至旧城镇。明确产权归属,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发挥应有效益。
四是严格执行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度。在立项前、实施前采取宣传单、张贴公示内容等形式将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工程及数量、财政资金等情况向项目区群众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增加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3.项目建后运行管理。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由项目法人单位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建档,明确产权归属,并协助乡(镇)村组建适宜的管理组织,配备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必须要吸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参加,管理措施上采用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另外要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落实管护主体,制定严密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确保项目工程建得好,管得好,效益好。
根据工程的不同作用及地位,采取相应的不同管理方式和保障措施。结合项目区现有的有效管理形式,在进一步宣传教育、组织发动、政府参与监督管理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工程进行管护。
目前,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工,竣工结算编制完成还未审计,在施工期间未发生过施工安全事故。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投资20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结算,实际完成投资等待审计结果,以审计结果为准。
2.项目完成质量
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初步验收为合格工程,还未报泸西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验收。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工程批复内容为(1)新建路边排灌渠5条长2798m。(2)新建田间道路5条2798m,路基宽5m,砂石路,其中硬化路1条,长768m。
已按设计批复内容完成,具体完成内容为:(1)建路边排水沟渠道5条长2687m,新建田间道路7条3865.1m,路基宽5m,砂石路,其中硬化路2条,长965m。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田间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通行条件的改善,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发展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带动全乡粮、菜生产的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培育和壮大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种植、养殖业,并形成有机的生物链和产业链,另外利用便利快捷的交通,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后,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田间道建设可以解决雨后通车问题,减少农机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改善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条件,将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对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有重要作用。使田间道真正成为便民路、致富路。项目建设不但鼓舞了项目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斗志,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实现脱贫目标的决心。因此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显著。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工程目前已完成批复设计内容,质量合格,资金未超批复投资,试运行满足设计要求,能达到预期目标。调查受益群众满意度较高。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及做法
1.坚持“三制”,规范管理
坚持“三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用先进的制度来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是我们采取的一项主要建设管理措施。
坚持工程招标投标制,一方面可以使工程建设公开、透明、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一方面可以选择一流的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保了工程优质、高效的建设活动。
坚持合同管理制,用标准示范合同文本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一切以合同为准,严格执行合同,兑现合同,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又一有力保障。
2.精心组织,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精心组织,对工程建设各方面进行主动控制,是我们采取的又一主要建设管理措施。在组织施工建设上,一方面我们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另一方面,我们重点在工地现场进行了政治氛围的营造。为了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活跃施工现场气氛,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在工地挂出横幅,贴出标语,大张旗鼓地宣传工程。
在工程计划安排上,我们每月根据上月的实际建设情况,确定下月的各方面计划,并对照实际情况逐一检查上月计划完成情况。
在质量管理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团结协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采取多个单位联合现场办公的方法及时处理解决。在施工中,按照施工安全,质量优良,规范规范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联合”监督核查验收签字认可制度。
在工程进度控制上,我们以周进度确保旬进度,以旬进度确保月进度,以月进度确保总的建设进度,并重点抓好每天的施工进度。
在安全生产上,我们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严肃处理违规操作,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在环境保护上,我们时刻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工地环境保护良好,没有对工地周围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3.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严禁“豆腐渣”工程出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团结协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采取多个单位联合现场办公的方法及时处理解决。在施工中,按照施工安全,质量优良,规范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联合”监督核查验收签字认可制度。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及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现场监督指导,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4.严格程序,确保资金效益。项目建设坚持层层审批原则,做到操作程序规范,严格按照上级审批项目建设规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工程进度款拨付管理等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执行,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始终坚持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施工方单位每月书面上报工程进度,领导小组根据工程进度拟定拨款建议,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滞留、浪费资金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和最大效益的发挥。
(二)存在问题
项目目前虽完成了建设任务,但尚未完成竣工验收。下一步将积极督促参建各方进一步完善验收相关资料,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三)工作建议
1.强化绩效理念,深入推进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理念,将“要我评价”的被动认识转化为“我要评价”的主动实践,健全完善制度办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评价工作,提升整体绩效管理水平;
2.强化事前准备,提升评价质量。在推进自身评价工作开展时,结合评价工作实际,完善项目支出评价一级指标体系,规范评价标准,立足管理需求,预设评价重点,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公正、客观、精准,真实反映绩效,如实反映问题,切实提高评价质量;
3.强化结果应用,巩固评价成效。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财政资金重点评价为契机,强化结果应用,及时整理、归纳、分析评价结果,将结果应用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落脚点,巩固评价成效,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更好的促进我县农业事业的发展。
4.我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在筹集项目配套资金上十分困难,希望在今后的项目投资计划中,尽量减小县级配套资金的比例,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附件:2020年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松鹤、三河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管理考核自评分表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21年5月12日
附件【附件1-1:2020年泸西县旧城镇青禾、松鹤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表) (1).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