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1-03846
-
发布机构泸西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12-17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隶属于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下属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1). 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2).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3). 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研究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并因地制宜应用于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开展技术、信息咨询服务;(4). 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5). 负责各种重大农业科技措施(项目)的推广应用与管理工作;(6). 完成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0年全县共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9797万亩次,完成计划面积51.51万亩的100.9%,同比2019年51.5151万亩增0.4646万亩,增幅为0.90%;亩均单产360.5千克,同比2019年358.8千克增1.7千克,增幅为0.47%;实现粮食总产18.739万吨,完成计划任务数18.48万吨的101.4%,同比2019年粮食总产18.4845万吨增加0.2545万吨,增幅为1.38%。具体为:
小春粮食生产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我县的小春粮食作物总播种22.9644万亩,总产粮食6.1168万吨,比2019年小春粮食总产6.1227万吨减0.0059万吨,减幅0.09%。分作物为:小麦种植4.7553万亩,平均亩产228.76千克,总产1.0878万吨;杂粮种植12.7363万亩,平均单产310.15千克,总产3.9502万吨。其中:完成大麦种植12.4029万亩,平均单产312.89千克,总产3.8807万吨;豆类种植2.9671万亩,平均亩产125.98千克,总产0.3738万吨(其中:蚕豆2.0337万亩,亩产126.71千克,总产0.2577万吨);马铃薯种植2.5057万亩,亩产1406.87千克,总产3.5252万吨,折粮0.70504万吨。
大春粮食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共完成大春粮食种植29.0153万亩,平均单产435.02千克,总产12.6222万吨,比2019年大春粮食总产12.3618万吨增0.2604万吨,增幅2.11%。分作物为:水稻全县完成水稻育秧4250亩,主要品种有滇禾优615、云两优501、滇禾优615、滇昆优8号、宝粳杂2号、3号等,全县移栽水稻4.6838万亩,平均单产601.5千克,总产2.8172万吨;玉米全县共种植玉米15.7092万亩,主要品种有:康农2号、云瑞系列、惠农单2号、华兴单88号等,平均单产441.2千克,总产6.9303万吨;薯类共种植薯类6.3156万亩,平均鲜重单产1865.2千克,总产11.78万吨,实现折粮总产2.356万吨;豆类全县种植豆类0.5511万亩,平均单产375.4千克,总产0.2069万吨;特色杂粮共种植1.7556万亩,平均单产177.6千克,总产0.3118万吨。
2油菜生产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县共种植油菜7.2185万亩,平均亩产166.53千克,总产油菜籽1.20207万吨。
3、重大工作完成情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全县总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0.1万亩(含大、小春),技术覆盖率达到95.2%,同比上年的48.5万亩,增长了1.6万亩,增长3.3%。具体为:水稻4.8万亩、玉米14.1万亩、蔬菜9.8万亩、马铃薯5.8万亩、油菜3.8万亩、水果9.1万亩,其它作物2.9万亩,惠及77个村委会、6.4万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70000份。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5.41万亩,商品有机肥推广面积6.34万亩。化肥使用量控制在2.7万吨(折纯量),利用率超过40%。
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为构建层次清晰、分级负责、代表性强、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县长期定位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有效规模建设步伐。根据农业部及省州土肥部门的安排部署,按照每10万亩耕地设置一个监测点的要求。2020年全县新建长期定位监测点9个,其中:州级监测点1个、县级监测点8个,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州级监测点位于舞街铺镇果吉村委会草海子村民小组大红田坐落,8个县级监测点分别位于中枢镇既比村委会下新民村民小组、金马镇雨龙村委雨龙村民小组、旧城镇青禾村委会青禾村民小组、舞街铺镇绿峨村委会下路区村民小组、永宁乡阿朝村委会三道箐村民小组、三塘乡箐门村委会毕块村民小组、向阳乡勺布白村委会阿矣坎村民小组、白水镇黑龙村委会竹溪村民小组。目前,已完成地块基础信息采集、地块剖面开挖分层等基础性工作,待建设资金到位后进行检测小区建设。
休耕试点县项目工作:休耕地块任务落实。根据任务安排,在向阳、三塘两个乡镇,五个村委会,十五个村民小组,实际落实休耕地块1.5万亩,完成任务的100%,项目涉及农户1586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94户(向阳乡229户,三塘乡165户)。
签订协议。共与三塘、向阳2个乡的5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的1586户农户签订休耕试点协议,其中:三塘乡签订协议608份,向阳乡签订协议978份。协议文本由县农科局统一印制,内容包括休耕面积、补贴金额、技术模式及甲乙双方的责任义务等。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共设置18个土壤监测点,其中15个监测点在休耕区域,涉及红壤、黄壤、石灰土3个土壤类型。在非休耕区设置3个对照监测点进行比较,监测时限3年。
完成休耕补助资金兑付。今年是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最后一年,小春补贴资金(200元/亩)于9月上旬完成兑付,共兑付补贴资金299.8966万元;大春补贴资金(300元/亩)于10月下旬完成兑付,共兑付补贴资金449.8449万元,三年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工作全面完成。
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工作
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在泸西县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600亩。该村距午街铺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18公里,平均海拔1794米,属山区村委会。全村辖水塘、阿古块新寨、阿古块老寨、三棵树、糯衣、石滚子、麻子哨、小河边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汉、苗等民族。有耕地面积3007.7亩,以种植玉米、烤烟、小麦等作物为主。示范区建设具体实施地为阿古块新寨、老寨村民小组各200亩,麻子哨、水塘村民小组各100亩,合计600亩,种植区域达到相对集中连片。涉及农户15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
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按照省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青贮饲用玉米作物上,重点示范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设6个同田示范对比田(每百亩设一个)。采用技术模式为有机肥+配方肥施用,做到化肥减量增效。
取土化验。结合省级《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实施方案》、《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与统计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采集土壤样品85个(示范区6个)。对所采样品进行常规指标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化验,同时选择10%的土样进行中微量元素测定。目前采集土样已送州农科院化验室进行各理化性状检测分析,结果将适时反馈回来进行成果应用。
田间试验。开展田间试验3组,即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2组和香葱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
技术培训、服务。举办县级技术培训2期(技术培训1期,培训技术人员50人;现场观摩会1期,技术人员50人);开展乡镇级技术培训3期,培训技术人员100人,面对面技术培训农民300人次。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主要经济作物优化施肥方案,改进配方发布制度,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整理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更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
绿肥种植工作:全县种植绿肥7.6万亩,其中玉米、烟草轮作绿肥种植3.94万亩,果园套种绿肥3.66万亩。由于今年绿肥适时播种,长势较好。根据田间长势,技术人员按好、中、差选择11个测产点进行田间测产,同时在绿肥种植较多的区域进行实产调查,最后得到全县范围内有收成绿肥加权平均单产1526.6千克/亩。
油菜试验站工作2019-2020年度:
(1)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完成情况:在中枢镇挨来村委会的里比、长老田村完成综合技术示范区面积1052.3亩的收获测产等工作。由省农科院经作所提供,无偿发放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油菜种子180千克,油菜复合肥6吨。实现加权单产219.2千克,比非示范样板平均单产183.4千克,亩增35.8千克,产量提高19.52%。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油菜生产25500亩,实现单产176.2千克,比全县平均单产166.5千克,亩增9.7千克,产量提高5.83%。
(2)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示范完成情况:2020年泸西县农技推广中心与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并在农科院经作所的支持下,开展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种植示范。通过努力共完成云油杂15号示范面积207.6亩,2020年4月15日,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委托,由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主持,邀请有关专家对杂交油菜云油杂15示范样板开展了田间测产验收。通过专家组田间抽样复测验收:高产田块平均单产278.8千克/亩,中产田块平均单产203.8千克/亩,低产田块平均单产164.1千克/亩。加权平均207.6亩示范区平均单产229.8千克/亩。
(3)油菜试验示范开展情况:完成云南省高油酸杂交油菜新品种多点试验1组(8个品种)及云南省旱地杂交油菜新品种展示一组(12个品种)。其中,云南省高油酸杂交油菜新品种多点试验,产量:275.08—319.52千克,云南省旱地杂交油菜新品种展示,产量:192.17—265.11千克。
2020-2021年度:
(1)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完成情况:在中枢镇挨来村委会的里比、长老田村完成2020—2021年度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区1087.8亩,其中百亩核心区125.5亩,涉及农户718户,完成计划1000亩的108.78%。
(2)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示范完成情况:完成203.6亩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示范和20.8亩云油杂10号示范的播种工作,目前,油菜出苗整齐,生长正常。
(3)完成试验站建设内油菜试验示范3组。其中:1组抗蚜虫油菜品种(材料)鉴定试验,参试品种(材料)共80份;1组杂交油菜新品种展示,参试品种10个;1组油菜种子包衣剂应用效果试验,共8个处理。
全年技术培训完成情况:全年共开展技术培训4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及技术人员380人次,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80余人次,发放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油菜中耕管理技术等资料1000份。
信息简报完成情况:在云南农业信息网刊载信息12条。完成技术简报1期,随机收集25份商品菜籽样品送体系功能研究室进行检测。
国家水稻推广体系永盛试验站泸西示范县工作:(1)示范完成情况:配合试验站在永宁乡小永宁村进行了云两优501百亩展示。实际展示面积95亩,涉及农户72户,展示共免费发放云两优501水稻种子190公斤、复合肥95包、开展统防一次。收获时经随机抽取6户示范户及1户非示范户进行实收产量调查,其结果为:云两优501示范品种平均亩产量739.49公斤,比非示范户(玉粳17号)产量689.11公斤,亩增产50.38公斤,增幅7.31%,示范品种增产效果显著。(2)抗性材料鉴定完成情况:配合试验站在永宁乡小永宁村进行了24个抗性鉴定材料的种植试验一组,经实收称重计量结果为:亩产700以上有6个材料,分别为鉴22亩产798.13公斤、鉴20亩产794.89公斤、鉴19亩产786.15公斤、鉴21亩产733.74公斤、鉴3亩产704.02公斤、鉴1亩产703.1公斤;亩产600~700公斤材料有16个;亩产500~600公斤材料1个;亩产400~500公斤材料1个。圆满完成国家水稻推广体系永盛试验站安排任务。(3)重金属改良剂施用效果监测鉴定情况:按试验站要求,选取20户农户进行了重金属改良剂施用效果监测鉴定,每户采取三处理,即喷施“美鑫隆R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作物重金属调控剂(HM-2型)”和空白对照的方法进行对比鉴定。期间采集基础土样20个,植株籽粒样各20个,组织药剂喷施2次,所有样品交由试验站进行化验检测比对。
玉米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在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阿古块老寨、阿古块新寨、水塘、麻子哨等4个村小组开展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示范601.3亩,涉及农户1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23人,播种面积117.8亩。项目实施共计发放文青贮2号玉米种子1807公斤,复合肥(13︰5︰7)605包,尿素605包;补助机耕601.3亩,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两次,共使用农药氯虫苯甲酰胺1205包、甲维盐1807包、虱螨脲1807包。
9月15日,经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邀请和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泸西县2020年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田间实收测产,测产结果为示范区综合加权平均亩产为4226.1公斤/亩,实现目标任务青贮玉米亩均生物单产4000公斤的105.65%,圆满完成示范种植任务。
粮食作物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工作
水稻上:在永宁乡小永宁村、旧城镇三河村共进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二组,参试品种为云两优501、云两优502、云恢1811、云恢1818及对照品种玉粳17号共计5个品种。经实收称重计量结果为:在小永宁村试验产量为云恢1818亩产730.7公斤、云两优501亩产723.3公斤、云恢1811亩产701公斤、云两优502亩产700.7公斤,对照品种玉粳17号亩产689.11公斤;在三河村试验产量为云恢1818亩产776.2公斤、云恢1811亩产740.3公斤、云两优502亩产700.53公斤、云两优501亩产689.6公斤,同田农户对照品种玉粳17号亩产653.7公斤。
玉米上:(1)玉米品种及生产力测试试验情况:2020年协助红河州农业科学院完成四州市玉米品种试验(64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24塘)、玉米品种展示(12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60塘)、十州市玉米品种试验(25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20塘)和玉米生产力测试试验(224个品种,每个品种种植10塘)的玉米试验任务,试验总计325个品种,试验总播种面积3.5亩。试验采取红河州农业科学院主导,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农户郭建云出地及负责日常耕作管理,试验后红河州农业科学院及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获取相关试验数据,农户获取试验田块收成的操作模式进行。该试验已按红河州农科院旱作所要求完成全部试验任务。(2)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在白水镇既庶村委会山衣甲村郭建云田块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一组,参试品种为靖都2号、豪威559、彝谷1616、金粒2016及对照海禾2号共计5个品种,种植面积为1.5亩,施肥管理等为农户习惯施肥管理。经实收称重计量,产量结果表现较好的品种为:豪威559亩产696.06公斤、彝谷1616亩产672.38公斤、金粒2016亩产658.18公斤;产量结果表现一般的品种为:靖都2号亩产563.48公斤;同田对照品种海禾2号亩产583.36公斤。(3)青贮玉米品种及密度筛选试验:在午街铺镇水塘村委会阿古块新寨杨贵新田块进行青贮玉米品种及密度综合筛选试验1组。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副处理为品种,主处理3个密度分别为B1:4000株/亩、B2:5000株/亩、B3:6000株/亩;副处理的六个品种为A1:QM001518、A2:QM0021717、A3:QM003007、A4:QM005001、A5:QM005604、A6:QM00668,A7文青贮2号为对照品种。试验总计2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52.5平方米,含保护行及沟路等试验总种植面积为2.5亩,施肥均按N︰P︰K =23.6︰5.2︰5.3配方分三次施用。经实收称重计量,从种植密度看生物产量结果表现为:6000株/亩产量为3677.57公斤、5000株/亩产量为3587.77公斤、4000株/亩产量为3295.94公斤,从种植品种看生物产量结果表现为:QM0021717平均亩产3834.94公斤、QM005001亩产3830.71公斤、QM003007亩产3735.47公斤、QM00668亩产3333.35公斤、QM005604亩产3267.21公斤、QM001518亩产3183.08公斤,对照品种文青贮2号亩产3458.22公斤。
(4)旱稻尝试性种植: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决定在白水镇既庶村委会山衣甲村郭建云田块开展旱稻尝试性种植试验0.6亩。该试验于4月28日播种,因抽穗较晚,错过灌浆成穗节令,经粮作站职工商议评估为无法形成有效产量,于10月10日时通知农户割除进行下一茬小春作物种植。
履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工作:工作中,以“三进村”、一事一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及田间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为主,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技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蔬菜生产为主)、粮油作物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果树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子知识专题讲座、农产品质量认证和监管、农药管理、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124期,14576人次,具体为:
高素质农民培育。2020年中央下达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资金被整合,故此项目无资金支撑,制约了培训工作开展。只能依托农村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尽力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完成《2020年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和2021年泸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申报工作。全程指导并对2020年泸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焊工班)36名学员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系统录入。
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专兼职教师进村83人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期,培训2060人次,发放各种科技培训资料1500余份。
绿色证书培训。完成绿色证书培训2期,培训100人,发放科技光盘100余盘、各种科技培训材料200余份,进村入户回访和跟踪技术指导5次。
农业系统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充公利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网络媒体资源,在农科讲堂中共组织远程培训40期,1000人次。农民视听32000人次,播放节目12小时。
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县分60期对2020年泸西县烟草公司培训的10000名职业烟农进行“云上智农”APP录入,并教会其正确使用。发放各种科技明白纸及宣传材料15000余份。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配合红河州农科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于9月15至17日组织泸西县雨洒村45位农民科技带头人,组成“蔬菜班”到通海和江川进行学习观摩。
“三区”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共开展红河州“三区”农业科技人才培训2期135人。具体为:午街铺镇山林哨班75人;旧城镇青禾班60人。
“云上智农”APP线上培训。共组织线上学习7期,1200人,占计划1000人的120%。
农民田间学校建立。结合县情建立了4个农民田间学校。
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对2019年参加中国兵装集团定点帮扶《泸西县云露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水果提质增效暨市场营销项目》学习的51名群众进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
常规农业科技培训及田间指导工作:受疫情影响,全年共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8期,培训及田间指导农户141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13份。具体为: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1期,培训农户72人次,发放技术基料72份,田间指导144人次;开展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培训1期,青贮玉米中耕管理培训2期,共培训农户441人次,发放技术基料441份,田间指导294人次;开展油菜种植技术培训4期,培训农户380人次,发放技术基料1000份,田间指导80余人次。
全县肥料销售企业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及肥料市场巡查管理工作:面对疫情,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县疫病防控指挥部及县农科局的安排部署,结合单位职能,对掌握情况的全县111户化肥销售企业、1户有机肥生产企业、59户农膜销售门市进行宣传、排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车辆15台次。通过积极的宣传、防控、协调等,确保自身的监管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安全,保障了全县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的充足储备。
开展肥料市场巡查11次,出动了20台车次、82人次,检查市场16个、经营店铺112个,检查化肥70余个品种,4000余吨,印发资料6000余份。签订承诺书60余份,完成市场检查记录60余份。通过对全县肥料经营大户的排查,基本掌握了全县肥料的进货、销售、储备等情况,确保广大农户用上了“放心肥”,保障了大春生产有序推进。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3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36.0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20.0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中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没有项目资金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无数据。因本单位是二级预算单位,所以《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也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度收入合计6,354,368.37元,与上年6098400元相比,增加了255968.37元,增加的主要原因调整人员工资。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951,320.37元,占总收入的93.66%,与上年6025300元相比,减少了73979.63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在职人员转退休;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相比无增减,;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相比无增减,;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相比无增减,;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其他收入403,048.00元,占总收入的6.34,与上年73100元相比增加了329948元,主要原因是红河州农科院拨入玉米新品种试验费、云南省农科院拨入水稻试验费、云南农大拨入办学经费。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20年度支出合计6,138,441.84元,与上年7114000元相比,减少了975558.16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结转结余支出减少,其中:基本支出6,087,791.84元,占总支出的99.17%,与上年7108700元相比减少了1020908.06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结转结余支出减少;项目支出50,650.00元,占总支出的0.83,与上年5300元相比,增加了45350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增加;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087,791.84元。与上年7108700元相比减少了1020908.06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结转结余支出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5,843,703.37元,占基本支出的95.9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44,088.47元,占基本支出的4.0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50,650.00元,与上年5300元相比,增加了45350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支出增加。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951,320.37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6.95%。与上年6025300元相比,减少了73979.63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在职人员转退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338,211.1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2.49%。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582376.3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593628.32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7400.56元、抚恤金支出134806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523,694.7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80%。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支出301949.1元、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221745.6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3,692,343.4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2.04%。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支出1617292元、津贴补贴支出835264元、资金支出140530元、绩效工资支出927490元、基本社会保障缴费支出11614.49元、办公费支出6825元、印刷费支出1714元、水费支出1805.76元、电费2518.89元、邮电费4338.79元、差旅费900元、维修(护)费支出2075元、劳务费支出14400元、工会费15580元、福利费支出120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2768元、其他交通费用支出9286.56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8558元、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补助支出47418元、独生子女费支出265元、办公设备购置9700元。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397,071.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67%。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397,071.00元。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20000元,支出决算为2,768.00元,完成预算的-90.5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768.00元,完成预算的-90.5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10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用公务用车运行费减少。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28,027.65元,下降-91.0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26,457.65元,下降-90.5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570.00元,下降-100.0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用公务用车运行费减少。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768.00元,占100.00%;公务接待费支出0.00元,占0.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768.0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768.00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门资产总额3262601.4元,其中,流动资产1784847.55元,固定资产1027750.8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450003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112937.7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97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48.6平方米,账面原值16580.62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920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1220.68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97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1520.68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1220.68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财政预算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自治区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下简称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十五)绩效预算是指由政府部门在明确需要履行的职能和需要消耗的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绩效目标,编制绩效预算,并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业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
(十六)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附件【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表.xls】