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830
  •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2-15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2020年度政府决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252703100011000

  目 录

  一、财政决算报告(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泸西县2020年度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二、泸西县2020年度政府决算公开表(附件1)

  三、泸西县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变动情况的说明(附件2)

  四、泸西县2020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附件3)

  五、泸西县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说明(附件4)

  六、泸西县2020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说明(附件5)

  七、泸西县2020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执行结果说明(附件6)

  八、泸西县2020年 “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附件7)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泸西县2020年度

  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1年12月14日在泸西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上)

  泸西县财政局副局长 李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就泸西县2020年度地方财政决算作如下报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去产能等减收因素,以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隐性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不断加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圆满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1. 收入执行情况。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49 0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8.1%,比上年决算数148 774万元增收252万元,增长0.1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3 7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2.42%,同比减收2 213万元,下降6.1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7 5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1.81%,同比增收668万元,增长9.74%;上划州级收入完成2 2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87.78%,同比减收335万元,下降13.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 520万元,超收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06%,比上年决算数103 388万元增收2 132万元,增长2.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 8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6.16%,同比增收967万元,增长1.83%;非税收入完成51 6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4.49%,同比增收1 165万元,增长2.31%。

  2. 支出执行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0 962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决算数320 916万元减支29 954万元,下降9.33%。

  3.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300 8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 520万元,返还性收入3 01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8 283万元(含共同事权66 0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2 691万元,上年结转2 00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6 0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 200万元;支出总计300 89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0 96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 647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4万元,补充预算周转金-2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 22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1. 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9 3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30.44%,比上年决算数35 761万元减收16 368万元,下降45.77%,减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工作未完成既定任务所致。

  2. 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8 3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决算数22 667万元增支15 711万元,增长69.31%。

  3.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收入合计53 55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9 393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0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9 641万元(含抗疫特别国债5 836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8 0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 500万元;支出合计53 55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38 378万元,调出资金6 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 60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 57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28减少327万元,下降99.7%;支出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327万元,下降99.7%,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及平衡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 44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94 021万元增加58 422万元,增长62%;支出146 75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84 486万元增加62 272万元,增长74%,本年结余5 684万元,累计结余82 277万元。

  (五)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情况

  2020年,全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7 896万元,原用途安排使用489万元,政府统筹使用27 407万元。

  (六)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债务期初余额124 290万元,期末余额142 19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2 215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09 982万元。当期新增27 700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9 7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8 000万元;当期减少9 793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偿还9 7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偿还90万元,外债偿还3万元。全年偿还利息3 895万元,偿还资金来源于年初预算安排资金。或有债务期初余额14 525万元,期末余额14 525万元,无增减变化。

  (七)预算平衡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020年,省、州在会计年度结束后,先后出台医疗卫生领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教育领域等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转政策,一般公共预算上解增加375万元;我县根据中央土地免计提政策对中央、省、州部分免计提,但省、州最后未执行该政策,导致我县政府性基金增加上解3 508万元。以上两项上解3 883万元均为政策性新增,我县将在2021年及2022年偿还州财政局。

  二、2020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努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截至12月11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缺口26 283万元,直到12月29日才完成年初收入目标,全年一次性收入高达44 000万元以上,一次性收入占比41.72%,收入进度缓慢给预算执行、预算平衡造成巨大困难,为确保如期完成收入任务、保工资支出和预算平衡,财政部门穷尽一切办法,采取盘活资产资源、存量资金、清欠耕占税等措施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二)以保促稳,全力支持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努力克服减收因素多、增支压力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长效机制,科学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积极调度财政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前提下,全力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支出。全年“三保”支出193 376万元,其中:保工资132 059万元,保运转9 783万元,保基本民生51 534万元。民生支出完成240 50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 27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0 682万元,保粮食能源安全投入134万元。保市场主体方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新增减免税收3 524万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1 728万元;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1 796万元。稳金融方面,偿还政府债券本息13 685万元,其中:本金9 790万元,利息3 895万元;偿还隐性债务本息53 228万元。

  (三)全力防控和消除疫情影响,促进社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疫情防控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履行职能,切实为全县防疫工作有序开展提供财政支撑。自1月26日(正月初二)起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值守,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调拨资金,确保防疫支出所需,全县共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 421万元,其中:中央906万元、省级219万元、州级113万元、县级634万元,专门用于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疫情防控人员等支出,有效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减轻企业负担,对全县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减半征收2020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全额退还疫情防控期间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减免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租金等措施,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全力加大创业融资支持,全县企业贷款到期8家,续贷金额4 203万元;疫情期间共发放贷款

  5 308笔38 093万元,其中:企业复工复产163笔14 613万元,为17家企业提供低息贷款2 25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9笔13 460万元,其中:贷免扶补571笔8 4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63笔3 915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4笔1 100万元;支付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1 58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 111万元、省级资金334万元、州级资金116万元、县级资金26万元。

  (四)大力支持“三农”发展,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51 792万元,同比增支16 961万元,增长48.7%。扶贫资金支出23 767万元,同比增支5 735万元,增长31.8%;农村综合改革支出647万元,同比减支63万元,下降8.9%;普惠制金融发展支出2 644万元,同比增支1 400万元,增长112.38%。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 703万元,比年初调整计划整合数18 437万元增加3 266万元,增长17.71%,贫困村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县发放惠农补贴6 044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 520万元,受益农户84 805户;陡坡地治理补贴资金217万元,受益农户660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45万元,受益农户52 404户;草原生态补贴资金401万元,受益农户66 000户;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732万元,受益农户2 838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29万元,受益农户869户。惠农补贴资金的及时兑付,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全力以赴惠民生,确保民生支出落到实处

  1. 着力推进教科文民生工程。拨付218万元资助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拨付学前教育发展“一村一幼”及维修改造资金442万元,用于2所幼儿园维修改造,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1 662万元,其中:公用经费4 294万元,特殊教育公用经费289万元;享受贫困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29 536名2 825万元,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53 172名4 254万元。拨付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3 626万元,加固改造校舍面积2 604平方米,新建教学楼8幢、宿舍楼1幢、篮球场1个。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拨付783万元补助金,受益贫困生达2 171人;为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1 322人120万元;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1 076人244万元。拨付资金284万元用于33所中小学校厕所改造,面积达2 842平方米。各项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2020年共拨付各类文化专项资金362万元,用于保障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乡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障工作,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运行维护等。拨付100万元“旅游革命”奖励经费,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拨付资金80万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拨付1 000万元用于云南足球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楼建设,支持发展体育产业,落实促进体育消费政策,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全省足球发展,促进泸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社保资金高效运行。2020年,全县在册城市低保对象1 958户2 618人、农村低保对象6 961户11 447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5 62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1 448万元、农村低保4 175万元;全县在册城市特困人员301户301人,发放城市特困资金37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395户395人,发放农村特困资金452万元;城乡临时救助2 475户6 287人,发放资金51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2 062万元,其中: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个人缴费补助1 070万元,直接资助各类医疗救助992万元。

  (六)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20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减轻企业负担、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关精神,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费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费全辖收入21 877万元,县本级8 512万元,其中:税收21 246万元(县本级8 056万元),非税收入631万元(县级456万元)。因降费率、阶段性减免等政策影响,减免各项社会保险保费8 116万元,主要减免项目为:因阶段性减免政策影响,全县减少各项社会保险保费2 963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保费2 442万元、失业保险保费135万元、工伤保险保费386万元。因费率减免政策影响,全县减少各项社会保险保费5 153万元,其中:养老保险保费4 606万元(企业养老保险1 258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3 349万元)、失业保险保费475万元、工伤保险保费72万元。医疗保险保费减少733万元。

  (七)全力做好金融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开展“涉非涉稳”风险专项排查宣传活动及金融放贷领域专项排查宣传活动,对全县小贷公司、典当行及投资咨询公司等相关企业全面深入摸排,加大全县非法集资风险的监测预警力度,从宣传源头防治金融行业乱象。制定了多项关于非法集资和涉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方案,全面纵深推进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泸西县政府债务管理领导小组,严控债务增量,积极化解债务存量,2020年政府性债务余额142 197万元,未突破2020年限额202 000万元,到期债务本息为13 685万元,其中:本金9 790万元,利息及手续费3 895万元,预算安排13 685万元用于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向上级财政部门申报再融资债券资金9 700万元置换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偿还政府债券本息13 685万元,其中:本金9 790万元、利息3 895万元。或有债务余额14 525万元无变动。2020年共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8 000万元,分别用于泸西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10 000万元、泸西县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8 000万元。

  (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截至2020年9月,基本完成县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县级相关部门控股及管理的12家县属国有企业股权、资产100%无偿划转至泸西县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经营,关闭注销2家县属国有企业,目前泸西县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达22家,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468 948万元,同比增长14.1%;负债291 566万元,同比增长19.4%;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77 382万元,同比增长6.34%,资产负债率62.17%。集体企业国有资产总额7 740万元,与年初相比减少7.34%;负债4 325万元,与年初相比减少10.33%;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为3 414万元,与年初相比减少3.25%,资产负债率55.88%。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及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等工作,全年共批复出租出借资产26次,实现出租出借收益233万元;全年共批复处置资产16次,账面原值1 231万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应落实减免房租涉及面积22 533平方米,惠及市场主体户数272户,减免金额799万元,减免落实率100%。

  (九)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1. 预算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为提高全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我县与全省同步升级了云南省地方财政预算标准化管理平台,实现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指标下达和一体化系统对接,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编制精细化、透明化打下坚实基础。制定印发了《泸西县县级项目库管理办法》《泸西县县级财政支出预算指标管理办法》等十项制度和泸西县刚性支出标准、泸西县2021年部门预算基本支出核定方案,重新梳理了支出保障分类,从预算编制、项目库管理、指标推送等进行了规范,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县级部门预算管理。将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县委中心目标考核,稳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全年组织对1个部门实施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182个财政专项扶贫及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评价财政资金33 338万元,2020年绩效考核工作正有序推进,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各单位公用经费到位数。

  2. 政府采购管理规范运行。加快推进全县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全县已有82家企业成功在“政采云”平台注册成为政府采购正式供应商,累计销售金额1 289万元,其中:2019年331万元,2020年958万元,增长189.05%;全县88家预算单位通过“政采云”平台网上超市累计订单数447笔,购买商品11 199件,交易额813万元,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交易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线上办理,大大提升了政府采购服务效率。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审核258个,预算采购金额11 538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1 044万元,节约资金494万元,节约率4.28%。全县完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2项904万元,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增加了公共服务供给。

  3.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2020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 161万元,同比减少116万元,下降9.09%,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160万元,同比减少217万元,下降57.5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支出1 001万元,同比增加106万元,增长11.9%;无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一般性支出22 040万元,同比减少1 233万元,下降5.3%,压缩的一般性支出全部用于“三保”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2703100011111



附件【1.xls
附件【2.docx
附件【3.docx
附件【5.docx
附件【4.doc
附件【6.docx
附件【7.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