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3839
  • 发布机构
    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12-16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2700435701000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和旅游的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全县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起草文化和旅游规范性文件。

  负责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负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负责全县文化艺术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推进文化艺术旅游人才技能培训。

  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指导全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全县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国际、国内推广,拟订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负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拟订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指导文物、博物工作。

  负责规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督,推进全县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

  牵头、负责全县文化和旅游综合执法,组织查处全县性、跨区域文化、文物、旅游等市场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大案要案,维护市场秩序。

  负责文化和旅游对外、对港澳台及境内交流、合作和宣传、推广、促销工作,组织大型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活动。

  指导、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负责全县智慧旅游建设。

  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加大旅游市场、智慧景区的监管力度,狠抓宣传营销,10月在上海徐汇区组织举行“高原至美,花卉泸西”—红河州泸西县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现场签订了泸西、徐汇两地帮扶宣传推广合作协议。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州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圆满完成了2020年“10座”旅游厕所建设目标任务。通过强化宣传营销、市场监管、服务优化、弹性供给等措施,稳控旅游经济,2020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6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1.6亿元。围绕“红高原泸西”的品牌目标,顺利推进城子历史文化名村、东方玫瑰谷国际旅游度假生态园、吾者温泉国际养生度假区、观音山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城子古村项目,紧紧围绕保护和传承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思路,对城子古村进行规划修编及建设,守住“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品牌;东方玫瑰谷项目完成一期投资额9023万元。1.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工作

  文物安全一直是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设有专职安保人员,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执行情况。同时,联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安全大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至今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做法如下:为有效预防文物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文物建筑消防管理水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文物局 云南省公安消防支队关于落实云南省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一项一策”的通知》要求,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制定《文物古建消防安全“一项一策”实施方案》,组织排查等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泸西武庙、吉双村东华寺、桃笑玄天阁等15处),联合县消防大队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完成整改9处。一是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文物图片展览、发放宣传画册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物安全教育,着重对文物保护单位责任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二是强化安全责任。由县人民政府牵头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泸西县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明确文保单位所在地安全监管职责,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了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明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责任人、管理人。三是强化技防能力。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火灾隐患风险等级,给各级文保单位增置灭火器、防火栓等必要的安全防范器材,消除防控盲点。2020年4月对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灭火器进行更换、配置。四是强化安全巡查。建立文物安全检查小组,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做好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基础保护管理工作编制了泸西五凤楼、万寿寺三佛殿以及11个州文物保护单位、3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包括文字、图纸、照片、行政文件等资料在内的规范、完整的记录档案上报省文物局,完善了部分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碑、保护范围界桩的制作安装工作。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2020年,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20万元,对泸西文庙进行三期修缮。协调资金28万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泸西张氏宗祠》进行抢救性保护。 落实免费开放工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重点做好“5 18 国际博物馆日”“6 13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的参观活动,充分发挥泸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西县青少年教育基地、泸西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泸西县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教育基地的作用,讲述泸西红色革命历史。保护先行,配合基本建设,积极开展文物调查、研究及保护工作。2020年4月28-29日,对城子古村104户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文物现状调查,并编制成档案资料。对城子村文物保护单位不合格工程责令停工整顿。

  启动新冠疫情防控预案,做好闭馆期间读者服务工作

  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泸西县图书馆迅速制定并启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于1月24日起县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全部紧急闭馆,取消春节期间所有文化活动,暂停一切读者活动。闭馆期间,免除外借文献逾期费用,加大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线上服务力度,广泛推广数字阅读,4月3日恢复开馆前,共举办线上展览、疫情知识线上有奖答题活动、“致敬逆行 同心抗疫”线上朗读活动等8场次,深入外来人员“安置酒店”开展“送文化”活动等线下服务,疫情防控与读者服务工作“双推进”。

  细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为读者提供安全阅读环境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泸西县图书馆投资2万余元,采购消毒设备、药品、口罩等物资,安装感应式洗手装置、免洗手设备等;抓实消毒工作,自4月3日恢复开馆后,每天开馆前、闭馆后,对外开放的各功能室、主要服务设备、入馆图书均进行消毒处理;加强人员管控,每天进馆人次限制在300人次,滞留馆内聚集人员总数不超过60人,每100平方米人员密度控制在16人以下,人员间距保持1米。

  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切实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

  2020年1月24日至4月2日闭馆期间,以开展线上活动为重点。4月3日开馆后,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继续开展“错延时服务”,全年共接待读者98000余人次,借阅书刊109000余册次,办理借阅证150张;组织开展疫情冷暖百态投票活动、“童话知识大比拼”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刷脸认证“1分钟在线办证”赢话费活动等9场阅读推广活动,服务读者2000余人次;开展线上展览7场,线下展览2场,共有1.9万人次参观了展览。完成本馆新书著录2100册,订购报刊148种;完成3个乡镇图书分馆10000余册图书数字加工;争取北京蔚蓝资金会捐赠价值20万元图书5140册,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资源。推出“读者证在线办理”服务,全新配备人脸识别在线办证功能,办证流程仅需1分钟,提升了办证效率。对接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国家数字文化网、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10余个公共数字文化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泸西县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

  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推进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2020年,采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联建共享机制,整合“两馆”总分馆制建设资金和各乡镇文化站免开资金44万元,与云南世纪读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泸西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项目》合同,购置了数字资源库、数字阅读设备、桌椅、书柜、电脑等平台、设备、资源,新建3个乡镇分馆、3个村级服务点。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了1个总馆、8个乡镇分馆、1个企业分馆、5个村服务点建设,实现了总馆、分馆、服务点“资源共享、通借通还、一卡通用”,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坚持以阅读活动为主线,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

  一是疫情知识竞答系列活动。本活动通过移动端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更大范围的为群众普及正确面对疫情的方式,让读者从答题参与者转变为疫情防控知识传播者。同时,通过群众自我成就感的心理,主动分享和延伸疫情心理防护知识传播范围,倾听读者的真实需求,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增加读者粘性。疫情冷暖百态投票活动。泸西县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传播方式,呼吁大家记录自己独一无二的疫期居家故事、战疫故事等,留下关于这个特殊时期你个人的文字和图片。参赛者可以通过微信端,转发活动进行拉票,投票者可以通过微信端、PC端进行投票,让更多的读者一同分享属于你的故事。

  “元宵猜灯谜,同心抗疫情”活动。2月8日至17日在线举办“元宵猜灯谜,同心抗疫情”猜灯谜活动。本活动以线上的形式,打破空间限制,扩大活动对象范围,实现文化不打烊,用行动支持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共有175名读者参与活动。根据活动规则,对排名靠前的60名读者颁发了奖品,其中1—10名各颁发雨伞1把,11—30名各颁发水杯1个,31—60名各颁发笔记本1本。

  “互联网+数字阅读”活动。4月23日至5月23日举办了“致敬逆行 同心抗疫”线上朗读活动。活动期间,参与者通过“泸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参与线上朗读活动,共有167名读者参与活动,朗读录音64条。根据活动规则,泸西县图书馆对排名靠前的15名读者颁发了奖品,其中1—10名各颁发雨伞1把,11—15名各颁发笔记本1本。4月25日至5月10日组织开展经典百科线上“答题赢礼”挑战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6月1日至10日为庆祝“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欢度六一“童话知识大比拼”线上有奖答题活动。活动期间,参与者通过“泸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参与“童话知识大比拼”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共有38名读者参与活动。根据活动规则,泸西县图书馆对排名靠前的17名读者颁发了奖品,其中一等奖2名,各颁发儿童文具套装1套;二等奖5名,各颁发小米小背包1个;三等奖10名,各颁发儿童油画棒1盒。6月16至6月30日,展出《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诗词特展,共收获10941的点击率。9月25日至10月12日组织开展了“为祖国点赞”国庆节专题朗读大赛,活动通过扫描“朗读云”小程序参与活动。9月20日至10月20日组织开展“阅读金秋·收获未来”争做阅读达人、嬴华为P40手机阅读活动线上活动。

  线下服务活动。1月3日,泸西县图书馆深入白水镇山黑村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这次活动为山黑村农家书补充新书1270册,并配齐了阅览桌椅、电脑、制度等,实现了县图书馆、白水镇分馆、山黑村农家书屋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一卡通用、通借通还”。2月13日,泸西县图书馆根据滞留该县外乡人员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等情况,精选380册图书、期刊,进行消毒处理后配送到泸西金利大酒店、福鼎大酒店两个指定集中接待点,为滞留旅客送去“精神食粮”和暖心服务。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阿庐文化中心举行了第25个“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拉开了“书香泸西”全民阅读活动的序幕。8月11日,泸西县图书馆组织开展“2020年消防安全培训暨应急演练活动”。8月15日、16日,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临近,为服务于我县广大备考者,泸西县图书馆与粉笔教育联合举办了“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免费培训”,3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免费培训。8月17日至28日,举办了“中华神笔”暑期硬笔书法免费培训班,52名小朋友报名参加培训。本期培训班邀请了泸西县“智诚教育”王伟校长主讲,重点讲授书写的三个姿势、五个动作、四种结构和通篇、提速等内容。11月27日,深入县消防大队,与县委宣传部、泸西新华书店联动开展“书香九进”与“扫黄打非”宣传活动,将数字资源送到消防战士身边。建立以文化馆为主导,以乡镇文化站为支撑的农村文化网络,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和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每年组织送戏下乡演出不少于50场。加大对各乡镇业余文艺队辅导力度,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每年送文艺辅导下乡镇不少于20次。加大创作投入力度,挖掘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精品力作。打造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打响“群众大舞台”、“群众广场舞”、“群众歌手大奖赛”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以“群众大舞台”为龙头,抓实“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体系建设,坚持“小规模、大宣传,原生态、创特色”的原则,推动“一乡一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形成有浓郁地方特色、有区域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品牌文化活动。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4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3个。分别是: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本级、泸西县文化馆、泸西县图书馆、泸西县文物管理所。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4人。其中:行政编制2人(含行政工勤编制4人),事业编制3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4人),事业人员42.0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43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43人。

  实有车辆编制0辆,在编实有车辆3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详见附件)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中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收入合计17,120,551.6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6,572,551.50元,占总收入的96.8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548,000.13元,占总收入的3.20%。比上年19,884,843.03元减少276429.14元,减少13.90%。主要原因是2020年单位机构改制,项目资金减少,人员经费变动。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支出合计17,097,743.05元。其中:基本支出10,770,711.16元,占总支出的62.99%;项目支出6,327,031.89元,占总支出的37.01%;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比上年22,063,693.25元减少4965950.2元,减少22.50%。主要原因是2020年单位机构改制,项目资金减少,人员经费变动。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0,770,711.16元。比上年11,717,822.26元减少947111.1元,减少8.08%。人员经费减少、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记实、差旅费、培训费等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9,888,500.86元,占基本支出的91.81%。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882,210.30元,占基本支出的8.19%。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6,327,031.89元。比上年10,345,870.99元减少4018839.1元,减少38.84%。主要原因是:2019年项目经费结转结余过大,上年未实施完成的项目在本年内完成且进行资金支付。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开展部门发展事业项目,推动文化繁荣项目。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573,451.50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6.93%。比上年16,019,833.79元增加553617.371元,增加3.4%。主要原因是:上年未实施完成的项目在本年内完成且进行资金支付。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3,383.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20%。主要用于驻村工作队员经费和办公经费。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12,696,458.2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6.61%。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工资支出及正常运转经费;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259,228.7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3.63%。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工资支出及在职职工养老保险支出;

  9.卫生健康(类)支出893,287.5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39%。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及公务员医疗补助缴纳。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5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30%。主要用于部门发展特定项目开展。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641,094.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87%。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393900元,支出决算为2,910.00元,完成预算的0.7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910.00元,完成预算的0.73%。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节约不别要的开支,本年重点压缩公务务接待费开支。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3,939.00元,下降57.5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00元,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00.00元,下降10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3,739.00元,下降56.23%。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节约不别要的开支,本年重点压缩公务务接待费开支。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节约不别要的开支,本年重点压缩公务务接待费开支。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接待费支出2,910.00元,占100.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0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0.00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公务接待费2,91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2,91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9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接待文旅上级部门指导工作。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94,872.75元,比上年237,597.00元增加57275.75元,增加24.10%。主要原因是经费支出增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机关日常运转相关办公费、水电费、通讯服务费、维修(维护)费、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接待费等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资产总额75750136.16元,其中,流动资产1032924.12元,固定资产71440231.04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2,728,000元,无形资产1元,其他资产548,98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58466374.26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58466374.26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1辆,账面原值293270.73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1,276.73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65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4776.73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42.35%。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需要说明的情况。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促其彼此互谅互让,在自主自愿情况下,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种诉讼外的调解形式。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我国一项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有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完整的工作原则、制度、程序,严格的工作纪律,方便灵活、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因此许多国家把人民调解誉为"东方经验"。人民调解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可以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同时,还能够起到党和政府以及审判机关的助手作用。

  3.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4.专用材料费:机关和事业单位不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

  监督索引号53252700435701111



附件【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表20211215041004206.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