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757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2-07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关于2020年泸西县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关于2020年泸西县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为加强救灾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局扎实认真地开展了泸西县2020年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项目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形成如下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泸西县2020年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项目(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

  在全县五镇三乡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灾害,实现防控面积1.5万亩。

  (二)项目绩效目标

  对发生区域防控处置实现全覆盖,努力减轻危害损失,减少外迁虫源虫量,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确保不出现玉米大面积连片成灾毁种现象,科学用药,不影响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计划。

  通过加强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治,草地贪夜蛾重大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技术培训250人次,技术人员下乡指导35次以上,全县设立性诱定点监测25个,项目区农民满意度≥85%。

  二、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的通知》(云财农[2020]28号),《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的通知)》(红财农发【2020】18号),列支财政资金35万元,支出预算科目2130199、名称其他农业农村支出专帐。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项目资金总额35万元,为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专用材料费30万元:购买农药甲维盐、虱螨脲用于统防统治支出27万元,购买性诱剂诱捕器所需诱芯,支出3万元;

  (2)、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监测点监测人员劳务费2.5万元;

  (3)、培训基层人员、标识、标牌、宣传资料费2.3万元、

  (4)、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下乡伙食补助0.2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做到资金拨付自下而上,从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申请-项目实施单位审查-分管领导审核-分管财务领导确认-局长最后把关审核通过,这样一套集体负责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项目资金的管理。对重大事项资金拨付,采取局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形成会议纪要的方式研究解决,确保了项目财政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一是根据项目实施要求,泸西县五镇两乡的重点发生区域进行统防统治。项目实施严格执行“五统一”进行统防统治。

  二是加大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力度,为科学绿色防控奠定基础

  县植保站发布病虫情报4期,广泛宣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利用技术资料、印发明白纸等手段广泛宣传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邀请省、州技术专家和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联合拜尔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三是合理布局监测点,为科学绿色防控作保障

  泸西县植保站根据当地作物布局、种植时间、草地贪夜蛾危害作物种类等实际,科学、合理布局草地贪夜蛾监测点,覆盖全县8个乡镇,兼顾危害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在玉米等寄主作物生长期开展监测。

  四是督查工作:项目实施期间定期开展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深入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全力抓好草地贪防控工作。

  五是项目资料整理:对项目进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表资料、影像资料、信息录入数据、汇总数据、发放名册等立卷归档保存,做到专人、专管。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收到中央救灾资金共计35万元,达到了计划年度指标值≦35万元的标准进行。

  2.项目完成质量:(1)统防统治1.9563万亩,完成计划1.5万亩的130.42%。其中白水镇4712亩、午街镇5951亩、中枢镇1100亩、金马镇1100亩、旧城镇2400亩、三塘乡2200亩、永宁乡2100亩。(2)共举办草地贪夜蛾相关知识培训次数11次,培训人数926人,完成计划250人的370.4%。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技术培训,同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使大多数种植掌握主要绿色防控技术技术指导130余次,完成计划35人的371.4%。发放宣传资料3200份。

  (3)全县共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数量25个,完成计划的100%。其中中枢镇监测点2个;午街铺镇监测点6个;白水镇监测点2个;金马镇监测点3个;旧城镇监测点2个;永宁乡监测点5个;向阳乡监测点2个;三塘乡3个。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统防统治1.9563万亩,完成计划1.5万亩的130.42%。共举办草地贪夜蛾相关知识培训次数11次,培训人数926人,完成计划250人的370.4%。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130余次,完成计划35人的371.4%。全县共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数量25个,完成计划的100%。

  (2)项目实施对经济、社会、生态及可持续的影响:

  通过补助农药让农户自防自治和村级的统防统治,有效的控制了虫情的爆发及蔓延,实现了虫口夺粮,技术人员对全县玉米种植有代表性村组的田块进行好、中、差测产,对测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全县玉米亩产441.2公斤,确定每亩挽回损失48.2公斤,实际损失5.2公斤,该项目全县统防统治面积1.9563万亩,共挽回损失943.1吨,实际损失101.73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监测点建立,为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能有效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防治;技术人员针对项目区开展农民满意度,通过调查满意度为93.7%。在最适合的防治时间内进行科学用药,且能针对性使用药剂,有效的减少了农药用量;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了植保技术的普及,同时提高了植保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接受度,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项目的实施,发挥了政府救灾资金的作用,有效的控制了虫情的爆发及蔓延,实现了虫口夺粮,促进农民增收,通过监测点建立,为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能有效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防治;在最适合的防治时间内进行科学用药,且能针对性使用药剂,有效的减少了农药用量和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接受度,产生了较好效果。根据项目落实执行自评绩效评价标准,我县落实执行泸西县2020年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工作项目总分100分,自评分   分(具体详见附件2),扣减    分。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强化监测预报,确保早发现早预警

  全面展开监测。于3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全面展开系统监测,主要以性诱调查主,田间调查、农户走访相结合、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全县共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数量25个,其中中枢镇监测点2个;午街铺镇监测点6个;白水镇监测点2个;金马镇监测点3个;旧城镇监测点2个;永宁乡监测点5个;向阳乡监测点2个;三塘乡3个。 各乡镇农服中心积极参与本区域内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防控方案,明确了专人负责开展监测调查,同时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广泛展开大田调查, 确保做到不漏一村一镇、不漏座落田块,确保及时发现、全面掌控、尽早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全年共发布,发布病虫情报4期。

  2、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全面加强技术指导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面对面培训、重点培训以及电视、广播媒体培训、利用赶集天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把科技知识传达给广大农民朋友。全年举办草地贪夜蛾相关知识培训次数11次,培训人数926人,技术指导1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200份。通过培训,转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对病虫害防控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其科技意识、风险意识等,为加快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3、科学制定防控对策,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

  按照以保幼苗、保心叶、保产量为目标,实施“治早治小”策略。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措施和以化学防控为主的应急防控技术措施进行推广。

  对分散或点状产生的村组和田块,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对连片产生区域,组织植保专业防治组织展开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青储玉米,以理化诱杀、生物防治为主,统筹使用高效安全农药;

  对已发生区域做好扑杀工作,防止虫情扩大蔓延;对潜在发生区重点排查,重点防控;对未发生区做好监测。对玉米苗期至小喇叭口期被害株率达 5%、大喇叭口期至穗期被害株率达10%的达标田块,掌握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重点抓住1-3龄幼虫最佳用药窗口期,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对准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的方式对作物进行喷药扑杀防治。防治方式:一是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以及多杀菌素、印楝素等生物农药。二是化学防治:在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药剂选择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甲维·茚虫威、甲维·虱螨脲、甲维·虫酰肼等高效低毒药喷雾进行防治。

  4、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有效控制危害

  对县域范围连片面积较大,危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0%时,害虫达偏重及以上程度产生,提出应急防治对策建议,划定应急防治范围,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控制危害,最大限度下降危害损失。

  利用2020 年中央农业生产和救灾资金(草地贪夜蛾)采购的性诱剂和防治药剂,县植保站购买甲维盐、虱螨脲等农药分发到各乡镇,对各乡镇的重点发生区域进行统防统治,统防统治面积1.9563万亩,满足了各地应急防治需要。

  同时采购中捷四方生产的性诱剂诱芯1800余根,在全县五镇三乡开展了理化诱杀。在成虫产生期,进行了理化诱控技术的示范推广。

  在白水镇牛牛牧业公司1200亩和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四个村小组601.3亩(涉及1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的青贮饲用玉米。采用甲维盐和虱螨脲进行了统防统治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示范样板建设,通过样板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户看有照样,做有榜样。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1)、由于当前农户作物种植的自主性,导致统防统治难度增加,还有部分农户对玉米作物的不重视,导致防治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苗、中期保心叶、后期保穗,造成防治时间监测体系不健全,加之乡镇一级和村一级基本无专门的植保监测人员。

  (3)、监测工作基本上停留在田间症状诊断和眼查目测上,影响测报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建议

  (1)继续抓实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培训。继续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培训,引导农户正确认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提升识别和防控能力。

  (2)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同时根据虫害发生特点及时组织邀请专家,分析草地贪夜蛾发生的现状和趋势,细化工作方案,优化技术方案,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防治,将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附件:

    1. 绩效目标(自评)申报表   

  2.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

  3. 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表

  4. 绩效目标自评表

  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21年4月28日



附件【2020年泸西县草地贪夜蛾防控实施补助资金(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